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公衆公司監管司一級巡視員商慶軍10月18日在2024金融街論壇年會“支援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之路 更好服務發展新質生産力”平行論壇上表示,目前是資本市場進一步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證監會将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守初心,開拓進取,穩中求進,持續鞏固北交所高品質發展的良好态勢,促進新三闆協同發展,改進優化市場功能,建好建強“主陣地”,為包括專精特新企業在内的廣大創新型中小企業規範發展提供更多支援,切實提升資本市場服務新質生産力發展的能力和水準。
要 點 速 覽
繼續推進《中國證監會關于高品質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意見》相關政策措施有序落地
優化挂牌融資機制,深化與區域性股權市場的合作對接
研究推動将北交所創新性評價體系化、制度化
支援更多符合國家産業政策、有利于延鍊補鍊強鍊、聚焦科技創新的優質企業發行上市
引入更多長期資金、培育壯大耐心資本
緊盯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等“關鍵少數”,對财務造假、資金侵占、内幕交易等違法行為堅持“零容忍”從嚴打擊
對各類風險加強預研預判、持續跟蹤監測,做到“早識别、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
北交所254家上市公司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占比48.43%
商慶軍表示,專精特新企業是中小企業的“領頭羊”,具有創造活力足、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特點,在推動科技創新、産業更新等方面發揮着關鍵作用,是新質生産力的重要代表。進一步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不斷提升市場功能,更好服務科技創新、服務中小企業,着力做好“五篇大文章”,是新時代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務。
商慶軍介紹,今年,證監會認真落實新“國九條”精神,研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檔案和制度規則,建構了“1+N”政策規則體系,一批重點措施也在逐漸落實過程中。作為資本市場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主陣地”,北交所和新三闆持續深化改革、穩步健康發展,吸引了一批創新屬性優、科技成色足的中小企業,在支援專精特新企業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目前,北交所254家上市公司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3家,占比48.43%,市場創新屬性突出。新三闆挂牌公司中,“小巨人”企業共950家,不但對企業規範發展起到重要的培育作用,而且為滬深北交易所培育輸送了大量優質上市資源。上述上市、挂牌公司在市場中發行融資322億元、413億元,平均每家融資分别為2.62億元、0.63億元,融資規模符合中小企業資金需求,促進了創新資本與創業企業的有機結合。
推動北交所、新三闆高品質發展
商慶軍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作出了重要戰略部署。證監會将堅決抓好貫徹落實,狠抓新“國九條”的落地見效,不斷健全投資和融資相協調的資本市場功能,推動北交所、新三闆高品質發展,提升對創新型中小企業的支援和服務能力,更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大局。
一是着力強化“主陣地”功能發揮。對于北交所,堅持與滬深交易所錯位發展、協同互補的總體格局,立足創新型中小企業的特點和需求,有針對性地豐富市場工具、産品和服務,做好差異化制度安排,繼續推進《中國證監會關于高品質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意見》相關政策措施有序落地。對于新三闆,圍繞提升市場培育、規範、服務功能進一步深化改革,優化挂牌融資機制,深化與區域性股權市場的合作對接,增強市場吸引力,鼓勵更早、更小、更新的初創型科創企業利用新三闆規範發展、做強做大。
二是提升上市公司整體品質和投資價值。北交所處于市場建設初期,提升上市公司品質對夯實市場基礎、打造市場品牌起着關鍵作用,一方面,持續把好“入口關”,充分考慮中小企業特點,研究推動将北交所創新性評價體系化、制度化,圍繞創新投入,創新産出、創新認可等方面,通過設定定量标準、明确創新類型及負面情形等方式,進一步明确市場預期,強化資訊披露要求,支援更多符合國家産業政策、有利于延鍊補鍊強鍊、聚焦科技創新的優質企業發行上市,促進傳統企業轉型更新。另一方面,加強對上市公司規範發展的引導,強化上市公司及“關鍵少數”回報投資者的意識,提升資訊披露品質和公司治理規範性,尊重和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更好運用分紅、回購等方式回饋投資者。認真落實“并購六條”要求,支援上市公司運用各種資本市場工具做強主業、增強核心競争力,進一步提升投資價值。
三是推動投資端與融資端均衡發展,北交所、新三闆聚焦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這些企業大多規模較小,發展階段相對早期,具有高投入、長周期、經營不确定性大等特征,需要引入更多長期資金、培育壯大耐心資本。市場制度建設在契合中小企業特點的前提下,要更多考慮投資者需求;各項監管安排在維護公平公開公正原則的基礎上,要更好保護投資者權益。認真落實《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精神,引導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保險資金等專業機構投資者深度參與,塑造長期資金“願意來、留得住、發展得好”的良好生态。與此同時,發揮好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全鍊條”優勢,圍繞創業投資、私募股權投資“募投管退”優化全過程支援政策,吸引更多堅持“長期主義”的耐心資本投向創新型中小企業,促進“科技-産業-金融”的良性循環。
四是防範化解重大風險。要把強監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立好規矩、劃好紅線、打牢基礎。要緊盯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等“關鍵少數”,對财務造假、資金侵占、内幕交易等違法行為堅持“零容忍”從嚴打擊,讓敢于越界者痛吃苦果,持續淨化市場風氣。對各類風險加強預研預判、持續跟蹤監測,做到“早識别、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維護市場穩定運作,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