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體内有疾,指甲先知?指甲出現這4種異常,可能是疾病預警

李女士,53歲,幾年前腳上出現水泡脫皮,有些瘙癢,起初并沒有太在意,經常用手去摳,後來腳趾甲也開始出現增厚、變白、發黃,還有粉狀脫屑,剛開始隻有大拇趾,後來其他趾甲也出現了症狀,這時才引起重視,前往醫院就診。

就診時,醫生為其進行甲皮屑真菌鏡檢,顯示可見孢子及菌絲,診斷為甲癬合并足癬。

随後,醫生給李女士安排檢查肝功能,結果均正常,于是給予口服抗真菌藥物伊曲康唑膠囊,及外塗藥物硝酸舍他康唑乳膏、複方土槿皮酊等治療。

經過幾個月的治療後,李女士的趾甲恢複光澤,病變趾甲逐漸脫落,甲皮屑真菌鏡檢為陰性,腳上水泡脫皮的症狀也消退,恢複良好。

醫生提醒,甲癬俗稱“灰指甲”,具有傳染性,不僅會傳染給自己,也會傳染給家人,如果不治療,可能會引起下肢細菌感染,如甲溝炎、丹毒等皮膚問題。而甲癬主要是由于真菌感染蔓延而來,是以有腳氣時一定要及時治療,而甲癬的治療周期一般需要3~4個月,一定要堅持治療才能治愈。

體内有疾,指甲先知?指甲出現這4種異常,可能是疾病預警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指甲其實是身體的一面鏡子,是健康的「晴雨表」,它們的形狀、顔色和質地都可能反映出身體的健康狀況。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指甲中的那些「摩斯密碼」。

01

指甲是怎麼生長出來的?

指甲是由指甲根部的甲母質細胞不斷分裂、分化,形成角化細胞,然後逐漸形成指甲的甲闆,最終形成指甲。

健康的指甲主要由以下幾部分構成:

  • 甲母質:指甲的生長點
  • 甲半月:俗稱“月牙”,是指甲剛長出的部分
  • 甲根:皮膚下的指甲
  • 甲床:指甲覆寫的皮膚
  • 甲闆:覆寫皮膚的指甲
體内有疾,指甲先知?指甲出現這4種異常,可能是疾病預警

指甲的生長速度一般會受到營養、環境、生活習慣,以及疾病因素影響,正常手指甲平均3個月左右可以長1公分,腳趾甲每9個月長1公分。

生長出來的指甲過長被剪掉後,後面的指甲會不斷向前推進,是指甲正常生長的生理過程。

但是一些疾病,如營養不良或局部外傷、真菌感染,可以影響到手指甲的正常生長。

如果是甲母質部位被疾病破壞,指甲可能不能再長出來,是以當指甲生長出現異常時,要及時去皮膚科做檢查,明确診斷,對症治療。

02

關于指甲的這些傳言,都是真的嗎?

指甲的外觀是能反映身體健康狀況,但坊間傳言的那些方法都是真的嗎?倒也未必。

1

手上月牙越少,身體越差?

不是

月牙隻是新長出來的指甲,它的大小與指甲生長的速度有關,指甲長得越快,月牙越明顯。

小時候新陳代謝快,指甲長得也快,大多數指甲上都能看見月牙,等到年紀大了,指甲長得慢了,月牙自然就變小或者消失了。

另外,由于個人體質差異,月牙的大小也不相同,有些人的月牙天生就比較小,甚至天生就沒有月牙。

2

指甲白斑是因為缺鈣嗎?

不一定

指甲上的白斑,可能是因為甲根受到外傷,如不小心夾到或磕碰,導緻新長出的指甲不能正常角質化,就會保持白色,無法變為透明的指甲。

另外,指甲如果出現真菌感染也可能導緻指甲出現白色斑點,并伴有其他症狀如變厚、變形等。

體内有疾,指甲先知?指甲出現這4種異常,可能是疾病預警

3

指甲變黑是癌症嗎?

