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石銀波 | (軍旅日記)國防施工之四

文/石銀波

前言

一九七七年我們團接到執行一項國防施工的任務,也叫“七七0一工程”,地點在當時的四川東部,現在的重慶市涪陵地區。這個工程是周總理生前親自批示,偉大領袖毛主席生前十分關心的一項重要的國防工程,它關系到我們偉大祖國的國防建設,對落實毛主席生前訓示的“備戰、備荒為人民”有着重要的意義。但是去執行國防施工似乎不是我們野戰部隊的工作任務,當時隻要提到是毛主席和周總理指引我們的工作,戰士們都是精神抖擻、信心百倍!

這是根據我當時的筆記整理的施工日記,這也是我軍旅生活中的一段經曆,同時也獻給我們十三軍一一七團七六年、七七年入伍并參加國防施工的老兵!

石銀波 | (軍旅日記)國防施工之四

1977年9 月28日

我們來到第二期施工的住宿地酉陽縣大涵公社寫的第一篇日記。經過兩天多在大山裡面的行程,27日上午我們安全的來到了酉陽縣,我們七連就住在距酉陽縣城三十多公裡的大涵公社的所在地。公社的幹部把一棟木式二層樓房讓給了我們,盡管樓房很破舊,裡面非常的陰暗,但是卻打掃的幹幹淨淨,由于氣候已經進入了初冬,樓闆上還鋪了厚厚的稻草。

大涵公社不是很大,充其量像我們北方的一個村莊,一條公路繞過一座小山梁又轉彎後貫穿整個街道,街兩旁破舊的草房顯示着山區的落後條件,四面環山造成了這一帶的惡劣環境。我們住的木式樓房已經有很久的年代了,房頂上深褐色的小瓦長滿了綠色的青苔,特别是距樓房一百多米遠的那個用幾根樹樁架空的公共廁所,雖然男女間用很低、不是很厚的木闆隔開,那年久裂開的縫隙遇上女人如廁時實在讓人難為情。

右面是一條沒有水的大溝,前面是一個操場,牆壁上貼着“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繼承毛主席的遺志,把深入揭批‘四人幫’的運動進行到底!”、“抓綱治國”、“綱治校抓”等智語。操場的右面是一座學校,簡陋的學校大門兩側分别寫着毛主席親筆題詞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紅色大字,在樓下還聽到學校朗朗的讀書聲,是那樣的悅耳,也是那樣的熟悉,仿佛是我童年的學校。

負責安置我們的是大涵公社的武裝部長,他是一位專業軍人,對隊部的情況比較了解。也許是這一帶原來沒有過駐軍,當地的老百姓沒事就來到我們的樓前看我們排隊,看我們吃飯,聽我們吃飯前的唱歌,有一次我們包餃子,老百姓卻不知道這是在做什麼飯,感到非常的稀罕。

10月17日

每天繁重而艱苦的挖溝累的我們腰酸腿疼,早上我們五點起床,晚上回到住處已經是七點多了,但是戰士們沒有一個人叫苦喊累。從十月二日到十七日我們僅用了十五天的時間就把分給我們連隊六公裡的施工線路挖通了,六公裡如果是平坦的濕土地不算什麼,這可是滿山的怪石和雜草,偶爾有地方潮濕的泥土,可下面就得堅硬的石頭,隻有用風鑽機打孔,爆破後再用鐵鍬和十字鎬清理就輕松多了,由于有第一期施工中的經驗,我們起早貪晚的戰鬥在工地,譜寫了人定勝天的詩篇。十二号因下大雨緻使我們挖好的溝被沖垮塌陷了很多,溝裡有土地方是淤泥,沒土的地方是水,上級要求我們必須在規定的日期内把溝清理完畢,堅決不能影響集中人員統一埋電纜的時間。是以我們面對時間緊、困難大、人員少的嚴峻考驗,發揚兩不怕的革命精神。

戰士們說“這個地方不是叫大涵,就是有點大寒的特色!”剛進入十月份天氣已經有點寒冷了,我們赤腳跳進溝裡,開始溝裡的泥水冰的我刺骨的涼,過了一會就适應了,其實是有點麻木了。在清理一截岩石的溝底時天公又下起了大雨,我們急忙躲在一塊山崖下面,雨水還是把我們的衣服都淋濕了,再加上幹活時被汗水潮濕的内衣,渾身感到發涼。正當我們高興這下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的時候,天空又出現了太陽,秋天的氣候真是莫測難定,我們鑽出崖石在連隊上司的指令下繼續清理。因為大雨下的有點陡,溝裡沖進去的雜物不是很多,兩個小時後我們的衣服又被太陽嗮幹了,看着我們清理的電纜溝,雖然不是很直,但是達到了上級規定的要求标準,真正展現了戰士們大幹苦幹加巧幹,身有十分勁,不使九分九,使了十分勁,再加一把油的堅強意志和革命精神。正是:

