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人民的名義》中的趙瑞龍讓全國觀衆又恨又愛。他是劇中讓人咬牙切齒的反派大BOSS。
馮雷參演《狂飙》中"趙瑞龍"角色,是陰差陽錯的結果。當時他已經快退出演藝圈,在幕後從事制作工作。李路導演軟磨硬泡,對他說:"你來吧,你來吧,你行的。
一聽馮雷的想法,便立刻決定:算啦,就當作是幫個忙好了。沒成想就是這個忙,直接被觀衆的認可了,直接幫到他們的心坎上。
自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上映以來,馮雷火了起來。但這股火卻帶有一絲趣味,大家都稱他為"趙公子",并給他貼上了"反派專業戶"的标簽。
你們相信嗎?在扮演 "趙瑞龍" 之前,馮雷總是演的是正面角色。他在《小姨多鶴》中飾演的小石,簡直就是活雷鋒的化身;在《咱家那些事》裡的李國立,老好人形象讓人印象深刻;在《姐妹兄弟》中的宋常青,以及在《一馬換三羊》裡主演的鞏大為,這些角色都是正面得不能再正面的。
但可惜的是,所有這些都被"趙瑞龍"一巴掌拍到了觀衆的腦後。
自從那以後,馮雷的戲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們都找他參演反派角色,而這些作品也都成為了收視率爆表的熱門劇集。
但你不要以為馮雷就此認命當反派了,他在後來的《巡回檢察組》中飾演的熊紹峰,就是個正直善良的好人。這就證明了,他能演好人,也能演壞人,關鍵看導演怎麼用他。
馮雷對于被貼上"反派專業戶"的标簽感到無奈。他表示,"觀衆喜歡我,認可我的演技,這讓我感到欣慰。"
"是的,觀衆更喜歡演員塑造的角色,而不是角色本身的好壞。"
真正的實力派演員憑借他們的魅力和演技,能夠把反派角色演繹得讓人恨得牙癢癢,還能讓正面角色讓人感動到落淚。馮雷就是這樣的一位演員,他用實力證明他不是"反派專業戶",而是"角色專業戶"。
馮雷在13歲就登上了春晚的舞台,48歲的時候成功刻畫出“趙瑞龍”這個角色。雖然演藝之路充滿了起伏,但正是這些經曆塑造了他今天的實力派演員形象。
咱們要回顧馮雷的演藝生涯,得把時光機調回到1988年的那年春晚。舞台上一位13歲的小男孩十分吸引眼球,又唱又跳,還彈着吉他,充滿了青春活力。
是的,這就是馮雷在春晚的首次亮相。馮雷是演員,這篇部落客要是為了介紹他的這個春晚首次亮相。
你可能會認為馮雷是臨時決定上春晚的。然而實際上,這個男孩可是童星出身呢!他早在7歲時,就在電影《笨人王老大》裡展現了自己的表演天賦。
更為重要的是,他還争取到了27塊錢的片酬。你們知道嗎,在80年代,這可相當于一個成年人一個月的工資呢!盡管小馮雷對金錢沒有太深的了解,但他對演戲的熱愛卻是無法掩飾的。
他能吃到媽媽獎勵的雪糕,當然非常高興。不過,他更看重的是,在演戲的過程中,他能感受到快樂。
實際上,馮雷從小就非常多才多藝。他的父母都是話劇界的精英,經常帶着他和哥哥到劇團去觀摩。在劇團裡,小馮雷看到父母在台上那樣精彩的表演,既敬佩又感慨,覺得這無疑是件神奇的事情。
自那時起,他對表演産生了熱衷并深感興趣。
但你們不要以為馮雷隻會演戲哦。他不僅會演戲,而且踢足球也厲害,學習成績也不差。最絕的是,他還自學了霹靂舞,參加北京市中學生霹靂舞比賽還拿了獎。
正是這個獎項,讓他有了上春晚的機會。
那年春晚,鄧在軍導演想要挑選一些年輕男孩,來演唱谷建芬老師寫的《男孩》這首歌。此時,有人向鄧在軍推薦了馮雷,他向鄧在軍表示馮雷不僅是文藝積極分子,而且還出演過電影,形象氣質都很不錯。
如此一來,憑借在1988年春晚的出色表演,馮雷一炮而紅。
可能你們不信,馮雷年輕時可是被稱為"奶油校草"的大帥哥。本來的他,長相俊秀,陽光迷人,盡顯青春氣息。
馮雷的在春晚舞台的首次亮相,可以說是他演藝生涯的正式起點。自此,他走上了專業演員的道路。盡管他的演藝之路充滿曲折,但這段經曆無疑為他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了解了馮雷的成長故事後,是不是感到了滿滿的勵志情愫?年僅7歲就接觸到表演藝術,13歲便登上央視春晚,現如今已成功蛻變為觀衆喜愛的實力派演員。