不一定

指甲變色多半是真菌感染造成的灰指甲,還會讓指甲增厚、變脆、易折斷,一般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抗真菌治療後能夠治愈。

也可能是長了甲母痣,這是一種良性的色素痣會讓指甲長出灰黑色的豎線,随着生長發育變寬,成年後寬度會穩定不再發展。

隻有極少數情況下,甲母痣會發生癌變,成為惡性的黑色素瘤。

如果黑色素瘤的變色部位形狀不規則,顔色不均勻,且迅速擴大,則需要及時就醫治療。

03

指甲出現這4種異常,要警惕

01杵狀指

杵狀指表現為手指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狀膨大,其特點為末端指節明顯增寬、增厚,指甲從根部到末端呈拱形隆起,食指端背面的皮膚與指甲構成的基底角≥180度,正常多為160度的鈍角,其中拇指最顯著。

杵狀指可見于多種疾病,主要和自身存在心髒疾病以及肺部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等有關。

  • 心髒疾病:發绀型先天性心髒病、風濕性心髒病、肺動靜脈瘤,亞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引起組織慢性缺氧的疾病。
  • 肺部疾病:肺氣腫、特發性肺纖維化、慢性肺膿腫、肺結核、支氣管擴張、肺癌等,都有可能會導緻低氧持續出現,出現杵狀指。
  • 消化系統疾病:克羅恩病、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腸結核、阿米巴痢疾等,都有可能誘發杵狀指。
體内有疾,指甲先知?指甲出現這4種異常,可能是疾病預警

02匙狀指

匙狀指又叫反甲,表現為指甲變薄,指甲中間凹陷呈匙樣而邊緣翹起,指甲變得比較脆,容易裂,指甲表面較為幹燥,有時候還會出現條紋。

由于局部血液循環不良,導緻指甲營養缺失和半胱氨酸量減少,進而使甲床萎縮,形成反甲。

匙狀指多發于缺鐵性貧血、高原疾病、甲狀腺機能減退或冠心病病等疾病。

03博氏線

博氏線是指甲上出現多個橫向條紋,往往表示營養不良或患上某種會暫時影響指甲生長的嚴重病症。

在出現博氏線時,指甲可能會停止生長,直到潛在疾病得到治療。

多數指甲和趾甲出現博氏線時,可能是麻疹、腮腺炎、糖尿病、甲狀腺疾病、肝病、心血管疾病等所緻。

體内有疾,指甲先知?指甲出現這4種異常,可能是疾病預警

04指甲顔色異常

正常的指甲顔色應該是粉紅色,如果指甲顔色出現異常要提高警惕。

  • 指甲蒼白:當患者的紅細胞或血紅蛋白含量低于正常水準,指甲的顔色會變得蒼白,還可能伴有疲倦、乏力等;若心髒泵血功能減弱,影響血液循環,患者的指甲可出現發绀(紫白相間)。
  • 指甲發黃:多考慮與真菌感染、營養不良等因素有關。
  • 指甲發青:如果指甲受到外傷,可導緻甲下淤血,表現為指甲發青。

指甲發青一般可提示心髒病患者嚴重缺氧,即血液中血氧含量低,機體供氧不足,患者出現窒息或者是體循環衰竭,導緻機體淤血。

長期的慢性肺部疾病導緻血液中血氧濃度降低,可表現為指甲周圍的結締組織發青,指甲發青。

  • ​指甲發紫:可能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有關,如先天性心髒病,或後天的風濕性心髒病、二尖瓣狹窄等,都可以引起血液當中血紅蛋白含氧量低,進而指甲會發紫。

此外,如果患者的甲闆、甲床受到真菌感染,也容易導緻指甲顔色改變,如指甲變紫,成污濁色,同時還可能伴有指甲增厚、變脆、皮膚紅腫等情況。

參考文獻:

[1] 楊志波,李元文,謝紅付.中西醫皮膚性病學下[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

[2] 張學軍,鄭捷.皮膚性病學.第9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189-190.

[3] 王暢.實用皮膚病診療手冊第5版[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605.

[4] 劉玮,李強主編,空軍總醫院皮膚病實用診療規範[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181

[5] 石玉秀.組織學與胚胎學.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25.

#指甲健康##指甲#

@有來醫生,掌握更多健康,情感心理科普知識,有健康,享未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