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車,門把手要設計成隐藏式?明明很多人都在罵這個設計,但設計師卻根本聽不進去?難道隐藏式門把手真有什麼我們不知道的好處嗎?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很多人都是這幾年才認識隐藏式門把手,但這東西說不定年紀比你爺爺還大。以前隐藏式門把手是身份的象征,隻有跑車才有資格用到。50年代的奔馳300SL,就是第一款采用隐藏式門把手的量産車型,現在很多奔馳跑個200都費勁,而70年前的300SL就能輕松飙到時速263,這背後多少有點隐藏式門把手的功勞。而隐藏式門把手再次流行起來,還得歸功于特斯拉。
10來年前,特斯拉在初代Model S上就采用了電動隐藏式門把手,隻要靠近車輛,門把手就會自動彈出。後來呢,Model 3和Model Y,又采用了手動隐藏式門把手,你要先按壓門把手一側讓它彈起來,才能拉動車門。随着特斯拉在全球賣爆,其他車企也有樣學樣,尤其現在的國産新能源,少了隐藏式門把手,就好像技術很落後。
但隐藏式門把手用多了,很多車主不願意了,他們發現隐藏式門把手,在北方冬天會凍住打不開。車企隻能去想辦法,比如提前熱車和“強力彈出”功能,甚至特斯拉官方還會教你,如果凍住了敲哪裡冰塊掉得快。車主們也是神通廣大,澆開水、捂熱水袋、吹風機吹,什麼招式都用上了。還有北方的車主說,别大驚小怪的,即使門把手彈出來了,車門說不定還粘着打不開呢。
那麼看似反人類的設計,為什麼至今沒有被消滅?要我說,隻是設計師趕潮流罷了,現在的設計師并非實用至上,甚至有的時候實用要為造型讓路,不信你看這幾年,車内無腦堆大屏,盲目的去實體按鍵,不都是活生生的案例。
你是不是想說,隐藏式門把手,難道不是為了降低風阻、增加續航嗎?開頭不是才說過,奔馳300SL跑那麼快,有隐藏式門把手的功勞嗎?拜托,300SL是一台在當時有限的技術下,将風阻系數做到極緻的車,而現在能買到的都是普通家用車,根本沒必要在一個門把手上和風阻系數較勁。
我翻看了很多資料,隐藏式門把手相較于普通門把手,單個車門頂多相差0.003的風阻系數,有的測試甚至隻相差0.0001的風阻系數,用處無限接近零。哪怕随便給輪毂加個蓋,或者給後視鏡做個造型,都比這有用得多。
更别提隐藏式門把手還有其他問題:比如發生事故後全車斷電,隐藏式門把手無法彈出,哪怕力氣大如李元霸,也會“恨天沒環,恨地沒把”。無數事故證明,一扇沒有把的車門,隻會讓救援更困難;還有,隐藏式門把手故障率高、修起來貴,曾有報道Model S門把手壞了,售後報價3500元一個,也就是說四個門把手一共1萬4。不過看這樣子,隐藏式門把手的流行趨勢是回不去了,你要是不能接受,那隻有一個辦法,一直不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