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記者 南深
10月8日晚,國際複材公告,拟投資建設電子級玻璃纖維生産線裝置更新及數智化提質增效項目。
“将有效彌補業務短闆”
根據國際複材公告,公司董事會于2024年10月8日召開第三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建設電子級玻璃纖維生産線裝置更新及數智化提質增效項目的議案》,同意投資23.04億元建設電子級玻璃纖維生産線裝置更新及數智化提質增效項目。項目産品結構為約8.5萬噸電子級玻璃纖維,項目建設期限為2025年1月至2025年12月。
其中,項目建設投資22.38億元(包括鉑铑合金投資5.11億元),鋪底流動資金為4462.2萬元,建設期利息為2154.36萬元。項目建設資金中包含由國際複材投資3.39億元建設項目用廠房及配套建築,建成後租賃給重慶天澤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天澤,為公司全資孫公司)使用,項目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及銀行貸款。
國際複材稱,本次投資是結合公司“十四五”發展規劃,圍繞做強電子業務,以領先性産能投放為重要抓手,不斷提升相關領域的産業競争力。
重慶天澤現有兩條設計産能共7萬噸的玻璃纖維細紗生産線,受産能規模化不高、裝置陳舊、工藝技術落後等因素影響,與主要對手相比戰略競争力不足,制約了業務發展。本次投資将有效彌補業務短闆,提高公司細紗産品市場競争力。
但國際複材也提示,該項目主要下遊産品CCL受電子資訊行業影響較大,其市場容量對電子玻纖産品存在一定的潛在風險,若電子資訊行業波動較大,其波谷期訂單不足,将出現産能閑置。另外,新項目資金來源于自有資金及銀行貸款,投資金額較大,建設周期較長,項目建設過程中,若信貸政策及融資管道通暢程度發生變化,可能會使公司承擔一定的資金風險。
賬上貨币資金約23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國際複材成立于1991年,是雲天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玻纖新材料産業的重要支柱企業,以研發、生産、銷售玻璃纖維及複合材料為核心業務。公司玻璃纖維産品品種主要包括無堿玻璃纖維無撚粗紗、細紗、短切纖維、方格布、織物等。
國際複材2023年12月26日才在創業闆上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了7億股,扣除發行費用後實際募集資金16.97億元。今年8月23日公司公告,募投項目“F10B年産11萬噸玻璃纖維智能制造冷修技改項目”受個别定制化裝置的到貨、裝置調試等因素影響,結合目前市場供需關系對于項目實施進度調整的考慮,公司拟對該項目進行延期。
國際複材近兩年業績一般,2022年營收和扣非淨利潤分别下滑約5%和9%,2023年也即上市當年,營業收入下滑9.35%;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下滑幅度更是超過50%,分别達到52%和59%。2024年上半年,公司轉為虧損,淨利潤虧損額為9575萬元,扣非後虧損額約1.5億元。
截至今年半年度末,國際複材賬上貨币資金為23.45億元,但短期借款達到40.97億元,另外還有18.68億元的“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動負債”。
截至10月8日收盤,國際複材最新市值為176億元。
編輯:喬伊
稽核:許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