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保險股價為何節節攀升?四家險企利潤大增60%以上

摘 要

資本市場轉暖,帶動保險公司投資收益大幅增長。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三季度業績預增公告顯示,淨利潤同比增長分别達到165%-185%、65%—85%、60%—70%以及95%—115%

保險股價為何節節攀升?四家險企利潤大增60%以上

文|丁豔

編輯|楊芮 袁滿

10月16日,中國人壽公告,預計2024年前三季度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與2023年同期相比,将增加約629.71億元到706.03億元,同比增長約165%到185%。

10月15日晚,中國人保、中國太保釋出2024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增公告。公告顯示,經初步測算,預計2024年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均較上年同比增加超130億元,增幅高達60%。

此前,10月8日晚,新華保險釋出業績預增公告稱,經過初步測算,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與2023年同期相比,預計增加90.65億元至109.73億元,同比增長95%至115%。

上市險企的業績增長預期,也及時反映在保險股價上。自2020年底進入下跌通道的保險股,近期迎來複蘇,正處于估值修複階段。截至今日收盤,從保險股近一月漲幅來看,新華保險漲幅最高達44.55%,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中國人保漲幅分别為34.44%、27.23%、23.12%、19.34%。

“目前應謹慎追高保險闆塊個股,提防快速上漲後的潛在回調風險。”近日,中金公司釋出研報指出,近期保險闆塊快速上漲,其上漲邏輯已經過于依賴資産端的股票收益。

一位業内資深精算師提醒道,保險業新會計準則很考驗資産負債管理水準,部分上市險企由于IFRS9和IFRS17資産負債比對能力尚待提升,是以利潤随資本市場波動會更明顯。

從上市險企負債端來看,據多位業内資深精算方面人士表示,今年上市險企新業務價值和内含價值名額表現都較好,但保險業負債端長期壓力仍然存在。首先,目前保險業銷售端除了儲蓄産品,行業增長點較少;其次,長期利率風險,存量業務的負債成本依然很高;另外,監管“報行合一”政策下,實際經營過程中費用仍有超支現象。

招銀國際釋出研報認為,權益回暖将帶動險企投資收益在去年同期極低基數下大幅改善,直接增厚當期利潤,今年三季度險企歸母淨利潤增速有望大幅超出預期。此外,在權益帶動基本面預期差大幅改善的背景下,四季度保險闆塊有望延續資負共振,實作估值與業績輕按兩下。

投資端:權益市場轉暖

10月16日,中國人壽公告,預計在中國企業會計準則下,預計2024年前三季度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1011.35億元到1087.67億元,與2023年同期相比,将增加約629.71億元到706.03億元,同比增長約165%到185%。

10月15日晚間,中國人保釋出公告稱,經初步測算,前三季度實作歸母淨利潤預計為338.30億元到379.31億元,同比增加133.27億元到174.28億元,增幅為65%到8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歸母淨利潤為335.79億元到376.49億元,同比增加132.28億元到172.98億元,增幅為65%到85%。

中國太保前三季度淨利潤亦預計增幅超60%。同日,中國太保釋出公告稱,預計公司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約為370億元到394億元,同比增加約139億元到163億元,增幅約為60%到7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歸母淨利潤約為368億元到391億元,同比增加約138億元到161億元,增幅約為60%到70%。

10月8日晚,新華保險釋出業績預增公告稱,經過初步測算,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為186.07億元至205.15億元,與2023 年同期相比,預計增加90.65億元至109.73 億元,同比增長95%至115%。

保險股價為何節節攀升?四家險企利潤大增60%以上

(資料來源:上市險企公告)

對于2024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增原因,上述三家上市險企均提及公司在投資組合中配置了一定比例區間的權益資産,伴随近期資本市場上漲,總投資收益實作大幅增長,淨利潤同比較大增長。

利差是保險業重要盈利來源。據業内人士表示,從整個保險期間看,一般而言,若定價與實際保持一緻,保險公司收取保費後用于投資,獲得的收益一部分用來作為賠償儲備、給客戶分紅,另一部分則為保險公司收益。諸如,消費者購買的保險産品,若是預定利率為3%,但險企實際投資收益率為4.5%,如此1.5%的利差則為保險公司賺取的利潤。

