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梗真的會"說話"嗎?專家解讀4個早期信号,90%患者都忽視了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友善您随時查閱一系列優質文章,同時便于進行讨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援!

文案丨李醫生健康守護

編輯丨李醫生健康守護

心髒突然抽搐、胸口仿佛被大石頭壓住、呼吸困難...這些可能是我們熟悉的心梗症狀。但你可知道,在這些明顯症狀出現之前,我們的身體早已在悄悄"示警"?專家們發現,心梗确實會"說話",隻是大多數人沒有認真"傾聽"。

心梗真的會"說話"嗎?專家解讀4個早期信号,90%患者都忽視了

心梗,這個威脅生命的"隐形殺手",每年奪走無數人的生命。它就像一個潛伏的狙擊手,等待着最佳時機發動緻命一擊。而如果我們能夠及時識别并正确解讀身體發出的微妙信号,就有可能避免這場災難的發生。

心血管專家張教授指出,心梗的早期症狀往往被人們誤認為是普通的身體不适。有高達90%的患者忽視了這些關鍵的預警信号,等到症狀加重時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此時黃金救治時間可能已經錯過。
心梗真的會"說話"嗎?專家解讀4個早期信号,90%患者都忽視了

心梗究竟會發出哪些"警告"呢?專家為我們解讀了4個容易被忽視的早期信号:

1. 莫名的疲勞感

你是否經常感到疲憊不堪,即使休息充足也無法緩解?這可能是心髒功能下降的信号。當心髒供血不足時,身體各個器官群組織得不到足夠的氧氣和營養,自然會感到疲勞。中醫理論認為,這種情況屬于"氣虛血瘀",心氣不足,無力推動血液運作,導緻全身乏力。

2. 輕微的呼吸困難

爬樓梯或快走時突然感到呼吸困難,是不是單純因為體力不支?别掉以輕心,這可能是心髒功能減弱的表現。心髒無法有效地将血液泵出,導緻肺部血液淤積,引起呼吸困難。中醫将此症狀歸為"心肺氣血兩虛",心肺功能失調,氣血運作不暢。

心梗真的會"說話"嗎?專家解讀4個早期信号,90%患者都忽視了

3. 不明原因的頭暈

偶爾出現的頭暈可能被誤認為是低血糖或疲勞所緻。而持續的頭暈可能預示着心髒功能異常。心髒無法為大腦提供足夠的血液和氧氣,就會引起頭暈症狀。中醫觀點認為,這是"心陽不足"的表現,心陽虛弱,無法溫煦全身,上不榮頭目。

4. 頸部、下巴或手臂的不适感

心髒問題并不總是表現為胸痛。有時,患者會在頸部、下巴或手臂感到不适或疼痛。這是因為心髒的神經分布廣泛,疼痛可能"轉移"到這些部位。中醫稱之為"心脈不通",氣血運作受阻,導緻經絡不暢。

心梗真的會"說話"嗎?專家解讀4個早期信号,90%患者都忽視了

這些症狀看似普通,卻可能是心梗的前兆。專家提醒,如果這些症狀持續存在或反複發作,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應及時就醫。

為什麼會發生心梗呢?西醫認為,心梗主要是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引起的。而中醫則将其歸因于"氣滞血瘀"、"痰濁阻絡"等病機。兩種醫學理論表述不同,但都強調了血液循環障礙的重要性。
心梗真的會"說話"嗎?專家解讀4個早期信号,90%患者都忽視了

預防心梗,我們該怎麼做?張教授給出了以下建議: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飲食、适度運動、戒煙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這是西醫的建議,也符合中醫"治未病"的理念。

定期體檢:通過正常體檢,可以及早發現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

學會自我觀察:留意身體的微小變化,不要忽視任何可疑的症狀。

控制慢性病:如果已經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要嚴格遵醫囑,規範用藥,定期複查。

中西醫結合調理:在西醫治療的基礎上,可以适當采用中醫的調理方法,如中藥、針灸等,以達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心梗真的會"說話"嗎?專家解讀4個早期信号,90%患者都忽視了

值得注意的是,心梗的發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是多種因素長期作用的結果。生活中的每一個選擇,都可能影響我們的心髒健康。

是選擇油膩的快餐,還是清淡的家常菜?是選擇電梯,還是步行?是熬夜加班,還是按時作息?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決定,實際上都在悄悄影響着我們的心髒。

心梗就像一場無聲的戰争,而我們的身體就是這場戰争的戰場。敵人在暗處蓄勢待發,而我們卻常常毫無察覺。但隻要我們願意傾聽身體的"聲音",保持警惕,就有可能在敵人發動進攻之前,先發制人。

心梗真的會"說話"嗎?專家解讀4個早期信号,90%患者都忽視了

健康,不應該是我們人生的目标,而應該是我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基礎。讓我們共同關注心髒健康,傾聽身體的"聲音",用科學的态度和方法,為自己的生命安全築起一道堅實的防線。畢竟,生命隻有一次,我們沒有資格對它掉以輕心。

對此,您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