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夜讀|有些事,隻有媽媽記得

夜讀|有些事,隻有媽媽記得

無論我們走到哪裡,無論我們經曆多少風雨,媽媽的愛始終如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

夜讀|有些事,隻有媽媽記得

作者供圖

文 | 曾穎

前幾天在浏陽出差,一個忙天慌地的早晨,突然微信上收到一個資訊,是媽媽發來的,隻簡短的一句話:“兒子,今天是你農曆的生日,祝你生日快樂!”短短十幾個字,卻讓我頓時淚目。

對于自己的農曆生日,我是從來都不記得的,倒不是說我對農曆有什麼偏見,而是選擇更加簡單易記的公曆10月2日,國慶的第二天。通常這個時候在放長假,我可以從瘋狂追來的工作中脫身開來,矯情地向愛我的人們求祝福,并和他們一起愉快地吃一頓大餐。是以,對于經常都在變化的農曆生日,沒有特别的重視和在意。連本人都尚且如此,何況妻兒,都通通預設忽略了。

但有些事情,即使自己都已忘記了,媽媽卻記得。甚至可以說,也隻有媽媽才記得。因為對她來說,那是她人生的一次重大難關,一個想忘都忘不掉的人生場景。

中國的父母,是不擅長給孩子講TA的出生的,我們從小聽得最多的,是自己是被撿來的。有的是從垃圾桶邊,有的是在鐵路邊,有的甚至是在充話費的地方。母親還曾繪聲繪色地給我講過一個故事,說有隻小猴子,生活在山上,有一天調皮,掉下水裡,一路沖下山來,她正好在河邊洗衣服,于是就撿到了,那就是我。至于為什麼我身上沒有黃毛毛,是因為被河水沖掉了。在十歲之前,我居然全信了。

而之後,随着年齡的增長,對“自己怎麼來的”這個問題的興趣,被“往哪裡去”所取代。漸漸就不再追問與自己出生相關的問題,總覺得那是小孩子才會問的問題。之後也就沒有再專門與父母聊起這個話題。

直至五十年後,母親手術住院,我在病房守護她,為了緩解她手術後傷疤的疼痛,與她天一句地一句地聊天,從疼痛開始,說起了我的出生。

她說,我的出生,整整折騰了她十天。從農曆八月十一傍晚開始,肚子就開始疼痛,陣痛時間不斷縮短,送到醫院,值班醫生說,宮口已開二指,當晚就要生了。誰知在醫院折騰到天明,居然又偃旗息鼓。當時醫院的條件,不可能做剖腹手術,隻有繼續等,就這樣走走停停,拖了十天,至八月二十一,才磨磨唧唧來到人間,我媽當時可能連吃了我的心都有吧?之後多年,每當我犯渾淘氣,她沖我怒吼“你要是隻雞鵝鴨子,我就把你煮來吃了!”這句台詞,想必是那時就深入她心了。

當然,讓媽媽這麼刻骨銘記的,也并不隻有疼痛。還有很多因我這條小命因她的痛苦掙紮而來到這個世界的成就感。之後多年,我的一切悲喜榮辱,都與她的喜怒哀樂相關。遇到好事,她比我高興;遇到挫折,她比我更難受。

一次我經過書店,無限神往地看着櫥窗裡一本熱門教科書。媽媽記住了我的眼神。當時離父母發工資的時間還有半個月,她愣是去賣了幾十斤糧票,把那本書買回了家,一臉喜悅地把書放在早已忘記那本書的我面前……

随着歲月的流逝,我們漸漸長大,步入社會。媽媽再也不能為我們抵擋那些人間苦難和暴風驟雨,但她的愛卻從未減少。當我們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到家,媽媽總是會靜靜地聽我們傾訴,然後給予我們最貼心的安慰。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媽媽的愛是我們最堅實的依靠。無論我們走到哪裡,無論我們經曆多少風雨,媽媽的愛始終如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

有些事,隻有媽媽記得。讓我們從這份銘記中,感受到足夠的愛,并将它世世代代傳下去。

澎湃夜讀集Ⅲ《人間珍貴》上新啦!

購買方法如下

當當使用者點👇

夜讀|有些事,隻有媽媽記得

京東使用者點👇

編輯|甘瓊芳

排版|甘瓊芳

澎湃評論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夜讀|有些事,隻有媽媽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