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核輻射隻影響人類?切爾諾貝利已成動物天堂,它們不怕核輻射?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核輻射隻影響人類?切爾諾貝利已成動物天堂,它們不怕核輻射?

綜述

1986 年 4 月 26 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 4 号反應堆爆炸,堪稱史上最嚴重核事故之一。大量放射性物質釋放,強大沖擊力掀開反應堆頂部,大火數日不熄,放射性塵埃飄散,覆寫大片區域。

這場災難緻人員傷亡與被迫撤離,也對生态環境造成長期破壞。周邊森林樹葉變紅成 “紅色森林”,土地與水源被污染,地區如死寂之地。

然而,随着時間的推移,人們卻驚訝地發現,切爾諾貝利似乎又有了新的生機,大量動物開始在這片曾經的災難之地出沒。這不禁讓人疑惑:核輻射對動物難道沒有影響嗎?它們為何不怕核輻射?

核輻射隻影響人類?切爾諾貝利已成動物天堂,它們不怕核輻射?

核輻射之威 —— 動物難以逃脫的陰影

要回答核輻射對動物到底有沒有影響,首先需要搞清楚核輻射的影響機制與原理。核輻射是一種能量釋放的形式,它主要通過釋放高能粒子和電磁波對動物細胞造成損傷。

當動物暴露在核輻射環境中時,輻射粒子能夠直接撞擊細胞内的分子結構,尤其是對 DNA 造成嚴重破壞,導緻 DNA 鍊斷裂。

核輻射隻影響人類?切爾諾貝利已成動物天堂,它們不怕核輻射?

這種斷裂會幹擾細胞正常的複制和轉錄過程,影響細胞的生長和分裂。如果細胞不能及時修複這些斷裂,就可能發生錯誤的修複或者無法修複,進而導緻基因突變。嚴重的 DNA 損傷還可能觸發細胞凋亡程式,使細胞主動死亡以避免錯誤遺傳資訊的傳遞。

是以,隻要是暴露在核輻射中的動物,是不可能不受影響的,事實上核輻射也确實導緻了切爾諾貝利地區動物的大量畸形與死亡。

核輻射隻影響人類?切爾諾貝利已成動物天堂,它們不怕核輻射?

核事故發生後,當地的哺乳動物大批死亡。部分哺乳動物由于吸入或攝取了高劑量的放射性碘,進而引發甲狀腺功能衰退;還有一些因遭受高劑量的伽馬射線作用,緻使骨髓受到抑制;另有部分因接觸高劑量的中子輻射,出現内髒出血的狀況。

在 1991 年至 2006 年間,針對該地區燕子展開的研究顯示,禁區内的鳥類與正常對照樣本中的鳥類相比,呈現出諸多異常現象,如喙部變形、羽毛出現白化病症、尾羽彎曲以及氣囊發生形變等。

除此之外,該地區鳥類的繁殖成功率偏低,往往擁有較小的大腦,精子畸形,并且還患有白内障。

核輻射隻影響人類?切爾諾貝利已成動物天堂,它們不怕核輻射?

切爾諾貝利的“動物天堂”之謎

然而,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後的幾十年裡,人類活動的驟減意外地為這片土地帶來了一場生态革命。

如今的切爾諾貝利地區,植被已經重新覆寫了大片的土地,一些原本在此地難以生長的稀有植物種類也開始大量繁殖。根據觀測,即使在放射性最強的地區,植被也在事故後的三年内恢複到了正常的水準。

核輻射隻影響人類?切爾諾貝利已成動物天堂,它們不怕核輻射?

不僅植物繁茂生長,切爾諾貝利地區的動物數量也出現了顯著增長。據統計,事故後該地區的大型哺乳動物數量有了明顯的增加,小型哺乳動物如田鼠、老鼠和鼩鼱的數量相對穩定,與隔離區外的數量相近,野狼種群密度是保護區的7倍,野豬、獾、狸貓、棕熊、野牛等動物的數量也呈現出爆炸式增長。

而人類的離開正是動植物種群重新繁榮的重要因素。核事故發生後,人類迅速撤離了切爾諾貝利地區,留下了大量的廢棄建築和廣闊的土地。

核輻射隻影響人類?切爾諾貝利已成動物天堂,它們不怕核輻射?

這些廢棄的房屋、工廠、農田等成為了動物們的理想栖息地,野豬可以在廢棄的農田中尋找食物,狼可以在廢棄的建築物中建立巢穴。動物們可以在這些地方自由地栖息、覓食和繁殖,不再受到人類活動的幹擾和威脅。

人類的撤離也使得食物鍊得以重建立立和平衡。沒有了人類的狩獵和捕殺,食草動物的數量逐漸增加,為食肉動物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狼、猞猁等食肉動物可以捕食野豬、鹿等食草動物,形成了相對穩定的食物鍊。同時,一些食腐動物也在該地區找到了充足的食物,促進了生态系統的物質循環。

核輻射隻影響人類?切爾諾貝利已成動物天堂,它們不怕核輻射?

核輻射下的生存政策

除人類幹預減少的影響外,動物們也在核輻射中展現了驚人的适應能力和靈活性。

切爾諾貝利地區的輻射水準并不均勻,當年發生爆炸的 4 号反應堆周邊地區,輻射水準極高,而距離稍遠的森林邊緣、河流附近等區域的輻射水準,相較于核電站核心區域要低很多。動物們會傾向于選擇輻射較低的邊緣作為栖息地,以減少輻射對自身的影響。

除栖息地的改變外,動物們還改變了自己的食物來源。一些食草動物會選擇食用生長在輻射較低區域的植物,避免食用容易吸收和積累放射性物質的菌類;鳥類增加了對昆蟲的捕食,因為昆蟲在輻射環境下仍然能夠生存,并且數量相對較多。

核輻射隻影響人類?切爾諾貝利已成動物天堂,它們不怕核輻射?

甚至動物們數年來進化出了更适合在核輻射環境中生存的基因和性狀。切爾諾貝利地區的雨蛙為了适應核輻射,改變了自己的膚色。研究人員發現,離禁區核心越近的雨蛙,皮膚顔色就越深。

這是因為更深的顔色可以通過中和自由基和減少DNA損傷,來抵禦不同來源的輻射。特别是黑色素色素沉着,被認為是一種可以抵禦電離輻射的緩沖機制。

核輻射隻影響人類?切爾諾貝利已成動物天堂,它們不怕核輻射?

禁區的狼幾乎每天都要暴露在超過11.28毫雷姆的輻射中,數十年來改變了自己的免疫系統,并進化出了抗癌的能力。

随着時間的推移,這些有利于生存的基因變異通過遺傳機制在種群中逐漸擴散,使得整個種群對輻射的适應性增強,這種自然選擇的過程是極其殘酷的,但也保證了種群在輻射的惡劣環境中能不斷繁衍壯大。

核輻射隻影響人類?切爾諾貝利已成動物天堂,它們不怕核輻射?

結語

核輻射對切爾諾貝利地區的動物有顯著影響,種群數量增多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結果,而非對輻射的無畏,動物通過自然選擇、遺傳适應和生态位調整展現了驚人的生存智慧。

這些政策不僅揭示了生物對極端環境的适應性,也提醒我們核輻射的嚴重危害。未來,公衆和科學界應持續關注切爾諾貝利地區的生态變化,加強核能安全,推動生态恢複,共同為地球生物創造一個更安全、健康的生存環境,守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核輻射隻影響人類?切爾諾貝利已成動物天堂,它們不怕核輻射?

最後,由于平台規則,隻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