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是個多元民族的國家,主要三大民族為:華人、馬來人和印度人。馬來西亞華人是馬來西亞公民中的第二大民族。作為馬來西亞華人,我們既保留了傳統的中華文化,從小也有機會接觸到不同的文化,這讓我們的接受度和包容度也逐漸變得越來越高。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馬來西亞華人到底在飲食方面有什麼過人之處!
大部分能吃辣
身在馬來西亞的華人大部分都很能吃辣,每一間餐館幾乎都可以點到辛辣的食物。雖然不是那種類似川菜般,大多數都是按照本地人口味改良的,專屬于馬來西亞人的辣,比如SAMBAL BELACAN、咖喱魚頭、ASAM LAKSA等。辣椒也分成許多種類,例如小辣椒,大辣椒,指天椒。這些對馬來西亞華人來說都是小CASE, 無論什麼食物都可以放上辣椒醬或者辣椒粉,來變成自己喜歡的口味。追求的不是最辣而是更辣。
沒有什麼是醬料搞不定的
馬來西亞華人享用食物的時候,通常會有一個小碟子來裝醬料,裡面通常是蒜米辣椒或者是醬油蒜米,對馬來西亞華人來說,醬料就好像生命一樣,缺一不可。醬料可以說是整個食物中的精髓,再不好吃的蘸了這玩意也可以變成一道美味。
三餐可以是不同種族的食物
馬來西亞由于是三大民族的國家,跟在飲食上有不食豬肉和牛肉的另外兩大民族相比,馬來西亞華人相對來說多了許多的選擇,是以在三餐中吃不同種族的食物也算是馬來西亞華人的過人之處。
喝茶的文化
在馬來西亞隻要是喝的都會叫喝茶,也就是我們時常所說的 ’飲茶‘,茶大多數分成中國茶例如鐵觀音,龍井,香片等等,另外一種就是我們時常看到的TEH或者KOPI,這兩種茶也分成很多種,還有許多的搭配例如TEH O、TEH C、KOPI O、KOPI O KOSONG等。
無湯不歡
對于馬來西亞華人來說,湯是必須有的,一天裡至少會有一餐中是有湯的,連買雞飯或雜菜飯的時候都會給湯,可想而知華人對湯有多在意,而且很多人在吃帶有湯的面食時候都會先喝上一口湯,吃前一口湯,吃什麼都很香。
可以變成屬于自己的創意料理
馬來西亞華人很喜歡創造屬于自己的創意料理。任何能吃的都可拿來創新,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挑戰精神。沒有他們做不到的,隻有他們想不到的。連‘水果之王’ – 榴蓮從開始的榴蓮甜品漸漸變成主食例如榴蓮雞煲,甚至榴蓮殼也可以拿來熬湯。
為了适應馬來西亞的多元文化,馬來西亞華人在保留自己原有的飲食文化同時也創造性地加入了很多元素,就是為了食物别具特色且不斷豐富飲食文化以吸引更多的人。這也造就了馬來西亞華人在飲食方面有許多過人之處。
KT丨編輯
HQ丨編審
微大馬丨來源
微大馬丨圖源
1.凡本網站注明文章類型為“原創”的所有作品,版權屬于看南洋和新加坡眼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新加坡眼”。
2.凡本網站注明文章類型為“轉載”、“編譯”的所有作品,均轉載或編譯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有價值資訊,并不代表本公衆号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