馮雷的努力和天賦,讓他證明了他熱愛并适合這個行業。
上世紀90年代初,馮雷正式踏入演藝圈。1991年,中國鐵路文工團到他所在的學校招演員,馮雷憑借出衆的才藝被錄取。
他在團裡是個十分優秀的人,不僅表演出色,還能創作出優秀的獨幕喜劇和話劇,并且還接拍了多部影視劇,可謂是樣樣精通。
馮雷曾在演藝圈打拼,雖然薪水低、戲約少,但他依然堅定自己的夢想。最終,他在一部電影中飾演一位殘障人士,并憑借該角色獲得了金雞獎提名,這無疑是對他演技的肯定。
然而,演藝圈的艱難和辛苦,使得他對未來充滿了不确定性。
由于多種原因,馮雷原本認為可以一飛沖天的電影最後未能參加評選,這讓他深受打擊。
馮雷決定嘗試也下海,他開始擺地攤,做小買賣。沒想到他真的有些商業天賦,後來他成功地開設了自己的服裝店,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然而,令馮雷沒想到的是,他錢包鼓起來了,卻感到内心空蕩蕩的。他清楚地意識到,表演對于他來說仍是至關重要的,他無法放下對舞台的執着和熱愛。
他創業主要是為了通過買賣來觀察和體驗生活,同時還能賺點錢補貼家用。
于是,馮雷再次回歸影視圈,但這一次他剛回來,隻能從跑龍套和演配角開始。不過這一次,馮雷的心态發生了改變,不再是好高骛遠,而是踏踏實實地演好每一個角色。
轉變出現在2003年,馮雷在《五月槐花香》中扮演了反派索巴,他的表演深入人心,讓觀衆對索巴恨之入骨。索巴這個角色,可以說是壞到了骨子裡。
為了金錢,他能欺騙親姑,盜賣國寶,濫殺無辜,手段殘忍,無所不用其極。馮雷演活了這個角色,是以獲得了"反派專業戶"的稱号。
自此之後,馮雷的戲路走偏了。盡管此後幾年裡他也出演了不少正面角色,但觀衆們似乎對他出演反派更感興趣。
馮雷的人生故事告訴我們:人生猶如過山車,有高低起伏,但是隻要對自己所熱愛的事物保持熱情,總會有出頭之日。
這段經曆使馮雷的演技更加成熟,經曆過商海沉浮,他對人性有更深的了解,這也是為什麼他能把各種角色,無論是正派還是反派,都演得入木三分。
馮雷已經48歲了,還沒有結婚,這可讓他的父母愁壞了。你猜怎麼着?他們甚至懷疑:兒子是不是真的有問題,比如那個你我都知道的問題。
馮雷聽完父母的擔憂,覺得哭笑不得。他趕緊解釋道:"媽,您放心,我沒有任何問題,我也喜歡異性,隻是現階段還沒有遇到合适的人而未婚。
這下子,兩位老人家才算放心了。
其實,馮雷年輕的時候也曾熱戀過,那時候的他,跟所有陷入熱戀的小夥子一樣,為了給女朋友買喜歡的東西,可以跑遍全城。
他會提醒她多喝熱水,注意保暖,還天天都想和她在一起。
然而,随着馮雷接戲的增多,他變得越來越忙碌,有時候甚至幾個月見不到一次面。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忙碌,他和女友的聯系也變得稀少。
這種情況最終導緻他的女朋友被冷落,并被其他人追走。
這次失戀給馮雷帶來了不小的打擊。他清楚自己對不住前女友,對此也感到無可奈何。是以,他在戀愛中會變得更加小心謹慎。
後來,馮雷想,以後找女朋友要找聰明伶俐的,不容易被别人追走。然而呢?連個聰明的女孩都找不到,更别提女朋友了。
再後來,他想:還是找個樸實純真的吧。結果交往之後發現,兩人沒話聊,說不到一塊兒去,馮雷不想勉強,于是又分手了。
最後,馮雷終于找到了一個跟他志同道合、彼此相配的女孩,即将談婚論嫁。然而,在過年回誰家這個問題上,他們兩人陷入了僵局。
兩個人都是事業型的,無法為了對方妥協,最後隻能分手收場。
就這樣,馮雷變成了大齡剩男。面對父母的頻繁催婚,他也是非常無奈。畢竟愛情這東西要雙向奔赴才有價值。
馮雷并不是一個喜歡将就的人,時間久了父母也就不再催促他了。
馮雷的感情故事告訴我們,緣分這東西真是難以捉摸。有時候,工作和愛情确實難以同時兼顧。然而,不将就也是一種生活态度,總比勉強在一起要好。
