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
作者:楚姜 編輯:肖敢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志
2024年,是中國台灣演員田麗出道40周年。她參演過《别來無恙》《女人何苦為難女人》等多部影視作品。
一直以來,她身上的标簽,最讓人熟悉的便是“性感天後”。此外,常常在熒屏上以“蛇蠍婦人”形象示人的她,也給人留下了不易親近的印象。
生活中的田麗和熒屏上的她反差很大,采訪過程中,她安靜地坐在那裡,語氣溫溫柔柔的,眼神裡卻透着過盡千帆、也無風雨也無晴的釋然。
出道40年,田麗早已接納了人生的不完滿,當下她唯一想突破的,隻有角色。
01
初心從未忘,四十年始終純粹
田麗自小就繼承了母親的美貌,有着精緻的外貌。雖然從小到大一直有星探聯系她,但進入演藝圈,并不在她最初的人生計劃裡。
在田麗15歲時,父親經營的外貿公司破産,當時台灣地區的演藝行業一片繁榮景象,懂事的她為了更快攢到學費而闖入演藝圈。
從入行當歌手開始,田父就風雨無阻地接送她工作。那時,留着一頭俏麗短發、清麗秀雅的臉上透着些許害羞的田麗,出現在螢幕上總是令人眼前一亮。
金韻獎是由台灣新格唱片舉行的青年校園民歌大賽的大獎,每屆通過全島範圍内的海選,評選出冠軍歌手一名,優勝歌手若幹。在金韻獎最後舉辦的兩年裡,田麗為金韻獎創新專輯唱了兩首專屬民歌,是以她也被稱為“金韻獎末代民歌手”。
1984年,年僅17歲的田麗出演了《倚天屠龍記》中的“小昭”,一炮而紅。當時電視台有意将她捧為當家花旦,但讀書始終是她的夢想。做了3年藝人籌到學費後,田麗選擇留學日本學服裝設計。
留學期間,田麗蓄起了瀑布一般的長發,穿上修身的長裙,從清純少女徹底蛻變為風情萬種的大美人。
回到台灣的田麗接到了大量片約,成為影視劇中美豔角色的不二人選:就像當年很火的電視劇《風雲雄霸天下》中,田麗飾演的武林第一美女顔盈,她時而火辣性感,時而溫柔似水,時而妩媚多姿,時而冷豔如霜,不管哪一種姿态,都是那麼引人注目,哪怕到現在也經常被人們剪輯發到網上。
“我過去的确辣,那是年輕時可以有的狀态。但上了年紀後就應該慢慢優雅,和歲月一起沉澱,而且生活裡的我其實很安靜。”
田麗不喜歡與人競争,更願意把精力放在诠釋好每一個角色上。她的很多工作機會,基本都是曾經的工作夥伴介紹過來的。不過,她也覺得年輕時的自己過于“無為”了,有時候,還是應該去争取一下好角色。
田麗對待每一個角色都非常認真,隻要接到工作,她就會馬上進入一個“滿弦”的狀态。從出道至今,讓她印象深刻的角色是《春暖花蓮》中得癌症的美蘭以及《别來無恙》中堅韌的母親。
為了演好美蘭,她主動去醫院觀察,與病人打成一片,甚至剃了光頭出演角色;為演好《别來無恙》,她花了很多心思揣摩角色心理,并全程素顔飾演角色,最終她也通過這個角色斬獲了台灣第37屆金鐘獎最佳女主角。
“年輕的時候,需要我演好性感美豔的角色,我就配合地演好。年紀大了,我也會認真地演好媽媽和祖母的角色。總體來說,我接受年齡帶來的轉變,想像我媽媽一樣随着歲月變得越發美麗。”田麗笑道。
時光流逝,既是磨砺,也是饋贈,田麗生命的脈絡,也從“火熱的夏天”進入“沉靜的秋天”,除了媽媽的角色,她逐漸接到一些祖母的角色,但并不為此感傷。她敬佩前輩劉雪華和歸亞蕾身上的風範,希望可以像她們那樣,一直演下去。
