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助推“光伏+鋼鐵”實作共赢綠色發展 隆基綠能HPBC2.0分布式新品重磅釋出

中國冶金報社

記者 楊凱 報道

目前,在國家“雙碳”戰略和“碳排放雙控”戰略目标下,加快鋼鐵行業綠色轉型已成為亟需推行的必要任務。對于鋼鐵企業而言,建設光伏發電項目,要充分考慮鋼鐵企業的電力需求和光伏電站的發電特性,確定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這時候,光伏技術及光伏元件的選擇就尤為重要。10月11日,隆基綠能釋出HPBC2.0技術平台及全新一代分布式元件産品——Hi-MO X10,憑借發電性能、可靠性、客戶收益及美觀性受到了業内人士的廣泛關注。

助推“光伏+鋼鐵”實作共赢綠色發展 隆基綠能HPBC2.0分布式新品重磅釋出

圖為釋出會現場

助推“光伏+鋼鐵”實作共赢綠色發展 隆基綠能HPBC2.0分布式新品重磅釋出

圖為Hi-MO X10 新品

助推“光伏+鋼鐵”實作共赢綠色發展 隆基綠能HPBC2.0分布式新品重磅釋出

圖為Hi-MO家族系列産品

再突破,問鼎效率巅峰

據介紹,此次釋出的Hi-MO X10是基于跨時代HPBC2.0電池技術打造的一款精品元件,最高量産功率達670W,較行業TOPCon主流元件功率高30W以上。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在産品釋出中表示,該元件采用的HPBC2.0電池量産的效率已經達到了26.6%,是晶矽電池最後一代實作絕對效率1%跨越的電池技術,宣告BC時代真正來臨。

目前,隆基綠能已經釋出多款HPBC系列元件,其中Hi-MO X6為一代産品,且針對不同細分場景,去年10月以來先後推出了單玻防積灰元件、雙玻耐濕熱元件,以及别墅款元件等。

隆基綠能今年5月釋出的Hi-MO X9,以及此次釋出的X10系列均為HPBC2.0電池技術。此次X10系列産品搭載的N型泰睿矽片,具有電阻更集中、電流損失減少,以及機械強度提升等特點。

此外,隆基此次釋出的新品元件進一步導入0BB技術,在“正面無栅線”的基礎上實作了“背面無主栅”,正面實作最大面積吸光,同時提升了背面吸收反射光的效率。采用0BB結構,在移除主栅後,細栅直接貫通連接配接焊帶,縮短電流傳輸距離,進一步提升元件功率5W+。

更可靠,築牢安全基石

對于光伏發電項目來說,確定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是重中之重。

遮擋和熱斑是影響分布式電站安全運作的重要挑戰。Hi-MO X10元件特有的類旁路二極管結構,在遭遇陰影遮擋時,元件功率損失相比TOPCon産品減少超70%。同時,可大幅降低陰影遮擋下的熱斑溫度,溫度較正常電池降低28%+,保障了元件的穩健運作和屋頂安全。

紫外線照射、高溫高濕、冷熱交替循環等也對元件在漫長“服役”期的穩健運作形成挑戰。Hi-MO X10元件運作溫度低且高密度封裝,具備“全面抗老化”性能。Hi-MO X10元件還具備系統級抗沖擊、防隐裂性能。全背面“一”字型焊接結構,大幅降低元件在運輸、安裝和“服役”過程中的隐裂風險。綜合物流運輸資料,其整體隐裂風險降幅高達87.2%。

高收益,增厚價值回報

光伏電站的經濟性也是鋼廠是建設光伏電站時要考慮的關鍵因素。在釋出會上,有專家表示,在安全可靠的基礎之上,同樣的面積,功率提升30W、效率提升1%意味就意味着在相同屋頂面積下,Hi-MO X10裝機容量提升超過5%。全球典型區域發電量模拟顯示,其平均發電量相較TOPCon産品提升了8%以上。

目前,光伏行業主流産品是TOPCon元件。隆基綠能資料顯示,基于目前主流版型(2382×1134mm),以元件成本0.8元/Wp測算,從25年總收益的次元看,Hi-MO X10元件較主流TOPCon總利潤提升9.1%;内部收益率(IRR)較後者提升6.2%。此外,Hi-MO X10的回本周期較TOPCon縮短0.2年;25年度電成本也較後者低5.1%;萬元淨利潤投資額較後者低6.1%。

極緻美,适配多元場景

從2023年下半年以來,隆基綠能密集推出了多款适用于不同應用場景的元件産品。該公司過去5年财報資料顯示,隆基綠能累計研發投入超過235億元,2023年研發投入為77.21億元。從最早脫胎于HPBC1.0技術的Hi-MO 6元件,到更高效的HPBC2.0以及順勢出爐的Hi-MO 9元件,再到此次全新釋出的Hi-MO X10産品,隆基不斷拓展光伏場景應用新邊界,不斷挑戰光電轉換效率的新高峰。

同時,在藝術性方面,隆基也力圖一改往日光伏元件“貼膏藥、打更新檔”的刻闆印象。無論是面向全球推出的全黑、極緻黑産品,還是面向中國市場推出的别墅款元件,在上市後都得到了市場追捧,尤其是歐洲、亞太、日本和中國的戶用市場廣受好評。

破邊界,推進“光伏+”深入應用

在202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釋出的《鋼鐵行業節能降碳改造更新實施指南》中,就明确提出鼓勵鋼鐵企業充分利用大面積優質屋頂資源,以自建或租賃方式投資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提升企業綠電使用比例。通過将光伏綠電引入自身的生産,鋼鐵企業一方面可以實作間接排放的零碳化,加快實作自身碳達峰、碳中和的程序;另一方面,企業還可以擷取低度電成本的電力資源,大量節約電費支出,進而降低産品的生産成本。鋼鐵企業也可以與光伏企業合作,共同推進光伏電站的建設和營運,實作共赢和綠色發展。

目前,“雙碳”目标正在逐漸落實,也期待“光伏+”在鋼鐵等更多生态場景領域中得到深入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