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激情“天馬”即将開跑:感受心跳與步調同頻共振

激情“天馬”即将開跑:感受心跳與步調同頻共振

複制連結到浏覽器觀看原視訊:https://www.cnr.cn/tj/tjtp/20241017/t20241017_526942790.shtml

央廣網天津10月17日消息(記者韓雨晨 實習記者唐榕 劉錦薇 張家僡 李駿宇 趙笑萱)早晨六點,晨曦初起,一群跑者齊聚天津各大體育場,他們因共同目标集結于此——備戰即将到來的2024天津馬拉松。

無論是經驗豐富的專業選手,還是普通跑步愛好者,萬千支援者心跳與跑者步調同頻共振,沿着跑道奔向遠方,書寫屬于自己的“天馬”未來。

奔跑 繪就城市亮麗風景

“2024天津馬拉松将是我今年參加的第三站比賽,非常幸運能在自己家門口主場作戰。”周恒這名“新天津人”激動地說道。2013年,他來到天津工作。起初,他是一名孤獨的跑者,喜歡用腳步與城市對話。随着2020年正式加入“北大天津校友跑團”,他與一群人相見恨晚,由此與馬拉松結下了不解之緣。

2021年,周恒參加了人生中第一次正式跑步比賽——“天星杯”團泊湖校友精英10公裡健康跑。他告訴記者,那天下着小雨,但大家的熱情絲毫沒有減退,跑友們在雨中互相鼓勵,共同前行。後來,周恒開始經常跟着跑團前輩參加各類跑步活動并嘗試馬拉松比賽。他和跑團的目标是将足迹遍布天津16個區,把能跑的公園都跑一遍。“從‘跑渣’到有能力挑戰馬拉松選手,我正朝着目标一步步邁進。”周恒說道。

激情“天馬”即将開跑:感受心跳與步調同頻共振

周恒(圖右)正在進行熱身(央廣網發 實習記者李駿宇 攝)

城市馬拉松是名副其實的景觀體育,比賽路線更是一條精心策劃的“城市景觀長廊”。“在奔跑過程中,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天津城市發展越來越好。街道更加整潔寬敞,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參加馬拉松跑步的人也越來越多。”在周恒看來,每一次跑馬拉松,都像是在見證這座城市的成長與蛻變,從古老建築到現代化高樓大廈,從美麗的海河到熱鬧的街區,每一處都讓人感受到天津的獨特魅力。

周恒在天津生活了十多年,很喜歡與朋友分享天津文化和美食。他最熱愛的便是天津的橋文化,對海河上的每一座橋都如數家珍。“我來天津登上的第一座橋是北安橋,中西交融的設計非常吸引我。隻要有朋友來,我就會給他們介紹每座橋背後的曆史。聽說這次獎牌設計融入了‘解放橋’元素,我特别期待看到實物。”

這次,周恒的三位朋友将從外地趕來一同參加“天馬”,周恒期待着與他們相聚:“等比賽結束,我準備好酒菜,哥兒幾個好好聚一下,再一起去看看天津美景,我得給他們好好講講天津衛的那些事兒。”

領跑 “兔子”為跑者領航

在跑友們為即将到來的比賽緊張備戰時,還有一群同樣充滿熱情的配速員也正為了鳴槍一刻全力準備中。

“配速員常常被大家稱為‘兔子’,我們的職責就是在比賽中以穩定的速度帶領跑友們奔跑,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比賽。”作為有着十年馬拉松經驗的資深跑者,楊勇琳在2023年天津馬拉松中首次擔任配速員,這次經曆也讓他記憶猶新,“當時很多跑者在終點要和我合影,因為跟着我成功達到了自己的目标成績。能因為我的努力,讓這些辛苦訓練的跑者得償所願,這種成就感是當跑者時感受不到的。”

激情“天馬”即将開跑:感受心跳與步調同頻共振

楊勇琳正在進行跑步訓練(央廣網發 實習記者張家僡 攝)

“如果說第一次當‘兔子’可能還有興趣的成分在,那麼現在更多的感覺是身上責任更重了。”在楊勇琳看來,“兔子”這個身份讓自己有了榮譽感,同時也充滿了使命感、責任感。他告訴記者,配速員選拔和訓練與普通跑者有很大不同,選拔标準之一就是近半年最好成績要高于報名的配速段。這意味着他們的穩定性和控速能力必須高于跑者,對應的訓練項目難度和項目也高于一般跑者。“隻有這樣,我們在比賽時才能成為跑友的‘定海神針’,為大家提供穩定的速度參考和精神支援。”楊勇琳說道。

2024天津馬拉松共有121301人報名參賽,報名人數再創新高;在延續上屆比賽途經多個地标性景點基礎上,在比賽線路設計方面做了進一步優化調整……這些變化都讓楊勇琳對本次馬拉松比賽充滿期待:“跑步是一項終身事業,我希望本次馬拉松能順利完賽,同時通過一次次的馬拉松比賽影響更多馬拉松‘小白’加入到跑步運動中,讓更多人愛上跑步、愛上天津。”

2024天津馬拉松将于10月20日鳴槍起跑。“天馬”即将展翅高飛,天津正以昂揚姿态奔跑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