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了這條大河,他們從四面八方而來

為了這條大河,他們從四面八方而來

極目新聞記者 徐穎 戎钰

滾滾長江

不盡東流

為了這條大河,他們從四面八方而來

萬裡奔騰的長江

孕育了燦爛的長江文化

從源頭的格拉丹東雪山

到歸途的東海

大江流日夜

慷慨歌未央

為了這條大河,他們從四面八方而來

今日,在湖北

“邀青山入座、引秋水烹茶”

文壇大咖從四面八方而來

李敬澤

熊召政、喬葉

劉醒龍、柳建偉

孫甘露、李洱

齊聚湖北武漢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

著名作家李敬澤

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省總工會主席劉雪榮

共同為長江文學周啟幕

“遇見長江·長江文學周”

由中國作家協會、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指導

湖北省作家協會主辦

極目新聞承辦

開幕式上

裸眼3D技術加持

“兩隻鳳凰”在會場起舞

演繹“鳳鳴九天”盛景

為了這條大河,他們從四面八方而來
為了這條大河,他們從四面八方而來
為了這條大河,他們從四面八方而來
為了這條大河,他們從四面八方而來
為了這條大河,他們從四面八方而來

李敬澤做主題演講

《讓長江在身體中流過》

“去年,在武漢

我做了‘黃鶴去哪兒了’的演講

這次來湖北

有人問我

你還能找着黃鶴嗎?

我想到了1082年、距今942年前

就在長江上

就在長江的一葉扁舟上

蘇東坡在那個大夜之中

感受到的長江”

李敬澤以蘇東坡在長江上作《後赤壁賦》

曹操在長江上橫槊賦詩《短歌行》等

衆多中國古代文學佳作

述說一代代偉大的詩人

發“長江之長,生命之短”的

人生感慨

以長江為方法在長江中

領受生命與世界的故事

他們走過的廣大的長江流域

都成了身體的一部分

為了這條大河,他們從四面八方而來

開幕式對談

六位茅獎作家

碰撞思想火花

從屈原到蘇轼

一代代的文學

滋養着一代代中國人

為了這條大河,他們從四面八方而來

熊召政、喬葉

圍繞“傳承”關鍵詞對談

熊召政說:

“長江的每一朵浪花

都不會是重複的

長江文學的每一篇名章

也不是仿制的

我們要抱着這樣一種心态

來豐富我們的長江

豐富我們的文學”

喬葉說:“我個人的文化完整性

由黃河和長江共同構成

長江的文學對我構成了特别重要的補充”

為了這條大河,他們從四面八方而來

熊召政、喬葉開幕式對談圖

為了這條大河,他們從四面八方而來

李白、徐霞客、蕭紅

一代代文人

以腳步丈量山河

以自我擁抱天地

以文字通達古今

為了這條大河,他們從四面八方而來

劉醒龍、柳建偉

圍繞“行走”關鍵詞對談

劉醒龍說:

“作家和寫作者的眼界很重要

大量生活實感的積累

豐富文學的寫作

到現場實地走一走看一看

是非常必要的

抵達文學的第一現場

才能讓我們寫出好的作品”

柳建偉說:“我是長江流域水土養育的人

我對長江很有感情

在我四十多年的軍旅生涯中

我們的主要河流我都去過

行走和水系

對于一個作家關系重大”

為了這條大河,他們從四面八方而來

劉醒龍、柳建偉開幕式對談圖

為了這條大河,他們從四面八方而來

白居易、孔尚任、碧野

以文學的方式

呈現了自己所在時代

為了這條大河,他們從四面八方而來

孫甘露、李洱

圍繞“創造”關鍵詞對談

孫甘露說:“我出生在上海

長江的入海口

從青少年時期

沿着長江溯流而上

是我潛在的探尋的願望”

李洱說:“長江流域有很多詩

我發現杜甫到了長江流域之後

才真正完成了自己

他的時間觀念、空間觀念都改變了”

為了這條大河,他們從四面八方而來

孫甘露、李洱開幕式對談圖

為了這條大河,他們從四面八方而來

開幕式上

“長江文學周”主題片同時釋出

親近這條文學的長江

跟着屈原、李白

範仲淹、蘇轼

曹雪芹、魯迅

出三峽,入荊楚

下洞庭,到赤壁

過江南,彙東海

為了這條大河,他們從四面八方而來
為了這條大河,他們從四面八方而來

來到新中國的長江

看文學發出

解放思想的先鋒之問

預言改革開放時代之變

看新時代的文學長江

邁高原,向高峰

越山海,向人民

懷千年,向今朝

為了這條大河,他們從四面八方而來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