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真假難辨(短篇小說)

真假難辨(短篇小說)

田生玉部長收藏玉器是從他鑒定家傳的一塊玉璧開始的。

田生玉抽鬥裡有一塊玉璧,是母親臨終前給他的。母親想說啥,可一口痰上來,終于什麼也沒說成就去了。田生玉總覺得母親應該有關于這塊玉璧的話要告訴他,是以他也就格外珍惜這塊玉璧,輕易不示他人,但終因未請行家鑒定過,他也說不準這玉璧到底珍貴不珍貴。

後來,田生玉認識了婁城開博古齋的朱日新。朱日新曾送過田生玉一隻宣德爐。朱日新很坦率告知:這是仿的,但屬舊仿,清晚期仿的,不算很值錢,但絕對是正宗明款式,也算很難得了。

田生玉覺得朱日新這人誠實,加之他對古玩鑒賞有一套,是以想到了請他看一看玉璧。

朱日新看過田生玉的玉璧後,良久沒出聲,似乎在考慮如何措辭。

倒是田生玉頗大度,他對朱日新說:“有啥說啥,直說無妨。這玉璧雖為家傳,但至今不知真假,一直疑疑惑惑。知道了是真是假,也就去了個心病,省得心裡常擱着個事。

朱日新見田生玉如此說,膽氣大了。他笑笑說:“不瞞你田部長說,這塊玉璧看似晶瑩剔透,無疵無瑕,其實不值啥錢,不過,家傳之物,是不能以金錢來衡量的。”

朱日新見田生玉很是失望的樣子,似乎心裡也不好受,他想了想說:

“這樣吧,這塊玉璧我帶回去請高手加加工,再配個錦盒,保證讓你田部長刮目相看。”

田生玉想既然不值錢,配個錦盒,留作紀念也就算了。

三天後,朱日新又來田生玉府上拜訪。他取出一隻甚為精緻典雅的錦盒。田生玉一看錦盒就喜歡上了。心想人要衣裝,佛要金裝,這話果然不錯,這樣的錦盒一放出來就彈眼落睛,仿佛盒子裡的東西立時高檔了好幾倍。

朱日新用手按住錦盒說:“田部長,你先慢一步看錦盒,我先告訴你什麼樣的玉器才值錢?”田生玉想姑妄聽之吧。

朱日新不愧是博古齋主,對玉器頗内行,他說:玉分A級B級C級D級四種等級,A級為自然之玉,或是籽玉,或是取自璞玉。玉中有綠為翠,有紅為翡。翠又叫翠根,是活的。玉最好貼身帶在身邊,所謂人養玉,玉養人,這翠根就會移動,就會長。A級玉往往有雜質,唯玉之上品,才無瑕疵。

B級玉已去掉了雜質,可惜活玉已成死玉,好看是好看,總不能與活玉相比。C級玉已注入其他物質,有做假的成分了。D級玉則完全是替代品了,用來騙騙不識貨的冤大頭的。

田生玉到底是官場裡混過多年的人,他已聽出了朱日新的言外之意,他悻悻地說:“照你說我的那玉璧肯定不是A級,甚至連……”

朱日新截住田生玉的話頭說:“你那玉璧屬B級,大錢不值,小錢還值。看是蠻好看,但終歸是塊死玉,與你田部長的身份不配。”朱日新說着,把那錦盒推到了田生玉面前。

田生玉打開一看,心裡不禁有些生氣了,自己家傳的那塊羊脂玉般無斑無點的玉璧不見了,代之的是一塊看起來又髒又舊的玉璧。這小子,在玩什麼花樣?田生玉差一點發火。

田生玉的每一個細微表情都沒有逃過朱日新的觀察。朱日新指指錦盒裡的那塊玉璧說:“田部長,你一定看出來了,這塊玉璧才是真正上好的寶貝,這才與你的身份相比對。”

朱日新知道自己這幾句話已鎮住了田生玉,但田生玉一下子肯定還不信服,心裡保不定在說:你小子是不是在耍我?

