俗話說:“冬天進補,開春打虎。”今日冬至,“冬至”是大陸24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也是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從今天開始就進入數九寒天。

在這樣寒冷的日子裡,大家通常會遵循民間“冬吃蘿蔔夏吃姜”的說法進食,但冬天漫長,我們總不能靠光吃蘿蔔羊肉來度過整個冬天吧,這樣難免會吃膩,是以建議大家:少吃蘿蔔羊肉,多吃3樣,滋補暖身喜迎新年。
1、糯米飯
冬至這天,很多地方都有吃糯米飯的習俗,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着熱氣騰騰的糯米飯,全身都暖洋洋的。
先把糯米提前泡上幾個小時,泡到用手指一撚就碎的程度,加點醬油、醬油、鹽調味讓每一粒糯米都裹上醬汁。
然後切點臘肉丁,要肥瘦相間的,放鍋裡煸炒出油,接着把香菇、木耳也切成丁放進去炒炒,再把它們倒進電飯鍋裡,加适量的水,按下煮飯鍵就等着吃。
2、紅棗山藥粥
紅棗山藥粥也是暖身滋補的一道美食,先把紅棗洗淨去核,山藥削皮切成小段,将大米淘洗幹淨後放入鍋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慢熬。
等大米煮至半熟時,放入紅棗和山藥,繼續熬煮,山藥煮得軟糯,紅棗的甜香充分融入到粥裡,讓整鍋粥都變得濃郁香甜,熬煮過程中要不時攪拌,防止粘鍋。
大約再煮二十分鐘左右,一鍋熱氣騰騰、營養豐富的紅棗山藥粥就做好了,喝上一碗暖暖的粥身體也會跟着暖和起來,為迎接新年打下好基礎。
3、韭黃
冬至到了,這時候市面上的應季菜也不少,要說鮮嫩可口的,那韭黃得算一個,韭菜一直都有“養陽草”的說法,是以啊,在冬至一陽剛開始生發的時候,吃韭黃那是再合适不過了。特别是韭黃雞蛋餃子,最适合咱們北方冬至的傳統習俗。
将韭黃洗淨後切成小段,放在一旁備用,取幾個雞蛋打入碗中,加入适量的鹽攪拌均勻,鍋中倒入少許油,油熱後倒入雞蛋液,用筷子快速攪拌,将雞蛋炒散炒熟後盛出。
接着,把切好的韭黃放入炒雞蛋的鍋中,稍微翻炒幾下,讓韭黃沾染一些雞蛋的香味,倒入盛有雞蛋的碗中,加入适量的鹽、醬油、香油、雞精調味,攪拌均勻,這樣餃子餡就做好了。
準備好餃子皮,将所有的餃子包完後,鍋中燒開水,放入餃子,輕輕攪拌,防止粘連。等餃子煮熟浮起後,撈出裝盤。冬至這一天吃得滿足又溫暖,為這個寒冬增添一份别樣的滋味。
這個時候要是再搭配一杯52度的白酒,那就更惬意了,小編平時搭配的是一款來自四川邛崃的南池翠N9白酒,當地有着獨特的斷崖小氣候,能夠有利于微生物繁殖生長,為釀造白酒打造了一個得天獨厚的釀造環境。
酒廠利用這優質的環境打造了2000多個發酵老窖池,采用五谷糧食與冰川水為原料,經過傳統固态古法工藝釀造,釀造出來的酒水還要經過9年窖藏後,再由大師加入15年老酒調味而成,使口感醇厚細膩,回味悠長,是很多老酒友的口糧酒之一。
今日正是冬至,我們的餐桌也該換換花樣了,這幾道應季食材,大家不妨做給家人食用,正好可以滋補暖身喜迎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