田麗平日裡也酷愛健身,她說,人到中年沒有什麼比健康更重要,演藝工作到了最後,拼的也是體力和健康。一個人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更好地持續學習。她目前最希望接到的角色,是足夠豐滿的大女主角色,也在為角色的到來做準備。
演戲已經成為田麗最熱愛的事,因為表演可以讓她盡情探索未知的世界,每出演一個角色,似乎都在拓寬她人生的次元。田麗有兩個姐姐和一個哥哥,作為家中最小的孩子,田麗自小備受父母寵愛。
戲裡的人生百态,讓她更能明白人生中的“酸甜苦辣”。“在我所有出演過的角色中,我最像《女人何苦為難女人》中的唐映瑤。”田麗認真地說道,“我們都是敢于為愛付出的人。”
02
勇于付出愛,痛苦後學會釋懷
父母是田麗見到的第一對幸福夫妻,他們一生相敬如賓。父親工作兢兢業業,生活中樂于助人,以身作則讓孩子們明白何為仁、義、禮、智、信。
“我父母的愛情,是大海撈針般的存在。”田麗說道,“我小的時候,父親會讓母親周末約好朋友出去玩兒,他則一個人在家照顧孩子。父親不喜歡看電影,但他會陪母親去看。母親結婚前不會做飯,父親就一道菜一道菜地手把手教母親。”
在耳濡目染下,田麗認為責任感在關系中更重要,身處婚姻中的兩個人,要能夠激發彼此的潛力,讓對方更好地成長。“最好的感情,是互相滋養、彼此欣賞、彼此成就。”
田麗一直希望擇一人而終老,擁有和父母一樣的愛情。然而事與願違。她有過三段感情,卻因為不同原因分手。但是,她從不後悔自己在情感中的付出,而且已經對此釋懷。“其實人這一生,從少年到成年,每個階段遇到的人都不一樣,到了時間,大家各走各的路很正常。”田麗說道。
“我們要有抽身的能力,不能一直活在負面的情緒裡。”田麗坦然說道,“結束每一段感情的時候,我肯定痛心,但痛心之後,過去了就過去了。”田麗坦率承認,不想與任何前任成為朋友,畢竟對方可能會建立新的情感關系,打擾别人不太禮貌。若和前任偶遇,彼此也隻是點頭微笑便擦肩而過。
經曆過戀愛的洗禮,人才會真正學會去愛另一個人,田麗很感謝每段感情給她帶來的成長。她認為未來若能再遇到愛,便是緣分到了。緣分如果不到,一個人也要好好生活。戀愛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愛來的時候,她仍然會開心地享受戀愛。
對于田麗而言,無法釋然的悲傷是親人的離開。
1989年,田麗的父親被查出淋巴癌。父親被查出病情時,癌細胞已經擴散了。她和母親一起陪伴父親度過了他最後的日子。有母親的陪伴,田麗慢慢接受了父親離世這件事。
從小,田麗就和母親的關系最好,2010年左右,在母親乳腺癌的末期,她沒有離開醫院一天,一直陪護着母親。然而在2010年10月8日,母親也永遠離開了她。
田麗一開始還能平靜地面對這件事,但到母親離開一兩年後,她的思念已經積攢得滿溢了出來,面對這種徹骨的悲傷,外表堅強的她終于忍不住大哭。但田麗知道,她不能長時間陷在這種巨大的悲傷裡,天上的母親也不希望她這樣,最終她慢慢接受了母親離去的現實,把對母親的深深思念靜靜埋在心底。
03
一草一木皆有情,一山一海皆是景
田麗喜歡獨自旅行,她的旅行方式是一個人邊走邊看,深入了解當地的人情風貌。中國有很多美麗的地方,新疆和西藏是她非常向往的兩個地方。然而,這兩個地方都過于遼闊寬廣,到底先去哪裡,她覺得有些難以抉擇。
田麗一直都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擁有一個私人的“開心農場”。前些年,機緣巧合之下,她在台東買了一個小小的農場。這個農場的位置非常優越,背山面海,每當風從海上吹來,小小的農場就在風中與大自然完美地融合了在一起。猴子、松鼠、山豬等各種小動物常常在農場裡出沒,到了花開時節,農場又被鮮花與蝴蝶環繞,宛如一處仙境。
