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遇見你丨一根繩,兩個人,他們向着“光”奔跑

跑步,正在成為很多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對大多數人來說,在練習中不斷提速、進步,是追求的目标。然而,對視障群體來說,踏上跑道,邁出第一步,就要克服很大的障礙和困難了。

一場為視障人士舉辦的萬米跑

胡亮是江西井岡山大學的一名教師,也是一位視障人士。他從2021年開始跑步,不僅自己跑,還帶動了很多視障人士走出家門跑起來。前不久,一場“殘健共融盲人萬米跑”活動在江西井岡山舉行,95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視障跑者在志願者的引導下,攜手并肩,共同奔跑,胡亮和他的跑團就在其中。

遇見你丨一根繩,兩個人,他們向着“光”奔跑

一聲清脆的鳴槍起跑聲後,選手們依次沖出起跑線。在兩兩奔跑的人群中,有這樣一支隊伍,他們身着統一團服,領跑者和視障跑者腰間的兩個半星,彙聚成一顆完整的五角星,這就是來自井岡山大學的紅五星助盲跑團。

紅五星助盲跑團的發起人胡亮雖然已經參加過多次這樣的活動,但他還是為視障朋友們能否适應賽程而揪着心。

遇見你丨一根繩,兩個人,他們向着“光”奔跑

胡亮:我的心裡每分每秒都很牽挂,沒有平時跑得那麼輕松。我要看看周圍的人怎麼樣,看看外地來的盲人朋友和志願者是否能适應這個天氣。

“拉着我的手領你出家門”

生長在盲人家庭的胡亮,自4歲起就高度近視。前些年,他的視網膜二度脫落,到了2018年,右眼徹底失明,左眼視力也不足0.05。從光明到黑暗,胡亮一度絕望,是父母的愛讓他有了重新出發的勇氣。

胡亮:我父母也是盲人,但是他們給我營造出了一種氛圍,就是我們和其他家庭沒有太大兩樣,他們幫我擋掉了很多負面的東西,父母用愛撐起了這個家。

遇見你丨一根繩,兩個人,他們向着“光”奔跑

這份覺醒讓胡亮決定,不讓視力狀況成為束縛自己的枷鎖,而要用自己的方式為世界增添一抹亮色。2021年的東京殘奧會上,殘障運動員的拼搏和綻放給了他很大的動力。

胡亮:盲人運動員劉翠青,在東京殘奧會奪冠的場面讓我很感動,我當時就想和我的學生說,我們能不能到咱們周圍找一些盲人朋友,也出去走一走、轉一轉、跑一跑。

遇見你丨一根繩,兩個人,他們向着“光”奔跑

胡亮是井岡山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的老師。陷入黑暗後,他并未停下自己的教學和創作,利用手機、電腦的無障礙設定和讀屏軟體,他的課堂依然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和認可。而有了發起助盲跑團的想法後,胡亮身體力行,自己先跑了起來,從一開始的跌跌撞撞到後來的平穩順暢,他發現跑起來并沒有那麼難。

遇見你丨一根繩,兩個人,他們向着“光”奔跑

可當胡亮滿懷熱情地着手成立跑團的時候,困難一個接一個地出現了。

胡亮:當時找的是畢業班的,畢業班的學生太忙了,是以第一次宣講不是非常成功。再次宣講我也做了些功課,我在網上搜尋到廣東、北京有成熟的團體,我就找到了一些負責人和他們交流,我就堅定了信心,第二次宣講就比較成功了,一下子招到了20多名志願者。

遇見你丨一根繩,兩個人,他們向着“光”奔跑

志願者 王慶玺:我認為我們不能成為一個幫扶者,而是成為一個引導者,引導盲人朋友從黑暗中走向光明。像我們手中的引導繩一樣,它是領跑者和視障朋友溝通的一個橋梁,通過引導繩,我們一起去完成這場比賽,成績和配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程,讓盲人朋友有更大的信心去參與跑步甚至是以後的社會和工作中。

