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菊始黃華(海報) 尤天宇
②醉江蟹(海報) 瞿鴻越
③寒露三候(海報) 王稚純
④寒露(海報) 陶思妤
⑤覓秋茶(海報) 彭妍怡
⑥鴻雁(海報) 汪月兒
【傳統文化 設計力量】
“寒露,九月節,露氣寒冷,将凝結也。”寒露是寒氣漸生的象征,大陸各地至此已全面進入秋季。北方白雲紅葉、天冷露寒,南方秋意漸濃、蟬噤荷殘。
寒露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
農曆九月可謂是菊花的月份,與大多數春夏盛開的花不同,霜寒露重,菊花反而開得豔麗。圖①作品以寒露時節“菊始黃華”的節氣特征為設計出發點,将視覺元素露水、菊花和太湖石進行融合,構成了一幅夜露菊石圖,展現深秋寒露時節獨特的物候之美。海報以紫色調作為主題背景,呼應了寒露節氣之後逐漸變冷的天氣,營造出一種清冷而又甯靜的氛圍;中景為冷白色的物體剪影,作為視覺重心吸引眼球;前景為深色的太湖石,前中後景形成深淺深的節奏變化;其間又用雲狀的金箔進行點綴,豐富整個海報的材質和色彩。
“寒露發腳,霜降捉着,西風響,蟹腳癢”。在江南地區,人們除了賞菊花,還有吃螃蟹、釣魚等習俗。圖②畫面中央一隻粉紅色的螃蟹,直覺地展現出寒露時節江蟹的肥美,形象鮮活,讓人仿佛能聞到其誘人的香氣,感受到秋季豐收的喜悅。圍繞螃蟹的綠色植物為畫面增添了一抹生機,與螃蟹的粉紅形成鮮明對比,營造出一種和諧而富有生命力的氛圍。整幅作品色彩清新淡雅,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與甯靜。
圖③作品同樣将菊花元素融入設計之中,“寒露”二字背後的菊花側向盛開,在豐富畫面色彩組成的同時,将現代簡約設計融入傳統文化中來。海報以綠色和橙色為主色調,綠色象征着生機與希望,即便在寒露之際,大自然依然孕育着新的生命力;而橙色則溫暖而明亮,如同秋日暖陽,給人以溫馨舒适的感受。
寒露時節,秋意漸濃,萬物開始呈現出一抹清冷而深邃的美。圖④以中國古典美學為基底,結合人工智能技術,将寒露節氣的獨特韻味與唐代詩人李群玉《玉真觀》的詩情畫意融為一體。畫面将“寒露”兩個漢字作為視覺中心,與周圍的山巒、樹木、亭台樓閣等元素呼應,讓人仿佛置身于遠離塵嚣的仙境之中,展現了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寒氣露冷,秋分至寒露,為秋茶的高産時期。秋茶中又以正秋茶為最佳,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後四天所采之茶,謂之正秋茶。圖⑤作品視覺中心是一隻古樸雅緻的茶碗,随着碗蓋揭開,其中的微觀山水悠然浮現,青山紅葉,展現了自然之美的和諧統一,也傳達了寒露時節特有的文化韻味與情感寄托;幾隻散落的橙色柿子,則為畫面增添溫暖之感,寓意着秋季的富饒與滿足。
鴻雁的意象與寒露節氣緊密相連,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鴻雁是秋季的象征,它們作為自然界的信使,南飛的身影傳遞着季節變化的資訊,同時也寓意着生命的遷徙與循環。圖⑥在群山相接之處,巧妙融入鳥類的剪影形象,群山以靜态呈現,而鴻雁的剪影則以輕盈的姿态穿梭其間,為畫面增添了一抹靈動與生機。
寒露過後,很快便是重陽,值此時節,不如登高赴一場深濃的秋意。楓葉紅,菊蕊黃,天藍水碧,如同人生四季,每一刻都有最别樣的色彩。
(作者薛峰系南京藝術學院傳媒學院院長、教授,丁凱系南京藝術學院數字藝術學院副教授)
來源: 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