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珠海航展即将亮相,估計還有不少軍迷朋友希望在航展上看到一些關于轟20水分子的蛛絲馬迹。不過轟20短期内估計很難露面,那麼有沒有一種可能轟6K還有潛力繼續大改一下呢?尤其是在目前國産發動機突破的情況下,換裝幾台大馬力航發能否做到力大飛磚呢?
根據某網友在網際網路上釋出“戰神再臨”,提出了一種轟6K大改發展方案。根據其中内容,我們看到他為轟6K換裝了4台WS-18B型航發,集中在機翼下方機身兩側,左右兩側各兩台。從外觀來看對轟6K的整體氣動布局改動并不大,但對機身強度,機翼結構有一定影響。而這個改進希望達到的目的,則是大幅增加轟6K的載彈量、航程,以及遠端打擊的範圍。
具體來說,暴改4台WS-18B的轟6KPRO版本,最大作戰航程可以達到1.3萬公裡,最大升限14000米,機組人員4人不變。而載彈量方面則提升到了30噸。具體什麼概念呢?如果使用雙聯裝挂架,那麼可以同時搭載12枚YJ-12遠端空射反艦武器,射程在500公裡以上。如果采用三聯裝挂機,那麼也挂載CJ-10,最多挂載18枚,提升遠端對地攻擊的火力密度。這個水準可能比轟20還要誇張了。那麼改裝後的轟6PRO到底對國内戰略空軍發展有何意義呢?
從作戰範圍來說,現在的轟6K的航程為9000公裡,作戰半徑為4000公裡,加上武器射程2000公裡可以覆寫關島。而如果轟6KPRO達到了1.3萬公裡,那麼半徑可以達到6500公裡,加上武器射程2000公裡就完全能夠覆寫夏威夷一線了。甚至距離7000公裡的中途島也在範圍之内了。這就徹底讓轟6K作為一款中遠端戰術轟炸機,變成一架實打實遠端戰略轟炸機了,這是有質的變化的。
當然有的朋友會說,現在改進轟6K沒有必要,反正轟20遲早要出現的。就算轟20還要等,那也不如重新設計一款轟炸機也改轟6要好。其實對于第一個說法,轟20不管何時出現,它和轟6之間都是替代關系。如果要建設一支龐大的遠端轟炸機力量,那麼僅僅有隐身轟20肯定是不夠的。就像美國在B-2和B-21之外,也保留有大量的B-52轟炸機,甚至還要使用超過100年以上。也就說改進轟6和轟20并不沖突。
至于重新設計一款正常轟炸機還是改進轟6,那毫無疑問選擇後者是更加短平快的選擇。畢竟對于轟6我們是摸透了,可能其經驗還要超過俄羅斯對圖16的了解。在轟6的基礎上改進一款遠比重新設計效率更高。而且美國都不打算重新設計而是沿用B-52,也就說正常轟炸機領域并沒有什麼新鮮技術,重新設計機體帶來不了更多的提升了,那又何必舍近求遠呢?
其實這次轟6K-PRO的想法,也許不會再短期内實作,但也不能否認在當下遠端轟炸機力量過渡時期,轟6即便不改進,也會繼續承擔很長一段時間的重任。當然,轟6如果用于特點用途特定戰場環境下還是夠用的,但如果今後戰略空軍進一步發展,要覆寫到太平洋更大範圍那肯定是不夠的,轟6改進或許是早早晚晚的事情。
總體來看,今後的國内轟炸機力量,肯定不會隻有轟20,應該是由一款隐身轟炸機戰略突防,一款正常大噸位轟炸機滿足轟炸密度,一款隐身高速戰轟機進行戰術轟炸。那麼隐身轟炸機是轟20,新戰轟可能沈飛正在研發中,而正常轟炸機無疑再次深度改進轟6或許還真不是天方夜譚,但是有一點放心,隻要有想法,轟6K的改進型字母是絕對夠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