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陳赓激動地對妻子傅涯說:“不行,你明天就去登門道歉!”當時,傅涯做了什麼,陳赓為何這麼說?
1957年,一場突如其來的心肌梗塞讓陳赓措手不及,在此之前,他的生活被繁忙的工作填滿,幾乎無暇顧及個人休息。
一日清晨,正當陳赓準備出發工作,一位不速之客到訪,就這短暫的訪客之後,陳赓之子急匆匆地找到司機,帶着幾分驚恐地說:“爸爸哭了。”
司機頓感不妙,疾步沖向客廳,眼前景象讓他心頭一緊:隻見陳赓面容扭曲,痛苦地躺在沙發上,胸部疼痛難忍,呼吸變得異常艱難,雙眼緊閉,正經曆着難以言喻的痛苦。
司機見狀,立即将陳赓移至床上,緊急聯系醫院。當時,陳赓已陷入休克狀态,四肢冰冷,生命迹象岌岌可危,搶救小組迅速到位,診斷結果令人揪心,病人患心肌梗塞。
妻子傅涯得知心急如焚,立即放下工作,匆匆趕到醫院,随後,中央軍委及各軍兵種的首長也紛紛前來探望,為這位革命老将祈福。
經過醫護人員一天一夜的不懈努力,陳赓從死神手中掙脫,重新睜開眼睛,在北京醫院度過漫長的三個月,身體逐漸恢複些許元氣。
出院之際,醫生再三叮囑陳赓需要充分休息,在他的堅持下,醫生隻得同意适度參與工作,絕不能過度勞累。
出院後,陳赓沒有将醫囑放在心上,依然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每當胸口隐隐作痛時,便用手輕拍,久而久之,連襯衣都被磨出痕迹。
1959年夏日,陳赓的心肌梗塞再次發作,中央軍委不得不做出決定,讓他退居二線。盡管内心充滿不甘,但陳赓還是服從組織的安排,離開摯愛的工作崗位。
1961年,陳赓的身體狀況似乎沒有得到根本改善,時常感到胸悶不适,心肌梗塞在悄然擴大,他保持着樂觀态度,表示這不過是小病一樁。
元旦假期過後,上海市委邀請陳赓前往上海療養一段時間,傅涯陪伴在側。
在上海療養期間,陳赓沒有完全脫離工作,中央軍委下達通知,要求所有中将以上将領撰寫個人戰鬥經曆。
當時,總參有意保護陳赓健康,避免他過度勞累,上海警備司令部的同志并不知情,還是将通知送到他手中。
此後,陳赓連續數日沉浸在創作,為了讓文章更加生動詳實,不惜熬夜查閱提綱、研讀材料,這讓他本就脆弱的身體更加不堪重負。
夜深人靜時,陳赓向妻子傅涯吐露心聲:“為何到了上海,都沒有人來看望我呢?”
傅涯聞言,内心百感交集,深知這背後隐藏着一個善意的誤會,一時難以找到合适的言辭來解釋。
原來,不是戰友們有意疏遠,出于對陳赓健康的考慮,他抵達上海後,衆多戰友紛紛前往探望,都被醫生以“保護病人靜養”為由禮貌地勸阻了。
醫療團隊認為陳赓病情之重,需要絕對的休息,嚴格限制探視活動。
面對陳赓日漸消沉的狀态,傅涯決定鼓起勇氣,将真相和盤托出。當陳赓聽完妻子的解釋後,激動地說:“定是有人覺得我官位高了,就擺起了架子,不行,你明天就去登門道歉!”
次日,根據陳赓的要求,傅涯逐一拜訪那些戰友,向他們解釋一番。
陳赓休養時,傅涯傾盡心力,無微不至照料着丈夫。随着陳赓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時間的車輪滾滾向前,心髒承受重負,經曆多次心肌梗塞,醫療團隊傾盡所有,最終也無能為力。
1961年3月16日,陳赓在睡夢中再次突發心肌梗塞,醫護人員全力以赴,進行緊急有效搶救,終究未能挽回生命,最終遺憾病逝,享年5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