值得關注的是,上述四家上市險企中,中國人壽淨利潤預增幅度最高,達165%到185%。中國人壽方面表示,本期業績預增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把握市場機會開展跨周期配置,持續推進權益投資結構優化。2024年三季度股票市場顯著回暖,公司投資收益同比大幅提升。

其次,新華保險淨利潤預增幅度亦較高,同比增長95%至115%。新華保險方面曾表示,前三季度公司适度加大了對權益類資産的投資,提升了權益類資産的配置比例。

據新華保險2024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新華保險股票投資金額約1443億元,在投資資産中占比10.0%;與去年末相比,股票投資金額增加近400億元,增幅35.9%,股票在總盤子中的占比提升2.1個百分點。

據東吳證券測算,新華保險在一衆上市險企中股票餘額/所有者權益比值最大,達到了160%,遠超國壽的88%、太保的75%和人保的13%。是以,新華保險在A股反彈中将會獲得更大的“彈性”。

同時,今年上半年中國太保權益投資亦有所提升。據其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中國太保股票和權益型基金投資金額約2212.52億元和533.36億元,在投資資産中占比合計11.2%,在總盤子中的占比提升0.5個百分點。與去年末相比,合計投資金額增加約341億元,增幅14.2%。

在2024年中期業績說明會上,中國太保首席投資官蘇罡表示,公司一直堅持權益資産的主動性管理,今年上半年股票市場先揚後抑,整體表現不太理想,但是公司注意到結構性機會帶來不錯的回報。談及下半年市場格局,蘇罡認為,預計下半年資本市場大機率維持平穩震蕩格局,不排除會孕育新的結構性機會。

負債端:長期壓力仍存

今年以來,受益于産品定價利率切換,3.0%定價利率産品銷售火熱,人身險公司保費增速整體呈現回暖。

從今年前8月上市險企保費收入來看,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共取得原保費收入2.17萬億元,同比增長5.63%。其中,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2024年1-8月保費分别為6207.1億元、5649億元、5156.78億元、3339.64億元、1302.82億元,增速分别為7.64%、5.87%、5.01%、4.06%、1.89%。

保險股價為何節節攀升?四家險企利潤大增60%以上

(資料來源:上市險企公告)

新業務價值角度看,今年上半年上市壽險公司産品結構有所改善,新業務價值率提升。據今年上半年業績資料顯示,平安人壽整體新業務價值率為24.2%,同比提升6.5個百分點,其中銀保新業務價值率為22.5%,同比提升6.8個百分點;太保壽險新業務價值率18.7%,同比提升5.3個百分點,其中銀保管道新業務價值率12.5%,同比提升5.6個百分點。太平人壽新業務價值率為24.6%,同比上升12.4個百分點,其中銀保新業務價值率為20%,同比上升16.4個百分點。

方正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許旖珊預計,今年前三季度中國人保、新華保險、中國太保、中國人壽、中國平安新業務價值分别為88%、68%、39.9%、29.7%、25.5%。

“目前保險業負債端長期壓力仍然存在。”據一位業内資深精算方面人士表示,比如長期利率風險,存量業務的負債成本依然很高,以及實際費用超支等問題。該人士表示,現在“報行合一”更多是在産品開發端進行管理,但是真正有挑戰的是實際經營中是否嚴格按照其确定的費用上限标準,不能長期大幅超支。

受“報行合一”影響,今年上半年五家上市險企銀保管道保費收入,除平安人壽實作13%正增長外,其餘皆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新華人壽與中國人壽為降幅最大的兩家險企,分别實作保費279.71億元、497.3億元,降幅分别為24%、20%。

從銷售端來看,随着保險産品預定利率的下調,對于消費者吸引力下降,目前銷售端難度有所增大。為預防行業利差損,監管規定,9月1日起,人身保險普通型産品預定利率将正式從3.0%下降至2.5%;10月1日起,分紅型産品預定利率将從2.5%下降至2.0%,萬能型最低保證利率從2%降低到1.5%。

一位頭部上市險企精算師表示,目前保險業銷售端除了儲蓄産品,行業增長點較少,保險公司主要将經營重點放在分紅險産品上。新會計準則下,負債端傳統險利潤相對平穩,但分紅險受資本市場影響比較大,除非利潤很厚,否則報表波動将較大。

(作者為《财經》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