不拍戲的空當,田麗常常到小農場去放空自己。小農場沒有WiFi,如果想上網和他人聯系,需要下山去一家雜貨店的小賣部。疫情那幾年,她在農場生活了比較長的時間,跟着當地農民學會了根據季節種植各種蔬菜,甚至還學會了生火、砍伐木柴。
“如果不是生活在大自然中,是根本學不會人類的本能的生存智慧的。”田麗說道,“比如種菜,需要先把蔬菜籽種植在一個小陶盆裡,讓它長出芽苗,等長到四五厘米之後,才能将芽苗移栽到菜地。施肥和澆水,也有定量和講究,農家肥和草木灰種植的蔬菜,比化肥種植的蔬菜口感好很多。”
分享起自己的種菜經曆,田麗一臉陶醉,“第一次吃自己種植的蔬菜,我一下子明白了什麼叫‘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想吃什麼了,田麗就随時去地裡摘下新鮮的蔬果烹饪,有時候做的食物太多,她會叫來阿美族人鄰居們一起分享。
阿美族人是中國台灣山胞中人數最多的人群,主要分布于花東縱谷平原與海岸山脈各大鄉鎮。阿美族人非常風趣,他們說自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水都是他們的食物保鮮箱。
田麗很欣賞阿美族人的樂觀精神,有時候,她和他們一起出海勞作,會吃到最新鮮的海貝和大蝦。剛撈上來的海鮮,用開水燙一下,或者簡單清蒸一下,味道就十分鮮美。這種進階的美味,即使是在城裡最頂級的飯店,也未必能即時享受到。
阿美族人沒有“人生包袱”,哪怕他們得了絕症,也不會顯得特别沮喪。他們認為我要是生病了,該離開時就離開,活着的每一天,都要開開心心度過。跟阿美族人在一起,田麗也不自覺地變得快樂。
“我覺得阿美族人對我影響很大,和他們相處後我變得更豁達了。”她對台北的朋友說,在農場這裡生活是一件很治愈的事。
當然,除了與本地人打交道,田麗也很享受一個人看片、聽音樂,與貓貓狗狗虛度時光,單是電影《沉默的羔羊》,她就和貓貓狗狗一起反複看了三次。田麗家的小狗們,名字裡都有一個“大”字,三隻小狗分别叫“大王”“大爺”“大叔”。小貓們的名字裡,則都有一個“小”字,三隻小貓分别叫“小哥”“小妞”“小乖”。
她還養了一群漂亮的梵天雞,梵天雞們也有名字,有的叫“梅妃”,有的叫“林貴妃”。明明隻是一個人,田麗卻活成了一支有聲有色的隊伍。講起在“開心農場”的逍遙時光,田麗的眼中一下子有了飛揚的神采。她期待着下一次工作間隙,回到台東放空的日子。
“時間能留下的,一定是與自己最契合的。一壺老茶,三五知己,便勝卻人間無數。”生活中的田麗朋友并不多,但還在身邊的都親如家人。在朋友遇到人生低谷時,她通常不給太多建議,而是讓他們盡情在她這裡宣洩情緒,負責做好朋友的“情緒垃圾桶”。
“朋友之間當然應該互相幫助,但你無法幫助他人決定自己的人生,是以他們遇到的問題仍然需要自己解決,我們隻能在旁邊陪伴、協助和為朋友加油。”田麗說道。
田麗的生活非常環保,她從不使用殺蟲劑,驅蟲隻用純天然的方式,比如點艾草。但為了照顧來“開心農場”的朋友們,田麗還是給一間房間安裝了空調。
千帆過盡,但世界的盡頭,并非隻有大地一片白茫茫。隻有經曆過人生的大開大合,才能享受人生的寂寞,乃至遠方與詩意。
本文摘自《婚姻與家庭》雜志 2024年9月上
原标題《田麗:半生人事豁達,一念山水田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