現在的馮雷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演藝事業中。他表示:"我熱愛演戲,往後會塑造出更多精彩的角色,也期待能讓支援我的觀衆朋友們看到我更多的表演。
你看完馮雷的感情經曆後,有什麼想法呢?你是不是覺得,感情和事業一樣,都需要用心經營啊?也許哪一天,當馮雷不再執着于尋找時,那個對的人就會出現在他的生活裡。
在現實生活中或者在螢幕上,馮雷向觀衆展示了“他自己”。他既有真實個性的一面,也有角色需要的張揚和刻闆。從演技到内心,他用力展現。
他是一個專業演員,他是一個忠于自己和觀衆的人。
在戲劇中,馮雷總是挑戰自己,嘗試改變角色的身份和性格,直到我們相信這裡有他自己的影子。他的表演充滿了情感和力量,讓我們看到了他的才華和努力。
他的表演風格多樣,可以是幽默的,可以是深情的,也可以是嚴肅的他的表演總是能夠打動觀衆,讓我們感受到他的真誠和熱情。
在生活中,馮雷是一個低調的人,他很少在公衆場合露面,也很少接受采訪。他更喜歡在自己的世界裡,享受生活的美好。他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他喜歡旅行,喜歡美食,也喜歡和朋友們在一起。
他是一個有愛心的人,他經常參加公益活動,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總的來說,馮雷是一個優秀的演員,他的表演充滿了魅力和感染力。他是一個有個性的人,他的生活充滿了樂趣和意義。他是一個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的人。
馮雷的父母都是非常優秀的話劇演員,是他演員之路的啟蒙老師。小時候,馮雷經常被他們帶到劇團去,觀看他們的演出和學習。
小馮雷覺得爸媽在日常生活中沒什麼特别,就是普普通通的,但當他們上台演出時,卻完全變了,這讓他感到非常神奇,也讓他對表演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然而,馮雷對于"演員"這個職業的深刻了解,卻是由他父母的一次教導所帶來的。他曾經接到一個身患殘疾的角色,心裡感到有點不适。
這句話深深地刺激了馮雷。接着他的父母說:"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演員,你必須盡全力完成每一個角色,無論角色的長相如何,你要去演,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創造角色。
你站在那裡一動不動,不去扮演,就是個擺設,隻是個道具。
從那以後,馮雷對所有的角色都變得更認真,無論正面還是反面,都全心投入。《人民的名義》的“趙瑞龍”更是他深入研究和琢磨出來的。
這也解釋了,他能把"趙瑞龍"這個角色演得讓觀衆又愛又恨的原因。
現如今,馮雷已經對演戲有了更深的了解,不再過于追求角色的好壞評價,而是更加注重如何把角色演得栩栩如生。在《巡回檢察組》這部作品中,他成功塑造了一個正直善良的熊紹峰,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并非隻是一個"反派專業戶"。
馮雷對未來滿懷期待。他說:"我熱愛演戲,以後我将塑造更多的角色,并期待能讓支援我的觀衆朋友們看到我更多的表演。"
他通過這句話展示出了他對演員這個職業的熱愛和執着。
從13歲起,馮雷就踏上了春晚舞台,之後的每一步都走得非常不容易,直到48歲才塑造出了"趙瑞龍"這個形象。正是這些波折的經曆,使他成為了一個能演能抗的實力派演員。
馮雷的故事告訴我們,做演員的目的不應該僅是為了出名,更重要的是演好每一個角色,隻有這樣,才能真正打動觀衆,也才能在這個行業裡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