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老電影,叫《海上鋼琴師》。
主角“1900”,是一個棄嬰,從小被蒸汽船上的鍋爐工收養。
在船上,他憑借驚人的天賦,學會了彈鋼琴,名聲鵲起。
當時很多有名的鋼琴家,聽了他的演奏,贊不絕口,甚至要拜他為師。
他在船上,遇到了初戀,後來初戀去了岸上生活,不再聯系。
朋友馬克斯,積極建議他去城裡發展,并且可以去城裡找回初戀。
船靠岸了,他遠遠地看到了城市的燈火,車水馬龍的街道,卻打消了去城裡的想法。
他說了一段令人深思的話:“在那個無限蔓延的城市裡,什麼東西都有,可唯獨沒有盡頭。我看不見的是這一切的盡頭,世界的盡頭......拿鋼琴來說,鍵盤有始也有終。有88個鍵,錯不了,并不是無限的。你是無限的,在這些琴鍵上,你能創作的音樂是無限的。”
回到現實生活,你會發現,自己就是那個追求“無限”的 人。
我們以為,有限的生命,可以創造無限的價值。是以總是在焦慮,總是保持奮鬥的姿勢。
為什麼不在有限的生命裡,享受有限的财富,感受有限的風景,愛有限的親人?
不得不說,半生過後,人就開始下坡了,扔掉所有複雜的東西,你越簡單越幸福。
01
大道至簡,繁在人心。
你看到的萬物,感受到東西,本來不複雜,但是經過你的思考,觀察,總結,論述,還與人交流之後,就複雜了。
你需要的東西,本來就那麼幾樣,吃喝拉撒睡,可是你想要更多,那就複雜了。
所有複雜的,都會是你的累贅。
太複雜的感情,本是糾纏不清。
夫妻相伴一輩子,老了有人管,病了有人心态,餓了有人端飯。有空一起看風景,多好。
可是你卻遇到了第三者,或者你懷念初戀。經過折騰,你得罪了枕邊人。
親戚朋友很多,其實有交往的,也就那麼幾個。你非得去所有親戚朋友走一走,就耗費了很多時間,還遭受了很多的白眼。
“150定律”告訴我們,真正熟悉的人,就二十來個。你卻把一批人請到生活裡,困擾了自己。
太深奧的學問,本來對你沒有用。
孔子讀書一輩子,到了晚年才感悟到:“時也,命也 ;慎始,善終 ;盡人事,聽天命。”到底很多東西,學不會,搞不懂。
我們普通人,也可以學富五車,但還是有你無法涉及的領域。
有人說:“一台車,大部分的速度是沒有用的;一部手機,大部分的功能用不上。”
是的,但凡讓你頭暈腦脹的智慧,你都用不上。我們真正需要的,就是衣食住行的智慧。
什麼都要搞懂,會困住你,讓你越發迷糊。
太難賺的錢财,本不屬于你。
後半生,你還需要多少錢?房子大不大?
事實上,很多老人,過世的時候,還留下一大把錢财。辛辛苦苦一輩子,到老都沒有享福,這是自作孽啊。
太誘惑的利潤,本是别人的套路。
總有人,腰包鼓起來了,卻被人鼓吹,還可以賺大錢。結果,貪便宜,虧大學。
所有吸引你的,讓你以為會“更好”的,都會變成你的内耗,會破壞你的心态。你本有的幸福,因為心态不好,慢慢弄丢。
02
邊走邊扔,怡然自得。
很久以前,有一個禅師“一休”。
一休和師兄去化緣,遇到一個美麗的姑娘。姑娘要過河,但是河水上漲,讓她很猶豫。
一休說:“姑娘,來吧,我抱你過河。”
過了三個月,師兄憤憤不平地說:“一休,你犯戒了,色戒。”
一休問:“你說啥?”
師兄說:“那天過河,你抱了姑娘。”
一休笑了:“哦,那個姑娘,我早就放下了,你卻抱了三個月。”
師兄頓時羞愧,面紅耳赤。
好的餘生,應該是豐子恺描述的那樣:“不念過往,不懼将來,不亂于情,不困于心,如此,甚好。”
把複雜的東西放在,你才能輕輕松松地享受當下,才可以釋放自己的天性。
如何才能放下呢?
《說文》裡說:“放,逐也。”
《小爾雅》裡說:“放,棄也。”
可見,邊走邊扔,很簡單,第一,但凡讓你煩惱的,趕走;第二,但凡沒有什麼用的,放棄。
具體來說,放手兒女,讓他們自己去成長,去成功;你和兒女的小家庭,保持距離。
放棄多餘的感情,減小社交圈,退休之後就把利益之交,都不要了。那些愛過的人,就過去好了。
放開得不到的錢财,内心的欲望。你不去貪圖什麼,誰都無法欺騙你,别人的富有,不會讓你嫉妒,也不會讓你自慚形穢。
如果有人非把什麼東西強加給你,你就把對方趕走好了。為難你的,就是破壞你幸福的。
03
《海上鋼琴師》裡有這樣一句台詞:“陸上的人喜歡尋根究底,虛度很多的光陰。冬天憂慮夏天的姗姗來遲,夏天憂慮冬天的将至。是以他們不停四處遊走,追求一個遙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并不羨慕。”
太複雜的東西,都是虛無缥缈的,也是你用不上的。
因為用不上的東西,把手裡有的都弄丢了,也不願意享受現有的,這真的太愚蠢了。
做人,不要如猴子掰玉米一樣,丢了玉米,抱西瓜,丢了西瓜,追兔子......
扔掉複雜的東西,不是放任了自己,而是從容前行,不浪費當下的分分秒秒。
《沉思錄》裡寫道:“甯靜不過是心靈的井然有序。”
餘生,日升時,沐陽;月升時,賞月。
餘生,春來時,聽風;冬來時,踏雪。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