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
60歲之後,的體重與壽命長短息息相關。
一項研究公布了老年人的最佳體重範圍,這個數字可能颠覆你的認識。
那麼,到底什麼才是最佳體重呢?
科學家揭示健康秘訣
說起體重,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身材和美觀,誰不想擁有一個苗條的身材,穿上漂亮的衣服呢。
但其實,體重不僅影響我們的外表,更關乎我們的健康,你是不是經常聽說這樣的說法:胖一點沒關系,微胖更健康。
或者“太瘦容易生病,要多吃點。”這些看似沖突的觀點,其實暗藏玄機。
事實上,體重與健康,尤其是長壽的關系非常微妙,研究表明,對于60歲以上的老年人來說,比起過輕或過重,适度超重反而更有利于長壽。
這個發現是不是讓你大吃一驚?沒錯,在老年階段,保持一定的“微胖”狀态可能比追求苗條更加有益健康。
那麼,老年人的理想體重範圍究竟是多少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着無數渴望健康長壽的人們。
2023年,《中華老年醫學雜志》上發表過一項研究,終于給出了答案。
研究人員跟蹤調查了大量60歲以上老人的體重和壽命資料,發現處于某個特定體重區間的老人,其長壽幾率明顯高于其他人群。
這個與長壽密切相關的“黃金體重”,很可能就是你我夢寐以求的健康秘訣。
按照傳統的BMI(身體品質指數)标準,健康體重的範圍是18.5—23.9。
但是,這個标準并不完全适用于老年人群,随着年齡增長,人體的新陳代謝、脂肪分布、肌肉含量等都會發生變化。
是以,老年人的健康體重評估,需要一套新的标準。
令人振奮的是,這項最新研究就為我們提供了老年人體重的“新标準”。
研究發現,60歲以上老人,如果BMI值保持在24—31.9之間,也就是略微超重到輕度肥胖的範圍内,其長壽幾率最高,患病風險最低。
這個數字區間,可以說是老年人健康長壽的“黃金體重”,聽到這個新标準,你是不是松了一口氣。
終于不用再為了追求苗條而過度節食、運動了,但是,這并不意味着我們可以放縱自己,為所欲為。
體重管理,還是要因人而異,制定個性化的健康計劃,每個人的身體狀況、生活習慣、家族史等都不盡相同。
有的人可能更容易發胖,有的人則更傾向于偏瘦,我們不能簡單地套用一個統一的标準,而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量身定制健康管理方案。
比如,如果你本來就屬于超重或肥胖,那麼即使達到了“黃金體重”,也不能掉以輕心。
你可能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合理的飲食和運動,慢慢減重,直至達到适合自己的健康狀态。
而如果你一直偏瘦,體重過輕,那麼要着重補充營養,增強體質,而不是盲目追求增重。
總之,老年體重管理的關鍵,是找到屬于自己的健康平衡點。
不盲從,不極端,根據科學依據和專業建議,制定切實可行的健康計劃,并堅持執行。
相信隻要我們用心呵護自己的身體,就一定能活出健康、快樂、有尊嚴的晚年生活。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并不是絕對的,過度超重、肥胖,自然有一堆健康隐患。
不過,另一頭的“過瘦”,風險同樣不容忽視,很多人覺得,瘦一點總沒錯,越瘦越健康。
殊不知,老年人太瘦,危害可大了去了,體重過輕,往往意味着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
這樣的身體,哪經得起病毒細菌的“突襲”,再者,瘦弱的身軀,肌肉量不足。
稍不留神就跌倒受傷,骨折什麼的,大大增加了喪失自理能力的風險。
是以啊,别覺得自己瘦得“風騷”,關鍵時刻,還得有點“膘”。
當然,我們也了解,很多老年人減肥,是出于對健康的追求。
但在這個過程中,可别掉進了那些常見的“減肥誤區”。
不少人為了追求快速瘦身,嘗試各種“神奇”的減肥方法,結果不僅沒瘦下來,還把身體糟蹋壞了。
比如,有的人照搬年輕人的減肥食譜,要麼就是單一食材,要麼就是極低熱量。
殊不知,老年人的營養需求與年輕人大不相同,盲目食譜,很容易導緻營養不良。
還有人動不動就稱體重,稍有波動就緊張兮兮,給自己無形的心理負擔。
更有甚者,通過服用減肥藥來控制體重,結果傷了身體不說,還可能造成體重反彈,陷入“越減越肥”的惡性循環。
諸如此類的減肥誤區,害人不淺,健康管理,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老年人更應該循序漸進,遵醫囑,聽建議,制定科學的飲食運動計劃。
管住嘴,邁開腿,既不暴飲暴食,也不過度節食,既堅持運動,也不盲目拼命。
找到适合自己的節奏,讓健康成為一種習慣,一種享受。
話說回來,面對那些眼花缭亂的減肥宣傳和産品,老年人一定要慧眼識“謠”,不盲從,不盲信。
再着急,也别“頭腦一熱,亂了章法”,還是那句話,凡事找準“度”,管理體重,更是如此。
但知易行難,要真正做到體重健康,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養成一些科學的生活習慣,才是健康長壽的根本之道。
很多老年人退休在家,閑來無事就想找點吃的,再加上子女常常投喂些高熱量食物,體重不知不覺就上去了。
要想控制體重,少食多餐是個不錯的選擇,每天吃五六頓,每餐七八分飽,葷素搭配。
多吃蛋白質、果蔬等營養食物,少吃高糖高脂肪的垃圾食品,自然而然,體重就會慢慢趨于平衡。
适度運動,則是延緩衰老的一劑良方,很多老年人擔心運動會傷到身體,其實隻要掌握好“度”,運動的益處遠大于風險。
散散步、打打太極、跳跳廣場舞,都是老年人力所能及的運動方式。
關鍵是要持之以恒,讓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堅持下來,不僅體重能降下來,心情也會變得愉悅,身體更加強健,老年生活想不精彩都難。
除了吃動平衡,心态也很重要,有句古語說得好:“心寬體胖。”
很多老年人退休後,失去了社會角色,感到空虛寂寞,整日愁眉不展,這對身心健康都極為不利。
我們要學會調整心态,保持樂觀開朗,多與家人朋友交流,多培養一些愛好,讓生活充實而有意義。
同時,還要注意減壓助眠,早睡早起,讓身體和心靈都得到充分的休息。
俗話說,養生先養心,身心共養,就是健康長壽的不二法門。
相信隻要我們用心呵護自己,用愛溫暖他人,無論歲月如何變遷,都能優雅從容地迎接人生的每一個階段。
親愛的朋友,60歲後的健康體重管理,說到底就是一場養成好習慣的修行。
管住嘴,邁開腿,調好心,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需要毅力和決心。
但隻要我們肯邁出第一步,養成好習慣,健康長壽就不再是夢。
你現在就可以行動起來,給自己定個小目标,比如,從今天開始,每天吃一個水果。
每周堅持運動三次,每晚聽一段舒緩的音樂,一步一個腳印。
讓我們攜手前行,共同開啟健康幸福的全新人生。
參考資料:臨床醫生說科普——老年人的體重多少最長壽?
光明網——年齡大了 胖點好還是瘦點好
央廣網——長壽秘訣他說了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