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中國電商行業的激烈角逐中,京東一直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玩家。
作為國内第二大電商平台,京東以其在3C數位、家電等領域的優勢,在阿裡巴巴、拼多多等對手的夾擊中依然保持着穩健的增長。然而,就在2024年雙十一購物節即将來臨之際,京東的一個看似普通的營銷決策,卻意外地引發了一場席卷全網的争議風暴。
這事兒說起來很簡單:京東找了脫口秀演員楊笠和雙胞胎姐妹顔怡顔來幫忙宣傳雙十一購物節。
本來沒什麼稀奇的,大公司找明星代言已經是很常見的事了,可壞就壞在京東的使用者群體多為男性,而代言人們又恰恰發表過男女立場的言論。
這下子不少消費者可不買賬了,甚至有呼籲劉強東開除一部分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京東代言風波
自公布代言人以來,短短幾天内,網上吵翻了天,好像所有人都在談論這件事。
為啥他們會有這麼大意見呢?想要知道原因,我們得先回顧一下楊笠的"成名史"。
2020年,在綜藝節目《脫口秀大會》中,楊笠憑借一句"他明明那麼普通,卻又那麼自信"走紅網絡。這句話迅速成為網絡熱詞,"普信男"一詞由此誕生,并在年輕人中廣泛流傳。楊笠的言論引發了巨大争議,支援者認為她道出了許多女性的心聲,批評者則認為她在制造性别對立。
楊笠曾多次表示,她的言論是在諷刺部分社會現象,并非針對所有男性。
然而,在網際網路時代,一旦某個标簽被貼上,就很難輕易撕下。楊笠的言論風格被許多人認為類似于曾經的網紅作家"咪蒙",都有制造男女對立的傾向。更糟糕的是,楊笠的同僚如孟川、顔怡顔悅等人也有類似的争議言論,這無疑給整個事件火上澆油。
在這樣的背景下,京東選擇楊笠作為代言人的決定就顯得格外敏感。
使用者多為男性
根據京東公布的資料,其主要使用者群體以男性為主,約占60%,主要集中在16-35歲的年輕群體。這恰恰是對"普信男"言論最為敏感的群體。是以,京東的這一決定被許多人視為"自斷臂膀",甚至是"吃完飯砸鍋"。
很多人覺得京東找楊笠當代言人是個大錯誤。為什麼呢?
首先,這可能會讓京東的名聲變差。現在啊,一個公司的好名聲可是金子一樣珍貴。
其次,這還可能影響京東的生意。想想看,京東花了這麼多年才建立起好形象,結果可能因為選錯了代言人,一下子就毀掉了,多可惜啊。
顧客不買賬
果然,事情很快就鬧大了。京東的顧客們在網上炸開了鍋:
有人說要把買的東西退了,有人說要取消會員。京東的官方賬号下面,到處都是罵聲,好像一場暴風雨突然襲來。
說實話,這種事在電商圈并不新鮮。别的公司也經曆過類似的風波。但是呢,這次京東遇到的麻煩好像特别大,來得特别快,讓人措手不及。
這樣的表述更加口語化,使用了更多生動的比喻和通俗的表達,讓内容更容易了解和接受。
面對洶湧而來的輿論壓力,京東最終選擇了删除與楊笠和雙胞胎顔怡顔的相關宣傳内容。
京東給出的回應
這是一個無奈的選擇,也是危機公關的常見手段。然而,僅僅删除内容并不能平息公衆的怒火。在網際網路時代,資訊的傳播速度遠遠超過了企業的反應速度。即便京東已經删除了相關内容,争議仍在持續發酵。
從商業角度來看,這次風波無疑會對京東的業績産生影響。
京東2024年第二季度财報顯示,其淨收入為2914億元人民币,同比增長1.2%。雖然增長率不高,但在目前經濟環境下,能夠保持正增長已經實屬不易。然而,這次代言人風波很可能會對京東第四季度的業績産生負面影響,尤其是在至關重要的雙十一購物節期間。
那麼,京東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決定呢?
從營銷角度來看,選擇有話題度的明星作為代言人,本是為了吸引更多關注。
楊笠無疑是近年來最具話題性的脫口秀演員之一。京東可能希望借助她的影響力,吸引更多年輕女性消費者,以平衡其男性使用者占比過高的狀況。然而,他們似乎低估了楊笠言論所引發的争議的深度和廣度。
深思
仔細想想,這件事其實反映了我們社會裡一些不容易看到的問題。
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權利,她們的社會地位也在慢慢提高。大家開始更多地讨論男女平等、女性權益這些話題。但是呢,有時候這些讨論會變成争吵,甚至有人開始攻擊另一個性别。
楊笠說的話之是以引起這麼大的争議,就是因為她碰到了這個敏感的話題。就像踩到了别人的痛處一樣,一下子就把大家的情緒都勾起來了。
對于企業來說,如何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做出正确的決策,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一方面,企業需要與時俱進,反映社會的進步和變化;另一方面,又不能忽視傳統使用者群體的感受。在這個案例中,京東顯然沒有找到這個平衡點。
那麼,京東應該如何應對這次危機呢?
該怎麼應對
首先,他們需要正視問題,而不是簡單地删除相關内容就能解決。
其次,他們需要重新評估自己的品牌定位和目标使用者群體。如果京東确實希望吸引更多的女性使用者,他們需要采取更加細緻和長遠的政策,而不是簡單地通過一個有争議的代言人來實作。
第三,京東需要重建與現有使用者群體的信任關系。
這可能需要一系列的補救措施,比如釋出公開聲明解釋此次決策的初衷,并承諾在未來的營銷活動中更加謹慎。同時,他們可以考慮推出一些針對現有使用者群體的優惠活動,以此來挽回使用者的心。
第四,京東可以考慮利用這次危機作為一個契機,重新定義自己的品牌形象。
他們可以嘗試打造一個更加包容、多元的品牌形象,既尊重傳統使用者群體,又能吸引新的消費者。這可能需要一系列長期的品牌建設工作,而不是依賴于短期的營銷政策。
從大的方面來看,這件事給所有做電商的公司都提了個醒。
現在,電商行業競争可激烈了。各家公司都在想方設法吸引更多顧客,找新的賺錢門路。
但是呢,這裡面有個難題:怎麼才能讓不同類型的顧客都滿意呢?怎麼在賺錢的同時,還能做些對社會有益的事呢?這些問題可不簡單,需要公司好好想想才行。
結語:
回顧中國電商行業的發展曆程,我們可以看到,每一次重大的行業變革都伴随着對使用者需求的深刻洞察。随着市場的日益成熟,使用者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複雜和多元。
在這樣的背景下,電商平台不能再簡單地依靠價格戰或者明星效應來吸引使用者。
他們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使用者的需求,提供更加個性化和高品質的服務。
信源來自于鳳凰網科技:選擇與楊笠合作,京東瘋了嗎?
信源來自于魯中晨報:因邀請脫口秀演員楊笠參與活動引争議,剛剛,京東緻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