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染大地,遍地生“金”,沃野處處好“豐”景。時下,華亭市硯峽鄉秋收後複種的荞麥已經進入豐收季,連片的荞麥漸褪綠色,黃澄澄的麥浪随着秋風起伏翻湧,一束束飽滿而結實的荞麥穗,一個個忙碌的身影穿梭于田間,一聲聲豐收的歡笑聲不絕于耳,與藍天、白雲交織成一幅美麗的田野秋收圖。
為嚴守耕地紅線,始終扛牢糧食安全責任。近年來,硯峽鄉積極引導、鼓勵農戶進行複種,做到“一茬保供給,一茬促增收”,進一步提高土地使用率,實作了群衆增産增收和保障糧食安全“雙赢”。在硯峽鄉東溝社群窯窪社,連片的荞麥迎來了最佳收獲期。伴随着機械的轟鳴聲,大型收割機正忙碌地開展秋收作業,将一行行顆粒飽滿的荞麥收入“囊中”。在收割、脫粒和稭稈粉碎等一系列流程作業後,荞麥被收進車鬥并送回麥場晾曬。村民們在晾曬場上翻動荞麥,確定每一顆都能充分晾曬,留下純粹的豐收味道。
“我們複種的150餘畝荞麥長勢很好,畝産量能達到250斤左右,磨成荞面一斤5元,加上小雜糧種植補貼,收益非常可觀,不僅能積累村集體經濟,也能帶動農戶增收。”東溝社群黨總支書記闫钰說道。硯峽鄉四季分明、無霜期短、雨量适中,非常适宜荞麥生長。今年小麥秋收後,在硯峽鄉的大力宣傳動員下,各村(社群)共計複種荞麥300餘畝,長勢喜人。目前,已陸續完成收割。
硯峽鄉将深入貫徹“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立足自身資源禀賦,積極探索農業種植新模式,不斷優化農業産業結構,引導群衆改變以往單一、傳統的種植模式,創新推出一地多種、林下套種的新模式,打破一年隻種一茬農作物的傳統觀念,增加土地的産出效益,讓農戶實作“一地多收”,開辟增産增收的新途徑。(王博洋 王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