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漉漉的南北湖
周耀泉
10月7日下午,當我們進入浙江海鹽的南北湖景區,走在将湖面分為南北兩半的鮑公堤時,剛好是淫淫秋雨下得正大的時候。
鮑公堤闊有10米左右,兩旁遍植楊柳、碧桃和香樟,依湖建有一座明星亭。
我左手撐着雨傘,右手拿着手機,仍在尋找美景随時“咔嚓”一下。但置身在這煙雨中,忽然想到最美江南何妨來個雨中行,于是幹脆收起雨傘,伸手去接雨滴,雨水慢慢積聚并暈染開來,雨水又從指縫間流到了地上。此時我想嘗嘗這秋雨的滋味,是否與這秋色一樣美好,于是我伸出舌尖吮吸了起來,果然有些許鮮甜,與我小時候常喝的“天落水”有一樣的味道,不僅滋潤了我秋燥的嗓子,也給了自己一份久違的懷想。
循着鮑公堤往前走,在一片煙雨茫茫中,有一座小島似乎是漂在湖,有一條九曲木棧橋相連。踩在貼近水面的木闆上,“咯吱咯吱”聲響和着霏雨的細碎聲,在滿目的秋色裡看湖聽雨,任憑雨水淋濕頭發、滲進脖子裡,任憑微風輕輕地拂過我面頰,輕撥起幾縷淺淺的浪花,溫潤了我這顆長久遊離了江南的心,讓我再次感受一下小時候的一種由内而外透着一股清新的一幕疏雨中,道是十分的惬意。
白鹭洲,多好聽的名字,應該能見到白鹭吧?
但顯然是想多了,介紹說每當秋末初冬的時候,便有成群的白鹭飛臨栖息,原來我們來早了。
白鹭洲為湖心墩,據說是北湖疏浚時堆土聚積而成。洲上除了沒有白鹭外,景色的确不錯。有明代詩人徐泰來此賞月後贊歎的詩作:"澉湖湖上桂花秋,海月當年畫滿樓。仿佛錢塘六橋夜,至今人說小杭州。"
是以過了書寫着“白鹭洲“三字的白牆灰瓦圓形門洞後,就有一塊似木化石的上面镌着“澉湖秋月”四個綠色大字。可以想象在這裡賞月,一定是一件美事,但今天這個天氣,恐怕月亮是不會賞臉了,也罷!
不過賞月不行,在廊下聽雨總是可以的吧!于是我們經過“黛影缥缈”、“随緣得月”的涼亭,走過“代有流風”的茶室,穿過“字正腔圓”的水榭,移步“碧境涵天”的長廓底下,這裡花木扶疏,綠樹成蔭。看着如簾幕的雨絲,落在樹枝上,挂在樹葉上,積聚到類似于一顆圓圓的亮晶晶的水球時,就會滾落下來,跌落在地上是“嘀嗒”一聲,頓時碎成八瓣深入泥土之中;跌落水中是“叮咚”一聲,頓時溶入水中消失于無影。甚是奇妙!
此時,似乎是給人一種“南北湖上秋雨驟,白鹭洲上遊客愁“的感覺,但細細打量起這“雨打巴蕉似翠玉,煙雲輕步上高樓”的景色,這周圍的一草一木,一湖一水,呈現出不一樣的素雅,不一樣的婉約,才知是這飄滿了南北湖的雨,真的是别有一番詩情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