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國老齡化問題的越發嚴重,中國人口結構已經發生了很大的問題。很多專家認為,中國的人口紅利時代已經結束。老齡化問題,必然也會帶來很多其他的社會問題,是以催生,也就成了現在很多的部門工作重點。
但是,雖然二胎政策開放之後,中國迎來了一部新生兒潮,但是之後的三胎政策開放,就明顯效果不如之前。如今,大街上的孕婦變得越來越少,婦産科裡面等待産檢的孕婦也不見增加。為此,國家即将啟動三萬人呼籲觀念調查,想要分析出現在的年輕人不想生,也不敢生的原因。
年輕人不願生育的主要原因
對于即将啟動三萬人婚育觀念調查這件事情,網絡上也是議論紛紛,甚至很多網友表示,這種分析壓根不用做,隻要到網絡上搜一搜婚姻話題,裡面充斥着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不願意結婚的主要原因。
針對目前很多年輕人的婚姻觀,不少年輕人在網絡上表現得十分坦誠。很多年輕人已經不是不願意生孩子,而是不願意結婚。
現在的年輕人,大多在條件比較好的環境下長大,也接受了比較良好的教育。他們的自我認知,自我價值實作大于一切,是以對于婚戀的觀念本就要超前很多。很多時候,有的人享受戀愛,卻不願意結婚,而甚至有的人認為自己生而完整,連戀愛都不願意談。
有的女生認為,目前在婚姻工作環境中,男女的分工問題仍然是女性不願意結婚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男性依然被困在了以前的婚姻觀念當中,認為女性就應該理所當然的承擔家裡的責任,包括生養孩子,做家務。
但顯然,在現在的社會價值體系之下,女性可以創造與男性同等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要求女性又要上班,又要照顧家庭,顯然是強人所難的。而男性想要要求女性在家做全職太太,這與很多女性的自我觀念又發生了沖突。
對此,很多女性表示,結婚當全職太太之前,男生的說法是我養你,等到自己真的辭職,變成全職太太了,男性的嘴裡就會變成是我養你。明明你現在的女性能力來說,她們在職場上完全可以占據和男性一樣的地位,自己掙錢自己花,又怎麼可能願意伸着手卑微的向别人要錢呢?
而除此以外,很多女性發現已婚女性在職場上還會受到一定的歧視。HR在提問女性時,總會帶上你如何平衡家庭與工作,你打算什麼時候生孩子這樣的問題。很多女性認為,這是對他們工作能力的不認可,也是一種隐形的職場男女歧視。
女性如果說不願意生孩子,不願意結婚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問題在于現在的很多年輕男性同樣不願意結婚。他們不願意過多的承擔來自家庭的責任。以前,他們自己掙錢自己花,可以維持自己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在結婚之後,他們必須要加倍努力,才能維持生計,而即便如此,他們也可能需要抛棄自己的很多愛好以及私人時間。對此,很多男性在缺乏一定責任感,或者不認為自己具備足夠的家庭責任心的時候,也并不願意輕易的踏入婚姻的旋渦。
或許,很多的人會認為現在的年輕人過于自私,隻想自己不想未來。但其實,這恰恰是年輕人負責任的表現,他們更願意給自己以後的婚姻生活和孩子提供更多的保障,是以在自己沒有安定下來的時候,不願意過多的承諾。
以前的人,即便十分的窮,但卻窮的十分踏實。因為他會知道自己明天能掙到多少錢,明天未來的路在哪裡。但對于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哪怕手裡小有積蓄,但也仍然害怕有意外發生,隻要不是手裡的錢已經足夠維持他們的安全感,年輕人就永遠處于一種茫然當中。
在這種情況下,年輕人當然不願意結婚,也不願意生孩子。更何況,生孩子之後還有很多的隐藏生育成本。小到産檢,大到孩子的家庭教育,每一筆,都需要一大筆的支出。而這其中,除了經濟支出以外,甚至還需要年輕人付出大量的時間。
這對于現在很多的年輕人來說,既需要兼顧工作,也需要兼顧家庭,十分的艱難。在這種前提與情況之下,年輕男女的結婚欲望變低,哪怕結婚之後,也不願意過早地要孩子,哪怕生了孩子,也不願意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