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券商中國
近期股市回暖,大量的資金癡迷于搶反彈的短線遊戲,人們熱衷于跟着市場溫度靈活地殺進殺出。但長期投資的成功,取決于長期的良好行為習慣,而非身手靈活地殺進殺出。
上周五,中國資産再度發起“總攻”。A股全線爆發,截至收盤,滬指漲2.91%,深成指漲4.71%,創業闆指漲7.95%。港股亦是全線大漲,香港恒生指數收漲3.61%,恒生科技指數漲5.77%。面對市場的火熱,投資者應如何應對?快進快出還是堅定持有?在做抉擇之前,我們不妨先來看兩則故事。
一位普通的老人,2014年去世時卻留下了800多萬美元的巨款,他生前僅做過門衛和在加油站工作過。這位名叫羅納德·裡德的老人将200萬美元留給自己的繼子女,把剩下的600多萬美元捐獻給了當地的醫院和圖書館,曾轟動一時。
然而,羅納德的财富并沒有秘密來源,他沒有中過巨額彩票,也沒有繼承大筆遺産,他的錢來自于他将每一分錢都積攢下來并投資藍籌股,經過漫長的複利增長後,最終滾雪球般地變為800多萬美元。
而“戴維斯王朝”的開創者老戴維斯,用了近50年的時間,将5萬美元變為9億美元,實作了1.8萬倍的投資收益。老戴維斯的經驗是,擇時是徒勞的,在長期投資中,少數幾個值得終生投資的大赢家就會為你帶來可觀的财富。
事實上,正如上述兩位投資者所展現的,理财的成功與否和你的智商、學曆等關系不大,但和你的行為習慣緊密相關,長期良好的行為習慣造就了财富。正如格雷厄姆所說,投資成功的秘訣在于你的内心,你的投資方式遠不如你的行為方式重要。
财富的來源
财富來源于複利增長與長時間的結合,而非一夜暴富的投機。
1992年的一天,老戴維斯将一份超大尺寸的藍色活頁夾交給自己的孫子克裡斯,裡面正是他的投資組合。盡管他的投資組合囊括了很多股票,但真正帶給他财富的是幾隻少數大赢家,這幾隻股票是老戴維斯從1960年起就一直持有的股票,如惠氏金融、勞森伯格、沃霍爾等大牛股。截至1992年,老戴維斯投資組合中的12隻股票價值2.61億美元。
老戴維斯的投資組合中排名第二位的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目前依然可以看到老戴維斯精選顧問公司位居伯克希爾·哈撒韋的重要股東行列,持有1976股,而目前伯克希爾股價是每股近70萬美元,單這隻股票的市值就高達約13億美元。
老戴維斯曾經跻身于福布斯排行榜,而他1947年開始投資的本金僅為5萬美元。
“從1美元到2美元,再到4美元的确很不錯,但從4美元到8美元,再到16美元簡直是神奇。隻要等待足夠長的時間,下一次翻番就會讓你開始踏上緻富之路。”戴維斯家族的第三代投資人安德魯說。
老戴維斯不相信擇時。他坐擁保險股,度過了每天、每周、每月上上下下的波動。他坐在那裡,經過了溫和的低迷的市場、嚴酷的低迷的市場、崩潰、調整,不動如山。但隻要他相信公司繼續擁有強有力的上司層以及持續的複利增長能力,他就一直持有。老戴維斯具有超強的耐心,一旦他買入了優秀的公司,他最佳的決策就是一直持有,永不賣出。
做好自己的功課
投資者需要做好自己的功課。首先從本質上來看,你買入股票的唯一理由就是你認為這家公司現在的股價有投資價值,而不是你認為會有一個更大的傻瓜樂意在幾個月後花更多的錢來接你的盤。
事實上,複利增長才是财富的真正來源,你如果指望小道消息、運氣,或者殺進殺出的勇氣,你遲早會搞砸自己的投資。那些20多年來在A股殺進殺出的投資者,絕大部分财富級别并無發生躍升,而過去20多年恰是優質企業快速成長的黃金時期。
投資的核心是安排好你今天要用的錢,期望将來能得到更多的回報,把投資組合中的每隻股票都想象為自己擁有該公司的一部分股權,這就涉及兩個問題:買什麼樣的公司和以什麼價格買。
你需要具備評估上市公司價值的能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老戴維斯在進入投資事業之前曾任保險行業的監管人員,是以他一生持有多隻保險股。由于投資需要至少預測未來3到5年的利潤,是以投資者最好選擇易于評估的企業,“一眼知胖瘦”是很多成功投資者能夠笃定持有的秘訣。對于看不懂的公司,無論K線圖多誘人,永遠不要讓它進入你的投資組合中,熱門行業的熱門股可能會讓你窮困潦倒。
另外,投資還需要一個合理的價格,這個合理的價格一般隻有在低迷的市場當中才能遇到。低迷的市場能讓人賺錢,明白這句話一般需要很多年之後。在低迷的市場價格極低的時候,買入那些具有強勁資産負債表、負債不多、盈利真實、具有定價能力的公司,這些公司往往能夠渡過難關,并且最終将占據更大的優勢,因為同類的公司在困難期間都被迫收縮戰線或者已經倒閉了。要知道,每個投資者都免不了犯錯誤,隻有堅持不支付過高的價格,才能使犯錯的機率變少。
此外,還要長期持有。隻有把投資當作人生重要的行為,你才能謹慎行事;賺到大錢的投資者不是靠短線投機,而是往往依靠追逐不平庸的機會,堅忍不拔長期持有,并最終獲得長期良好的收益。頻繁的短期交易不僅意味着交易費用的增加,更意味着投資犯錯的機率增大。
投資不是一味往前沖,而是要有強烈吸取自己和他人所犯錯誤教訓的意願。一個成功的投資者需要有意識地去回溯漫長的金融曆史,進而弄懂股市運作的邏輯,才不至于在股市大漲或大跌時迷失自己。你不但要吸取自己的教訓,而且要吸取他人的教訓經驗,如果通過自己親身實踐的方式來犯錯,代價未免太大,最好通過吸收他人的經驗教訓來避免投資的大錯。
從心理上來看,你既要足夠強大還要足夠謙卑。強大是不人雲亦雲,無論他人如何評價,要相信自己基于事實和推理得到的合理結論;謙卑是知道自己何時犯錯并立即修正。
(參考書目:《戴維斯王朝》)
責編:萬健祎
校對:高源
版權聲明
證券時報各平台所有原創内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機關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為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轉載與合作可聯系證券時報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