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四學生失聯4個月,家屬稱其“挂科”8門無法畢業,校方回應

據極目新聞報道,近日,來自湖北省秭歸縣的田先生反映,今年6月,其兒子田野在廣西河池學院失蹤,時至今日仍杳無音信。田先生後來從學校了解到,兒子有8門學科“挂科”導緻其無法畢業。

10月12日,河池學院校方回應記者稱,正在跟進此事,相關情況按信訪條例進行處理。

大四學生失聯4個月,家屬稱其“挂科”8門無法畢業,校方回應

▲田野(圖源:受訪者)

畢業典禮後失聯

據田先生講述,兒子田野2001年出生。2020年,田野考上河池學院,到該校人工智能與制造學院開始了大學生活。2024年,來到了孩子的畢業季。6月份,田先生接到田野的電話,說學校6月19日畢業典禮,他21日可以啟程,22日到家。

22日,田野又打電話稱有些手續沒辦完,要做好宿舍衛生簽字後才能離校。25日,田先生再次接到兒子的電話,說大概27日到家。然而,27日,父母準備好了兒子最喜歡吃的飯菜後,一直沒有等到孩子的身影。

當天深夜,家人報警求助。6月28日,河池當地警方調取學校附近監控,發現田野于6月27日16時40分走出學校大門,最後在當地一座橋梁附近的監控裡消失。學校和當地公安機關發動了多人尋找,但均無消息。

6月30日,田先生趕到田野的宿舍,發現兒子的箱子、電腦、手機都留在宿舍。“他走的時候什麼都沒帶,銀行卡、身份證都留在宿舍了。”田野的手機通過技術手段打開後,發現裡面什麼資訊都沒有,照片、聊天軟體等全部被删除,沒有留下任何線索。

大四學生失聯4個月,家屬稱其“挂科”8門無法畢業,校方回應

▲田野留下的物品(圖源:受訪者)

田野的姐夫告訴記者,他從田野的班主任處得知,田野在學校情況總體正常,但有8門學科挂科,無法順利畢業,需要重修。入校後,田野從第一學期就出現了挂科現象,後面幾個學期陸續又有一門或幾門的挂科。這些挂科有的進行了重修,但仍然沒有合格,有幾門根本就沒有重修記錄。

得知此情況,田先生非常吃驚,孩子從來沒有跟家裡人說過這個事情。

不想放棄尋找

事發後,田先生反複給學校寫信,向學校提出,希望持續尋找田野、要求學校進行書面緻歉、協商補償。同時,家屬認為學校的日常教學和心理健康管理嚴重缺位,要求學校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彌補漏洞。學校則對其回複稱,田野系畢業離校後失聯,同時表示,田野為成年人,其所有行為系個人自行決定,賠償事宜依法無據。

今年9月,河池警方初步認定田野為失蹤人員。當地處警現場情況登記表中寫道:經警方全力調查,排除存在違法犯罪的行為,但目前仍未發現田野的相關線索,初步認定其為失蹤人員,并将田野錄入全國失蹤人員庫。

10月9日,河池學院人工智能與制造學院書面回複田野家屬,稱田野自行離校失聯後,學校已經組織相關人員配合公安機關搜尋,後續将繼續與公安機關保持聯系,并依法配合公安機關和家屬做好相關工作。

大四學生失聯4個月,家屬稱其“挂科”8門無法畢業,校方回應

▲處警情況登記表(圖源:受訪者)

12日上午,記者緻電河池學院,學校校辦一從業人員稱,該事情發生後一直都在跟進,也在進行處理,信訪辦對家屬所有的訴求都進行了回複。記者詢問田野曾經的學習生活情況,以及事件處理态度等問題,從業人員稱需要具體了解再進行回複。記者聯系當地警方,未獲相關回應。

在田野的姐姐眼中,田野喜歡看曆史書,在家時經常給親戚朋友講《三國演義》等名著中的故事。田野的父親田先生則表示,他自己因早期摔傷導緻重傷二級,妻子患甲狀腺癌,但田先生不想放棄尋找,他也希望學校能夠給一個公正、合理的答案。

觀點

大學生“挂科”8門後失蹤,學校有責任嗎?

失蹤已經4個月,該大學生的人身安危令人牽挂,也希望能早日報平安。而此事另外值得關注的就是,該生多達8門學科“挂科”無法畢業,家長卻稱此前一直不知情。

對此,有人認為是學生自己的責任,沒有把自己的真實情況告訴家長;也有人質疑學校沒有盡到教育與管理責任,未能就該生的問題及時與家長溝通,要求家長督促其認真對待學業等相關問題。

大學是否把學生的成績單寄給家長,是大學的自主選擇權。從尊重大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出發,大學有理由不給家長寄成績單。但對于多門挂科、不能順利畢業的大學生,大學也不宜過于“超脫”,而應該結合大陸學生的現實情況,建立相應的預警機制,将其學業等情況及時通知家長。

在以往,大陸不少大學也不把學生成績單寄給家長。但近年來,寄成績單的大學越來越多。原因就是,不少家長在孩子挂科、面臨退學時,質疑學校沒有盡到管理責任。把學生成績單寄給家長,讓家長知情,并配合學校進行“管教”,就成為學校回應家長質疑的現實選擇。

但這樣的做法,也讓大學管理日益“高中化”,被質疑不利于培養大學生的自主性、責任心。

其實,大學并不需要把所有學生的成績都寄給家長,對于已經成人的大學生,家長也應該學會放手,讓他們學會對自己負責。但是,對于有嚴重學習态度、學業問題的大學生,大學也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對其學業問題進行預警,及時聯系家長。

據報道,失蹤大學生的親屬告訴記者,他從該生的班主任處得知,該生在學校情況總體正常,但有8門學科挂科,無法順利畢業,需要重修。入校後,該生第一學期就出現了挂科現象,後面幾個學期陸續又有一門或幾門的挂科。這些挂科有的進行了重修,但仍然沒有合格,有幾門根本就沒有重修記錄。“得知此情況,田先生非常吃驚,孩子從來沒有跟家裡人說過這個事情。”

如其所述屬實,可以确定學校此前就沒有把該生的學業情況告訴家長。考慮到大陸基礎教育的現實情況,不少學生缺乏自主學習以及自主管理意識與能力,大學顯然應該把學生在大一就開始挂科的情況,及時告知家長,由家長督促其重視學業問題。

希望這名大學生能夠平安歸來,而不是由此走極端。而透過此事,學校也需反思、調整對待學生學業等問題的态度與管理辦法。尊重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當然沒有問題,但也有必要探索建立相關預警制度,對有嚴重學業問題等特殊情況的學生及家長及時發出預警,采取必要的措施,家校協同,以免意外。

來源:極目新聞、新京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