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實作節能減排的目标,許多建築企業往往需要投入一筆不小的數目來向市場購買相關的智慧建築解決方案來對建築樓宇進行數字化的改造更新。如今,建築企業隻需要購買一份節能保險,便能同時實作節能更新、數字化運維、節能效果保障閉環管理。而這樣的“費改保”模式還将應用于羅湖的社會治理、民生保障、産業發展、跨境協同等全域全産業鍊服務中。
10月17日,“金融支援強動力 保險改革增活力”羅湖區金融支援經濟高品質發展暨保險改革創新舉措釋出活動在中國人保金融大廈順利舉行。現場,羅湖區率先推出“金融10條”,即《羅湖區金融支援經濟高品質發展10條舉措》,開啟金融創新服務實體經濟新探索;重磅釋出“保險18條”,即《羅湖區深化保險創新發展改革工作方案》,系統推進保險功能嵌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投入超1億元資金将“費改保”模式融入社會治理風險多發領域。
率先釋出“金融10條”“保險18條”
激發金融業高品質發展新活力
羅湖作為深圳金融強區,不僅有超100家市級分公司及以上持牌機構集聚發展,近年來更是持續引進浦發銀行深圳分行、人保集團産健壽全系、國任保險、高新投系、深圳資産管理等衆多優質機構,構成了全領域、全方位、全業态的金融綜合服務體系。2023年,羅湖金融業增加值首次突破千億。
活動現場,羅湖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夏東推介釋出《羅湖區金融支援經濟高品質發展10條舉措》,重點圍繞強化服務實體經濟、鼓勵金融創新應用、支援特色金融發展三個方面,加力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為轄區企業提供更多全面、便捷的金融支援,推動經濟持續高品質發展。
據介紹,除了創新推出“羅信貸”系列産品,羅湖區還将聯合轄區商業銀行落實各部委及監管部門部署,優化完善轄區貨币銀行業金融服務體系,重點推進無還本續貸政策落地,實施中小微融資“三大計劃”,“一增一減”提高授信成功率、降低成本負擔;打造“金融超市”線上全品類金融産品池,拓展“金融驿站”“融·易·羅湖”線下銀企對接平台,“一上一下”主動靠前服務;在資本市場方面,羅湖區注重挖掘投融資領域的“兩顆心”,鼓勵金融機構創新“并購+”組合融資工具,積極推進設立金融AIC股權投資基金,重點培育資本“耐心”,大力提振市場“信心”。在金融創新服務方面,圍繞首個數字人民币産業園區、聚焦黃金金融兩大屬性、依托羅湖三大口岸推動深港跨境金融合作等方面深入探索。
區委常委、區委(政府)辦公室主任、區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主任賴建華對《羅湖區深化保險創新發展改革工作方案》進行了詳細解讀。
據介紹,方案聚焦社會風險減量、實體經濟賦能、民生服務保障、深港跨境創新四個方向,推出18條具體措施。比如,在深港跨境金融保險創新方面,深化與港澳地區醫療衛生服務合作,提高跨境醫療保險理賠便利性;探索推動“港車北上”擴大試點範圍,推廣“三地保單一地購買”投保模式,推進跨境車險互聯互通;依托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及完整的航運産業體系,探索境内外金融集團在羅湖設立航運金融中心,提供綜合金融服務等。
探索“費改保”新機制
投入超億元資金兌現“四大類”新場景
保險業作為社會穩定器和經濟減震器,在民生改善、防災減災、經濟發展中發揮的作用日益突出。羅湖依托保險大區優勢,圍繞保險創新發展提出三大改革思路:樹立“全域保險”與“全産業鍊保險”新理念,推動保險應用于社會治理的全領域、經濟建設的全過程、民生福祉改善的全方位;探索豐富和優化服務供給的“費改保”新機制,将購買服務的費用轉化為購買保險的保費支出;建構“保險+科技+服務”風險減量管理新模式,引入保險參與公共安全治理,通過科技賦能手段、“人防+技防”服務模式,從簡單災後補償轉向事前預防預警、事中快速響應、災後精準理賠,提供“防減救賠”一攬子、全流程服務。
“以我們的‘能效保’為例,假設說企業一年的電費是500萬,我們引入科技公司來為企業進行節能減排的系統改造,一年後企業通過節能減排省下200萬,我們隻收200萬的80%作為保費。也就是說企業實際上是淨盈利了,還達到了節能減排的目标,還擁有了全過程的風險管控。”國任财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蘇志傑 認為,羅湖區保險制度的創新最大的亮點就在與“費改保”模式的推開。從政府角度,為安全應急管理“工具箱”增添重要工具,助力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準,促進社會治理降本增效;從社會角度,通過引導保險公司主動介入被保險标的風險管理,保險功能從簡單的“補損失”轉向“減風險”,能夠有效降低事故發生的機率,減少經濟損失;從保險公司角度,激發險企動力,進一步探索出豐富産品供給、創新商業模式的有效路徑。
