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黃金周,一場名為“拾遺——跨粵+數字文化創意展”的展覽正式向公衆開放,并将持續展至10月31日。
展覽現場
展覽位于廣州市荔灣區1906科技園揚韬廣場,以創新視角探索非遺與數字科技的融合,在國慶黃金周吸引了大批文化愛好者前來觀看。
本次展覽的主題“拾遺”旨在拾起那些漸漸被遺忘的非遺技藝,将其重新帶回現代生活的舞台。通過剝離曆史的厚重外衣,展覽以簡約的現代形式再現傳統文化的精粹,科技與創新的碰撞讓非遺技藝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現場展品《粵味》(作者:許珺茹、Juno)
展覽結合了多個曾獲多項榮譽的作品,包括:曾榮獲“朱瑾花獎”的“跨粵年華”女性緻敬粵劇非遺的攝影作品、曾亮相于法國巴黎奧運會的粵劇面譜創意滑闆等,更有在意大利米蘭設計周上亮相的六大非遺創意視訊,令人眼界大開。
現場展品《滿洲窗x萬花筒》(作者:羅鈞 王雅榮)
本次展覽空間以獨特的“輕展廳”模式打破了傳統展覽的局限,以“萬物皆可展”的策展理念推動“粵文化”的傳播與創新。尤其是通過互動體驗項目,如非遺漆扇制作、粵劇面譜繪制等,吸引了大量家庭和年輕人參與其中。
國潮的興起,為非遺的傳播與傳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背景下,更多年輕人願意通過創新的方式來探索與體驗非遺的魅力。此次展覽借助虛拟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前沿技術,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讓觀衆能夠沉浸式感受非遺技藝的精妙與傳承。
觀衆體驗非遺技藝
策展人林雨後表示,本次展覽回溯了文化遺産的藝術與技藝,實作數字科技與傳統文化的跨界交融。借助虛拟現實、增強現實及數字藝術等創新技術,展覽跨越了時空的界限,讓觀衆得以沉浸于互動體驗中,親身體悟非遺的獨特魅力。
文|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梁彥橦圖|梁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