朱日新指指那玉璧上的橘皮紋,說這叫沁,隻有真正的古玉才有沁。

他見田生玉一臉茫然,又解釋道:玉有新玉與古玉之分,唯古玉才值錢,古玉年代久了,就會産生沁。所謂沁,就是玉器長期埋于地下,其他物質滲透到玉器裡的一種表現。凡有沁色的玉,至少有幾百年曆史,甚至一兩千年曆史……

田生玉被朱日新這麼一說,來了興緻,他注意觀察到了錦盒中的玉璧,他看到了玉璧中有不規則的鐵鏽色,還有土斑。沒想到這些在外行人眼裡髒不拉叽的雜色,原來是極為珍貴的沁色。這古玩的學問可真大,田生玉覺得以前有些小看朱日新了。

朱日新趁熱打鐵,他說道:“田部長,玉器乃收藏界的高雅之物,君子不離玉,你應該收藏玉,這比收藏字畫有意思,字畫假貨太多,有時連畫家本人都鬧不準是不是他畫的,再說,字畫會黴會蛀,保管也不友善…… ”

田生玉被朱日新這麼一說,不禁有些心動,他故意說:“可我對玉器的鑒定還隻能說是一知半解。”

“無妨、無妨,無沁不收,不就掌握了尺度嗎,不還有我可以給你把把關嗎?!”朱日新見田生玉那表情,知道事情已成了七八分。他為了輕松一下氣氛,又說:“田部長,你這名字早就注定了與玉有緣。你這玉是可以生出來的,你有一畝三分地呀。”說到這兒,朱日新故意不說了。

朱日新覺得再多說已無意義,就起身告辭。

田生玉把錦盒推到朱日新面前說:“這玉璧你收好,我的那塊呢?”

朱日新一拍腦袋說:“田部長,真的是對不住了,你那塊玉璧被人偷了,這一塊玉璧是我賠你的。你就收下吧,要不然,我一輩子不安。”

田生玉沒想到朱日新送禮送得如此天衣無縫,推讓了幾下就不再說啥了。

按正常,年底年初時,幹部隊伍要“搓麻将”洗牌了,該上的上,該退的退,調進調出,挪這挪那最忙了,少則動幾十人,多則動一兩百人。若調你個好機關,那資源可多了。反之,那就倒黴了,說得難聽些,想吃頓飯,都不知錢在哪裡。

田生玉如今是婁城管人事的,大權在手,想來燒香的人都千方百計在托門子,想辦法。

田生玉最煩那些鄉鎮幹部開了車,魚呀肉呀雞呀鴨呀,大包小包地往家裡扛,在他眼裡,這簡直俗不可耐。再說,什麼影響,你以為晚上來就沒人看到沒人說嗎?田生玉不怕得罪人,很嚴肅地告知:怎麼拿來的還怎麼拿回去,如不拿回去,那連朋友也沒得做了。弄得來送禮的鄉鎮幹部灰頭土臉,尴尬萬分。

這種資訊傳得很快,第二撥來送禮的學乖了,空手而來,聊幾句家常,臨走時留個信封。這一對一的,又不要簽字簽章,真可謂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按老經驗,這一手,常常是十分見效的。可田生玉不是個貪官,他一向認為自己是個正派人,他嫌送信封的有銅臭味,他很幹脆地對送信封的說:“你這不是害我嗎,這信封我能收嗎?你不拿回去,我上交,那你就有麻煩,我也實在不忍心,你還是收回吧,權當你沒來過,我也沒見過,到此為止,啥話别再說。”

在田生玉那兒碰了壁的人弄不懂了,這田生玉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呀?

在現代社會裡,實在很難有秘密。有人經過觀察,終于發現了秘密,田生玉愛上了古玉收藏。官場上有句話謂之:不怕你清廉,就怕你沒愛好。

知道了田生玉喜歡古玉,那就送古玉呗,婁城古玉的售價一下子漲了上去。

最有意思的是古廟鎮的鎮長方今石從雲南出差回來,買了一塊上好的緬甸玉送給田生玉,沒想到田生玉硬是不肯收。任憑方今石解釋說這塊緬甸玉質地如何上乘,田生玉還是不收。田生玉見方今石一臉無奈、迷茫的樣子,就給他說開了關于沁的知識,這一說使方今石恍然大悟。二話不說就把這石頭搬到了博古齋,要求朱日新換一塊有沁的古玉給他。朱日新說:

“你算是拜佛找對了廟,好吧,再貼個五千元,我給你換一塊古玉,保證有沁色。”

常言道吃什麼飯當什麼心,不怕不識貨,隻怕貨比貨。沒多少時間,田生玉對于玉器的鑒别已俨然行家裡手。如果拿一般的新玉制品,他一眼就能瞧出,根本不屑一顧。他對自己的眼力很是滿意。

田生玉家裡的古玉越積越多,他很想把自己的齋名更名“百玉齋”,但他打消了這念頭,他知道張揚不得,還是低調些為好。

俗話說沒有不透風的牆。紀委沒盯上他,小偷盯上了他。那晚田生玉與妻子兩個有應酬,很晚才到家,一到家,傻了眼,家中的那些古玉全被偷了。田生玉的妻子一見家中被翻得亂七八糟,氣不打一處來,拉起電話就要報警,沒想到田生玉火氣十足地一把按住了她手,惡狠狠地說:“你找死啊!”

