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0月,寒冷的日子就越來越多了。如果能在每天睡前熱乎乎地泡個腳,睡覺都會更舒服。
尤其是老年人,若能養成睡前泡腳的習慣,不但有助于提高睡眠品質,還可幫助改善腳部的血液循環,驅除寒冷,促進代謝。
如果能在泡腳水裡加點“料”,還能收獲更多益處!建議在醫師指導下對證使用哦——
秋季泡腳如何“加料
加生姜 驅風寒
取一大塊生姜,用刀拍扁或切片,再加一勺鹽煮開後泡腳。
生姜屬于辛溫解表藥,有祛寒解表的作用。
如果遇到外感風寒,怕冷怕風,周身肌肉酸痛,一般泡20分鐘左右,微微出汗即可。
加桂皮 溫腎陽
取桂皮15克,加水煮沸20分鐘,倒出湯液、晾至溫熱後泡腳。
桂皮具有溫脾胃、暖肝腎、祛寒止痛的作用,屬溫裡藥。
用桂皮水泡腳,可緩解腎病引起的浮腫。
加紅花 活血化瘀
取紅花10克,用砂鍋煎煮,然後将煎好的濃縮液去渣,倒進泡腳桶裡再加适量熱水。
紅花,性辛,溫,歸心、肝經,具有活血通經、散瘀止痛的作用。
有關節痛、痛經的人可試試用紅花水泡腳。
加夜交藤 助眠
取夜交藤50克,加水煮沸20分鐘後泡腳。
夜交藤味甘、微苦,性平,歸心、肝經,具有養心安神、祛風、通絡的作用。
《本草正義》記載其“治夜少安寐”
具有血虛、神不守舍等症狀的失眠患者可嘗試使用。躁狂,屬實火者慎用。
加五味子 補腎甯心
取五味子20克,加水煮沸20分鐘後泡腳。
五味子味酸、甘,性溫,歸肺、心、腎經。
《本經》記載其“主益氣,咳逆上氣,勞傷赢度,補不足,強陰,益男子精”
常用五味子泡腳能讓人心神安甯,調節神經功能,有利于人體髒腑平衡、調暢氣血、經絡通暢。
泡腳人人都會,但以下這些注意事項還是要知道。
水溫、時長要控制
水溫以40°C~45°C為宜,最好不要超過50℃,微微出汗即可,謹防大汗傷陽。
晚上7時~9時泡腳
此時為腎經氣血最衰弱的時候,足底血管會因為溫水的刺激而擴張,有利于活血,進而加速全身血液循環,達到滋養肝腎的目的。但飯後半小時内不宜泡腳。
泡腳最好選擇木桶
因為木桶的保溫效果較好,深度可以泡到小腿以上,有更好的效果。
泡腳後注意保暖
泡完之後趁着雙腳發熱好好按摩,再穿上保暖的襪子,喝一杯溫開水,等全身熱度緩緩退去之後入睡,效果更好。
對證泡腳效果更好
在不清楚自身體質的情況下,最好用清水泡腳。如果正在服用湯藥,可以用煎藥時剩餘的藥渣泡腳,鞏固療效。
六類人不宜泡腳
1、足部有皮膚病或破潰患者。
2、妊娠期、經期女性。
3、嚴重心腦血管病及惡性良性腫瘤患者。
4、靜脈曲張、靜脈血栓、下肢動脈閉塞的患者。
5、嚴重糖尿病、糖尿病足患者。
6、嚴重貧血、體虛之人。■
【來源:中國中醫(大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