活動現場,羅湖區對“平安羅湖·綜合減災治理類保險”解決方案、“産業羅湖·企業發展護航類保險”解決方案、“幸福羅湖·改善民生保障類保險”解決方案、“連結深港·跨境保險解決方案”四大類保險創新應用場景,進行了集中展示和講解。據悉,後續更将以1億元資金兌現“費改保”新場景。
此外,首個“政保”落地示範項目——羅湖區“小散工程”安責險線上投保備案系統已正式啟動,首批入駐系統共人保、太平、平安、國壽、國任5家财險機構。自9月初試運作以來已合計線上投保項目近1000個,占同時期備案項目總數的30%,合計保費超100萬元。
點亮四大保險創新試驗園區
提升保險服務經濟高品質發展質效
活動上,全國政協十三屆經濟委員會委員,原中國保監會黨委副書記、副主席周延禮,以“保險參與社會治理、賦能經濟發展”為題進行主旨演講,交流分享了保險業改革發展的新方向、新機遇,分享國内外先進經驗及成功做法。
圓桌沙龍環節,來自深圳市保險同業公會、區衛健局、桂園街道辦、國任财險深分、人保壽險深分、友邦保險深分的6位嘉賓圍繞“提升保險業服務民生保障水準和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着力提升健康保險服務、積極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及健全普惠保險體系”交流研讨。
當日,“費改保”示範領跑計劃正式啟動。在市區各級上司、職能部門助力下,國任保險總部、人保财險深分、人保壽險深分、人保健康險深分、中國人壽深分,國壽财險深分、太平财險深分、平安财險深分、友邦人壽深分、華泰财險深分10家保險公司代表共同按下啟動燈柱,寓意着合力建構“保險-産業”“保險-部門”“保險-街道”等共商、共建、共享新格局。
作為全市金融版圖“一城一街一帶”的重要組成部分,紅嶺新興金融産業帶目前已吸引50餘家持牌金融機構總部及一級分支機構進駐,着力打造金融總部集聚區、數字人民币應用示範區、保險創新試驗區、黃金金融特色區、深港消費金融先行區,即“一帶五區”發展格局,先後啟幕了城脈中心深港萬億财富管理集聚園區、京基100私募基金“天際”産業園區、全國首個數字人民币産業園區。
在羅湖區轄内57家财險、壽險、健康險、保險中介等公司代表集體見證下,活動現場自南向北依次點亮京基一百大廈、城脈金融中心大廈、人保金融大廈、中燃大廈及等四大羅湖保險創新試驗園區。未來,四大保險園區将立足優質機構引進培育,聚焦産品技術創新孵化,營造保險全方位、全領域、全流程參與經濟社會建設的新生态,提升保險服務經濟高品質發展質效。
首單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意向達成
“政銀”合作共譜羅湖金融新篇章
聚焦提升金融支援經濟發展質效,活動現場舉辦了“金融支援經濟高品質發展合作簽約儀式”,現場工行深分、農行深分、中行深分、建行深分、交行深分、郵儲深分、招商深分、平安深分、浦發深分、廣發深分、中信深分共計11家銀行代表與區政府上台進行高品質發展合作簽約,在在座嘉賓的見證下,打造“政府+銀行”的生态合作朋友圈,共同書寫羅湖金融新篇章。
作為戰略合作推動落地的首個“政銀企”合作示範項目,平安銀行與上市公司京基智農現場達成了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合作意向。借助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東可以從銀行獲得低成本專項資金用于股票回購和增持,一方面可以靈活優化公司資本結構,提高公司财務穩健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股權資本使用效率提升股權回報率。
值得關注的是,9月27日,交銀投資與羅湖區達成深圳首隻金融AIC股權投資基金的合作意向,拟發起設立總規模100億元的産業基金,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經濟、高端裝備、新一代電子資訊、綠色低碳及新材料等重點戰略性新興産業,為企業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援。10月15日,交融深擔羅湖新動能産業發展股權投資基金正式落地羅湖。該基金由深擔集團旗下創投公司、交銀投資、羅湖引導基金及羅湖産投基金共同發起設立。該基金是國家擴大股權投資試點政策出台後,實質性落地的AIC股權投資基金,将聚焦深圳的戰略性新興産業,為耐心資本更好地支援“硬科技”成長提供多樣化的管道,推動深圳“20+8”産業叢集發展壯大。
“羅湖的金融保險創新改革就是要以羅湖所能服務社會所需。一方面,羅湖是保險集聚的大區,市财險企業前20強中有15家彙聚羅湖。另一方面,基層社會治理方面還存在很多的痛點堵點,而保險企業在産品推廣方面也遇到了難點,在供需兩端的刺激下,我們推出了系列的金融保險的改革措施。”羅湖區金融服務署副署長陳佳能表示,未來羅湖區還将圍繞金融與産業共振、金融行業高品質發展以及社會風險減量、實體經濟賦能、民生服務保障、深港跨境創新等多方面,着力拓展金融發展的品質和效能,加速政府與金融、産業與金融、民生與金融的“牽手”程序。
采寫:南都記者林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