被丈夫一吆喝,妻子醒悟了過來,她氣得嗚嗚地哭了,嘴裡嘟哝着:“被賊偷了,還不能報案,還得打掉牙齒往肚子裡咽,這是什麼世道!”

“婦人之見,你報警了,警察局來了你怎麼說,說是被偷了上百塊古玉,價值連城……”其實,此時的田生玉心裡痛着呢,他遠比妻子傷心,這些古玉都是他的心愛之物呀。

事情很快發生了逆轉,大約一星期後,那位小偷在出售古玉時被抓。

小偷倒也爽快,一五一十交代了偷古玉的全過程,并且承認是經過多次蹲點進入田部長家的,完全是沖着這些古玉去的。

警察局長感到很奇怪,田生玉部長沒報案呀。再說這田部長家怎麼會偷不到現錢偷不到存折,偷不到金器銀器,全是這些玉器呢,他家又不開玉器古玩店。

警察局長打電話給田生玉,就像預料的一樣,田生玉一口否認家裡失竊,說他完全不知道什麼古玉不古玉。

上百塊古玉,如果鑒定下來都貨真價實的話,那這小偷不判死刑,也至少死緩。

為了慎重起見,市警察局特邀省文物專家來鑒定這批古玉。省博物館的鄭研究員仔細看了這些古玉後,吃驚得不得了,因為這上百塊古玉中竟連一塊真的也沒有,全是赝品。

鄭研究員告訴警察局長,這批玉器猛一看,都像老玉,幾乎件件有沁色,可都是做假做出來的。他指着一塊表面有一層白霧狀沁色的玉塊說,這看上去像水沁,其實是将新制的玉塊長期浸泡在茅坑裡,才産生這種效果的,聽得警察局長眉頭皺了又皺。

警察局長指着一件玉龍佩件問:“這件多漂亮,難道也是假的?”鄭研究員笑笑說:“這叫羊玉,你看這玉龍身上有血色的紋理,一絲一絲的,這叫紅絲沁,可惜是假的。”鄭研究員見警察局長不很信服,就告訴他說:這羊玉是把活羊腿割開,然後把這塊雕龍佩件放進去,再用線縫上,過了三年五載,再拆線取出,這羊血就滲透到玉裡,就有了那種血絲狀的假沁。”

乖乖,聽得大家都一愣一愣的。

田生玉被雙規後,開始抱着“死活不開口,神仙難下手”的對抗心理,但經不起政策攻心,最後擠牙膏似的都交代了。由于都是赝品假玉,價值不高,小偷也沒依據判重刑,田生玉的受賄之事也隻做黨紀處分。

田生玉不知該為自己高興還是該為自己悲哀,他實在難以相信這些古玉全是假的。特别是朱日新賠給他的那塊玉璧,總不能那件也是假的吧。

鄭研究員到底是行家,他告訴田生玉,那塊玉璧上的所謂沁,叫做叩鏽。

叩鏽是如何做假做出來的呢,先将鐵屑包裹玉璧,然後用熱的醋淬之,冷卻,風幹個十餘天,再埋到土裡,大約埋個五六個月再起出來,這玉埋在土裡時,鐵屑已附在玉璧表面,慢慢蝕出橘皮紋,呈現鐵鏽色加土斑。外行的自然讓其蒙騙了。

田生玉氣得大罵朱日新是騙子,騙得他好苦好苦。

經公安機關順藤摸瓜,還查出了一個制造假古玉的作坊,作坊老闆竟然就是朱日新。

被逮捕的朱日新知道這回滑不過去了,索性坦白交待,以求寬大處理。

最讓田生玉氣得吐血的是,他家傳的那塊玉璧乃名貴的羊脂白玉所制,經鄭研究員鑒定,乃北宋淳化年間的古玉,大約有近千年曆史。田生玉自言自語說:我什麼眼力呀,他恨不得抽自己的嘴巴。

這案子因為涉及近百名幹部,在婁城鬧得沸沸揚揚。我隻是如實記之,立此存照而已。

作者:淩鼎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