瓢潑大雨下得急,

汗水雨水浸濕衣。

全身猶如水澆灌,

戰士心中無冤屈。

天大困難我不怕,

頑石見我把頭低。

七連戰士一聲吼,

震裂地球六公裡。

10月29日

我們連隊十月二十四日又接收了新的任務,到酉陽縣城參加大會戰。由于一機炮連在武隆縣做工程的收尾工作,沒有及時來酉陽,而一機炮連的挖溝任務就分到了各營,三營又把任務分到提前完成的我們七連。是以我們繼續發揚在大涵公社施工的那麼一種幹勁和不怕苦的精神,早上五點起床,晚上六點半收工,中午的飯讓班裡的戰士統一打好送到施工的現場。打鑽機的戰士把人員分為兩班,在沒有眼鏡遮擋的情況下,不怕粉塵飛揚,不怕碎石崩臉,人歇機器不能休息,大大的加快了施工的進度。

大會戰馬上就要結束了,這又是我們七連努力苦幹的一件成績,營首長表揚了我們,要求我們戒驕戒躁,繼續努力,争取高品質,高标準的實際行動把電纜溝挖好,迎接團首長的檢查。

11月16 日

由于電纜溝要經過一條公路,這條公路雖然是連接配接酉陽縣和彭水縣的主要交通要道,但是來往的車輛不是很多,是以我們把公路面挖開後要先把鋼管埋在下面,以後埋電纜的時候把電纜從鋼管裡穿過去。我們排的戰士剛把溝挖了一半,有幾輛汽車要經過,為了不影響汽車的通行,我們從山上找來了幾個根樹木墊在溝裡,開始的幾輛車子都順利的過去了,可是後面的一輛客車不小心掉進了溝裡,也許是客車司機是一名新手,也許是樹木經過前幾輛車子的碾壓,發生了錯位,汽車的右後輪死死的卡在了溝裡.司機急的不知道怎麼處理,車上的旅客也是亂嚷嚷。

當時我們幹了一上午,已經到百米以外的地方吃中午飯,有的戰士想等我們吃了飯後再幫助他們處理,我們排長說應該想法先把汽車弄出來,要不然後面又過來汽車怎麼辦?在排長的帶領下,我們放下飯碗來到現場,觀察了情況後又找來幾根樹幹墊在下面,我們十幾個戰士用鋼釺在輪子的前面挖出一條坡道,戰士們和旅客一道用木棒撬的撬,擡的擡,終于把客車推了出來,年輕的駕駛員連聲道謝,并給我們讓煙。事後我想我們是人民的子弟兵,處處事事都要想着人民群衆,況且這個溝還是我們挖的,就必須保證來往車輛的正常行駛,隻有這樣才對得起解放軍這個稱号!

12月18 日

這幾天我們每天都在進行埋設電纜,這一次要比在武隆縣埋電纜的要求高,不管是擋水牆、上坡、下坡、電纜溝的平面回填都有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經過的田坎要求恢複原來的形狀,回填的土必須高出地面30公分,而且要夯實土基達到三面光。分給我們班的任務在班長我們兩個的帶領下,都高标準高品質的完成任務,得到了連隊上司的表楊,我們決心提前完成埋設任務,迎接工程指揮部上司的檢查和驗收。

12月22日

今天連隊上司配置設定我們三排去山溝裡砍柴,不由使我想起電影《閃閃的紅星》中潘冬子深山砍柴的畫面,手拿砍刀在樹林裡任意的砍,也沒有人管。我們順着連隊訓示的方向越過山坡,穿過樹林,一步一步的下到山溝下面,那是一條小河,嘩嘩的流水聲遠遠的就能聽見,河水清澈透明,河邊的石頭上長滿了青苔,枯木橫七豎八躺在河道裡,有一棵非常粗的大樹,兩個人都摟不住,估計有百年的樹齡了,不知道它從什麼時候就靜靜的躺在那裡,樹皮早已被河水沖刷的光光的。

我踏上倒下的枯樹揮舞着砍刀,看準合适的幹柴,三下五去二就是一根,有的不用砍刀,用手一掰就斷了,不到一個小時每個戰士就砍了一大捆。然後用帶的繩子捆好慢慢的沿着小道背到山上,雖然天氣很冷,可是到山上後一個個累的渾身出汗。我們來到公路上一個道班休息了一會兒,然後兩個人又搭伴挑起幹柴走向駐地,身後留下了戰士們的說笑聲。

(未完待續)

石銀波 | (軍旅日記)國防施工之四

作者近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