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偉,華亭市第十八屆人大代表,山寨鄉甘河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他是“硬核支書”,紮根基層、心系群衆,讓村莊面貌煥然一新;他是“拼命三郎”,治理鄉村、發展産業,讓群衆生活飛速提升;他是“人民代表”,為民發聲、為國獻言,用實際行動踐行“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铿锵誓言。
以志若不移山可改的堅定決心,書寫初心不改的奮鬥篇章。曾經的甘河村,群山環繞,道路泥濘,是遠近聞名的落後村莊。梁偉生在甘河村、長在甘河村,他目睹過家鄉的貧窮也見識過大山外的繁華世界。“難道甘河村就該貧困下去嗎?不,絕不!”在這個信念的驅使下梁偉毅然決然的選擇紮根家鄉、建設家鄉,這一幹就是二十一年。車家溝社地處紅崖山腹地,和外界僅靠一條蜿蜒曲折的山路溝通,村民們僅靠計謀薄田謀生。當看到村民們對美好生活期待的眼神時,梁偉下定決心要讓車家溝76戶群衆搬出深山,走上硬化路,要讓全村1398多名群衆過上好日子。于是,他四年如一日,奔走在全村人民奔小康的康莊大道上,積極向上級争取項目資金、對接群衆需求,實施生态移民搬遷項目,修建了甘河村的第一批新農村,車家溝社群衆迎來了生活的曙光,同時建成文化廣場1處,配套建成村級綜合服務中心11間,科普文化長廊各1處。近年來,在梁偉的帶領下,全村幹部群衆齊心協力,硬化道路20公裡,整修砂化産業路10公裡,修建大橋1座,拆除土坯房84戶495間,修建衛生廁所229座,甘河村由之前窮鄉僻壤的土窩窩變成了現在人民安居樂業的福窩窩。
以追風趕月莫停留的頑強精神,書寫挺膺擔當的實幹篇章。“如何讓群衆富起來,過上好日子?”這是梁偉心中一直思考的問題,為了更好的解答這個問題,他不辭辛勞,多次外出觀摩學習,立足村情實際反複論證考量後,與村“兩委”成員、群衆代表集體讨論,最終研究确定了中藥材産業發展目标。說幹就幹,他憑着在基層摸爬滾打積累的經驗,親自參與到地塊預留、栽種、管護、銷售等中藥材産業發展的全過程,并探索出“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建成千畝藥材基地一處,村集體經濟收入得到穩步提升,群衆也找到了緻富增收的好門路。但梁偉并沒有迷失在現在的成就裡,而是清楚的認識到現在産業的單一,于是,他積極與上級部門銜接,争取項目資金250萬元,建成1500平方米的藥材晾曬棚2座,配套清洗、烘幹、切片等設施,不斷延長藥材産業鍊條,同時,大力發展養殖産業,積極申請項目資金,建設百頭肉牛養殖小區一座,養殖肉牛62頭,二十一年來,梁偉以一顆熾熱的赤子之心投入到美麗鄉村建設、脫貧攻堅、人居環境整治等各項工作中,利用甘河村氣候和地域優勢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和肉牛養殖産業,建成千畝中藥材種植基地一處,建設百頭肉牛養殖小區一座,讓甘河村由原來的落後村變成了村集體經濟在全市名列前茅的先進村。
以春蠶到死絲方盡的默默無聞,書寫的功不唐捐的奉獻篇章。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在抓鄉村建設和産業發展的同時,梁偉也很注重文明新風的培育,他積極倡導全村群衆推進移風易俗,全面深化農村公德心建設,他合理規劃村部辦公場所布局,将村政協協商議事室、文體活動室、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陣地融合,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立志願服務隊1支,組織志願者開展“愛心理發”、惠農政策宣講、環境衛生整治等活動20餘次,進一步帶動群衆積極廣泛參與全村經濟社會發展。充分發揮為民“鼓”與“呼”作用,号召廣大青年自覺抵制高價彩禮、大操大辦、封建迷信等不良習俗,他率先垂範,兒子結婚時他堅持婚事從簡,不大操大辦,切實弘揚了良好風尚。同時,為喚起村民的集體記憶,增強鄉村凝聚力,梁偉積極謀劃,帶領村班子開展春節文化活動2次,舉辦文體比賽3次,五講”活動10次,評選和獎勵“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兒媳”、“優秀公益崗”“産業緻富帶頭人”,在豐富廣大群衆的精神文化生活、開闊村民視野,的同時彰顯了鄉村的獨特魅力、提升了鄉村知名度。
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一滴水可折射出太陽的光輝,一粒沙可看出整個世界。“優秀共産黨員”“全縣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試點工作先進個人”“平涼好人”“道德模範”“百名好支書”......這一個個稱号背後是對人大代表梁偉履職實踐的證明,更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70年光輝曆程中的一抹暖陽。(雪慧慧 李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