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0月20日訊(全媒體記者 李卓)建于1998年的富華大廈一度“老年病”纏身:公共設施超過使用年限,沒有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池、室内消防栓擠不出一點水……228戶居民住在這22層的老樓裡難睡安穩。20日,開福區望麓園街道水風井社群通報,随着富華大廈重大安全隐患整改完工,現代化的消防水泵房、消火栓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煥新上樓,這棟樓齡26年的大廈不再“帶病運作”。
樓棟牆壁陳舊泛黃,但先進的消防控制主機液晶屏上,各項安全名額一目了然;水泵房、消火栓、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煥然一新。“房子老舊不要緊,救命的設施齊全才安心!”走進位于建湘路637号的富華大廈,眼前新舊對比鮮明的這一幕,讓居民們終于放心。
由于公共設施老舊超齡,富華大廈多年來一直在“帶病運作”。2023年11月,經湖南省“城市運作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系統”第三方排查和社群實地勘查,該棟樓被認定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整棟樓消防系統基本癱瘓。
望麓園街道、水風井社群聯合富華大廈自治委員會,迅速成立隐患整治工作專班。街道、社群全程跟蹤監督整改進度,及時向全體業主公布隐患,并聯系第三方專家檢視現場,明确整改方向;逐門逐戶收集業主整改建議,從前期征求意見到標明施工機關再到現場施工改造,全程公開透明,并邀請業主監督。
沒有維修基金,物業管理費每平方米僅0.5元,又無其他公共收益,巨額整改施工費用誰來埋單?業主對每戶均攤維修資金意見不一,如何達成共識?一系列問題成了整改工程的絆腳石。
富華大廈原為工商銀行自管宿舍樓,房改後進行了剝離,業主大部分為工行職工,依然存在依靠機關的思想。工作專班為此多次赴工商銀行長沙分行、工商銀行中山路支行溝通協調,最終确定提取銀行内當年預存的一筆專項基金用于改造。專班積極配合分行啟動提取流程,同時,街道積極主動對接相關部門申請獎補資金,終于解決了“無米之炊”的難題。
專班兩次對228戶居民上門逐戶走訪,分别僅用7天和5天,業主意見征集及整改方案同意率均超過70%。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用釘釘子精神推動隐患高效整改。自9月4日啟動富華大廈重大安全隐患整改進場施工,一個多月即順利完工并按期銷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