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護民生 | 檢察守護明長城 法治築牢聚樂堡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征,長城所蘊含的文化價值和精神内涵,是中華民族重要文化遺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長城文化價值發掘和文物遺産傳承保護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八達嶺長城腳下的鄉親們的回信中對于長城保護傳承利用作出了重要訓示。最高人民檢察院于今年初部署開展了“長城保護公益行動”,要求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代表,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積極推進“長城保護公益行動”,促進長城文化遺産的保護傳承。
大同市雲州區内的長城保護機關共有42個,其中包括15個邊堡以及27個烽火台,坐落在倍加造鎮、周士莊鎮、黨留莊鄉、峰峪鄉、聚樂鄉等10餘個鄉鎮,1986年8月18日,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機關。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以及最高檢的“長城保護公益行動”,大同市雲州區人民檢察院在轄區内開展了長城保護專項監督行動。按照雲州區文化和旅遊局提供的長城保護機關明細進行統籌安排,逐個進行實地走訪,摸排調查雲州區長城保護情況。
實地調查
在實地走訪過程中,雲州區人民檢察院發現邊堡之一的聚樂堡,堡牆由于常年雨水沖刷、自然風化,破損嚴重,尤其北城牆裂縫較寬,已屬危牆,嚴重危及人民群衆生命财産安全。堡城南堡牆50米内設有燒烤區,每逢節假日會有不少周邊市民在此燒烤休閑度假,存在破壞堡牆風險,并對聚樂堡周邊的環境造成污染。
雲州區人民檢察院多次運用實地踏查、無人機航拍等調查驗證手段,查明事實後,以行政公益訴訟立案,并向相關責任機關分别制發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目前,聚樂堡堡城南城牆的燒烤區确已拆除,聚樂堡北城牆保護修繕工程也已經開工,雲州區院将持續跟進監督。
加強長城保護是檢察機關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必然要求。大同市雲州區人民檢察院将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并轉化為高質效辦理案件的強大動力,敢于向毀壞長城的違法行為“亮劍”,綜合履行“四大檢察”職能,創新長城保護工作機制,加強溝通協作,廣泛調動資源,以高質效檢察公益訴訟推動長城保護工作現代化,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曆史使命感,為長城保護提供堅實的司法保障。
編 輯:劉 丹責 編:鵬 鵬制片人:妙 俠
監 審:李 萌監 制:常 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