遇見你丨一根繩,兩個人,他們向着“光”奔跑

有了學生志願者們的支援,很快,紅五星助盲跑團成立了。通過市盲人協會和市殘聯,胡亮和學生們把“拉着我的手領你出家門”的倡議書發送到了各個盲友群。然而,最初他們收到的回應很少。

胡亮:我現在總結這句話,叫作一個人在黑暗中待久了,雖然渴望光,但其實反而有點怕光。

遇見你丨一根繩,兩個人,他們向着“光”奔跑

首場活動隻招募到兩位視障人士,但志願者們并未氣餒,大家分成兩組,戴上眼罩,小步慢跑,練習聽聲定位,以便更好地去領跑。

遇見你丨一根繩,兩個人,他們向着“光”奔跑

慢慢地,随着跑步活動的定期舉行,在視障朋友們的口口相傳下,越來越多的視障人士加入了紅五星助盲跑團。

遇見你丨一根繩,兩個人,他們向着“光”奔跑

視障跑者 牛小琴:我覺得胡老師的紅五星跑團真的很好,讓我一個從不出門的人,走遍了江西好多的地方。

遇見你丨一根繩,兩個人,他們向着“光”奔跑

兩年多來,紅五星的視障跑者從一兩個人發展到100餘人,大家的足迹從井岡山大學到白鹭洲公園、吉州體育場等,遍布大半個吉安。

無障礙美育

帶視障人士“看電影”

除了建立紅五星跑團,這幾年,胡亮還利用自己的美術特長,讓視障朋友們也能感受到藝術之美。在學生志願者的幫助下,胡亮開展了“口述影像”——無障礙美育項目,通過對視覺影像的語言描述,把影視作品的畫面資訊傳遞給視障人士,受到了很多視障朋友的歡迎。

除了帶視障人士們看電影,胡亮還和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合作,通過“口述影像”讓大家感悟紅色畫作。截至目前,胡亮和志願者們已經整理撰寫朗讀稿文本25萬字,錄制音頻1500分鐘,指導學生創作視障主題插畫600餘幅。

遇見你丨一根繩,兩個人,他們向着“光”奔跑

胡亮:我們的第一代志願者葉小龍同學創作了一幅畫作,他當時即将畢業,他就說要做一部畢業創作,紀念他在紅五星的這些時光和歲月,我們同樣把它做成了無障礙的版本。

遇見你丨一根繩,兩個人,他們向着“光”奔跑

如今,在吉安,越來越多的視障人士願意走出家門,去感受生命的廣闊。紅五星志願者團體也達到了2000餘人,截至目前,他們累計服務視障人士2萬多人次、陪跑3萬多公裡、獲得馬拉松完賽獎牌400餘塊、志願服務時長超5萬小時。

遇見你丨一根繩,兩個人,他們向着“光”奔跑

胡亮:其實我自己也是視障人士,我也不知道我哪天眼睛會完全看不見,我也很害怕。但是我覺得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自己把自己看重一點,可以把生命去丈量到裡面,讓它可持續地發展下去,能幫助更多的人,一代一代的、一屆屆的學生,還有很多的盲人朋友走出來,我希望他們能夠更健康、更快樂地走到陽光下來。

一個人到一群人

他把自己活成一道光

“一個人在黑暗中久了,雖然渴望光,但其實會有些害怕光”,這是“追光者”胡亮自己的切身體會,也是他和很多視障人士相處交流的過程中所感受到的。是以,他願意去做那根給人以安全感的引導繩,彙集起志願者們,讓更多視障朋友們敢于追尋陽光,走到戶外,在奔跑中打破視力的枷鎖,去探索更廣闊的世界。

胡亮說,在陷入黑暗的過程中,他總能在井岡山精神中找到力量,于絕境中勇往直前。如今,他把這份力量傳遞給了更多的視障人士,從一個人到一群人,帶着他們一起沖出心中的黑暗。未來,他還要帶着自己的紅五星跑團,到更遠的地方奔跑。不但追光,更把自己活成一道光,持續發光。

來源:央視新聞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