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1年間,十四根接力棒!“夢桃精神”永不褪色

薪火相傳不忘初心

“夢桃精神”永不褪色

翻開新中國紡織行業發展的曆史長卷,趙夢桃及趙夢桃小組的名字熠熠生輝,折射着陝西紡織行業不斷發展的時代印記。2019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給趙夢桃小組親切回信,勉勵大家繼續以趙夢桃同志為榜樣,在工作上勇于創新、甘于奉獻、精益求精,争做新時代的最美奮鬥者,把夢桃精神一代一代傳下去。

愛崗敬業

苦幹實幹

終成勞動模範

61年間,十四根接力棒!“夢桃精神”永不褪色

一手将線穿過氣圈環,一手将紗管插在錠子上,再飛快地把線繞過導紗鈎,掐頭、挂鈎……在鹹陽,曾經激勵了幾代人的“夢桃精神”傳承不辍,61年前趙夢桃娴熟的勞動姿态依然定格在人們的心中。

趙夢桃出生于1935年,那是一個戰亂頻發,匪禍不斷的年代。她家中共有兄妹4人,大哥被日本侵略者抓去折磨緻死,小妹在逃難中喪生,二哥在蔡家坡西北機器廠當學徒。10歲那年,父親病故後,她跟随母親來到陝西寶雞蔡家坡,投奔在西北機器廠當學徒的二哥。

1951年11月,鹹陽籌建的西北國棉一廠在蔡家坡招考教育訓練工,16歲的趙夢桃自願報名,經過考試成為其中的一名學徒工,1952年5月,西北國棉一廠正式開工投産,趙夢桃成為該廠紡織勞工。

一個從貧困山區過來的孩子成了勞工階級,趙夢桃心裡面特别高興。工廠中的房間裡,萬錠飛轉,銀線如流,女工們娴熟地操作着紡織機械,讓她心生羨慕,最讓她羨慕的還是老師傅腰間圍着的“郝建秀工作者”紅圍腰。為了盡快掌握技術,趙夢桃抓住一切有效時間,努力學習,苦練技術。終于在1952年5月,趙夢桃以優異的成績戴上了向往已久的“郝建秀工作者”紅圍腰。

1952年,趙夢桃被選為細紗乙班四組第一任工會組長。工作中,趙夢桃雷厲風行,行動迅速,她第一個響應廠黨委“擴台擴錠”的号召,從看台200錠擴大到看台600錠,生産效率提高了3倍。她摸索創新出的巡回清潔檢查操作法,使斷頭減少三分之二,粗細節壞紗比過去減少70%,對提高棉紗條幹均勻度和棉布品質起到了決定作用,在陝西省全面推廣。她連續7年創造月月全面完成生産計劃的先進紀錄。

在趙夢桃的影響和帶動下,“人人當先進,個個争勞模”蔚然成風。她把畢生心血都傾注給了紡織事業。由于表現優異、貢獻突出,趙夢桃連續42次被評為各級先進生産者,兩次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号,榮獲全國各行業傑出的女人稱号,并光榮地出席了黨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1963年4月,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将趙夢桃工作的細紗工廠中的房間乙班四組命名為“趙夢桃小組”。不幸的是,同年6月,這位把青春奉獻給紡織事業的細紗女工因患肺癌病逝,年僅28歲。

昔人已去,精神永存!如今的“趙夢桃小組”依舊傳承和弘揚着趙夢桃的精神和事業。“高标準、嚴要求、行動快、工作實、搶困難、送友善,不讓一個夥伴掉隊”成了這支隊伍永遠挺立的精神标杆,激勵着夢桃小組的組員們一代一代成為新時期最美奮鬥者。

甘于奉獻

創新實幹

鑄就時代精神

61年間,十四根接力棒!“夢桃精神”永不褪色

時光荏苒,今年是趙夢桃小組命名61周年,趙夢桃小組組長換了十幾任,組員換了一茬又一茬,但夢桃精神仍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紡織勞工奮發向上。

61年間,十四根接力棒!“夢桃精神”永不褪色

鹹陽紡織集團有限公司一分廠。

9月23日,記者來到鹹陽紡織集團有限公司一分廠的紡部工廠中的房間,機器轟鳴,細紗機全速運轉。頭戴小白帽、身穿藍工服的趙夢桃小組第十四任組長王丹,在機器間穿梭。隻見她娴熟地操作着裝置,接頭、換粗紗、落紗……手指翻飛間便完成了一系列工作。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要當一個趙夢桃式的紡織工,幹出個名堂。”王丹告訴記者,2011年,她帶着憧憬和欣喜考入西北國棉一廠,從進廠第一天起,她就立志成為像趙夢桃那樣的模範人物,用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身邊人,得知被配置設定到細紗工廠中的房間乙班四組學值車工時,她非常高興。

入職後的每天,王丹都會利用閑暇時間學知識、練技術,邊練習邊揣摩。通過不斷努力,進廠半年的王丹在企業“夢桃杯”技術比武大賽中獲得新工比武第一名,成為細紗工序最年輕的操作能手,這次比賽,讓她對紡織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後又陸續獲得陝西省技術能手、鹹陽市十大傑出青年等榮譽稱号。

61年間,十四根接力棒!“夢桃精神”永不褪色

趙夢桃小組第十四任組長王丹正在工作。

2022年11月,王丹正式接過趙夢桃小組組長這個接力棒,成為第十四任組長。

王丹堅信,隻要堅守和努力,平凡的崗位上也能幹出不平凡的業績。她根據青澤ZR71型全自動智能化細紗機操作法,摸索出一套時間短、上頭準的接頭及換粗紗方法,接頭時間比标準時間縮短20秒,換粗紗時間比标準時間縮短35秒。

優化操作技術後,王丹将心思放在企業精品線建設上,結合新型細紗機“高速高産”特性,通過将粗紗随頭長度由3厘米減少到2厘米,解決了生産中紗線粗細不勻、飄頭斷頭等難點問題。

“接過這個接力棒,我要像曆任組長一樣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帶領更多姐妹學夢桃、做夢桃、争做新時代最美奮鬥者的種子,在平凡的崗位上幹出不平凡的業績。”王丹表示,未來,将帶領小組組員在工作崗位上不斷努力,用拼搏奉獻讓夢桃精神代代相傳,煥發時代光彩。

學習夢桃

奮勇前進

終成一面旗幟

61年間,十四根接力棒!“夢桃精神”永不褪色

夢桃精神和趙夢桃小組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路程,曆經大陸經濟建設、改革開放的曆史巨變,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始終保持“全國優秀先進班組”的稱号。

作為趙夢桃小組第十四任組長,王丹一直受到夢桃精神的熏陶。趙夢桃“不讓一個姐妹掉隊”的教誨常常回響在她耳邊,安排在趙夢桃小組的新職工,王丹都會手把手地教學,從一點一滴、一招一式不厭其煩地做示範,手把手地傳技術。

趙夢桃小組組員李航佩提及剛進廠時的情景,至今難忘。“剛進廠時我學習給細紗‘接頭’,一上午隻能接一個,有時候還會把手指劃破。”李航佩回憶道,廠房内,35攝氏度左右的潮濕熱氣、不絕于耳的機器轟鳴和直鑽耳鼻的飛絮,都讓她無法适應,一天8小時下來,到晚上腰疼得厲害,李航佩常常半夜躲在被子裡哭。在她想要放棄的時候,小組“大家庭”般的溫暖讓她最終留了下來。

“奉獻是夢桃精神的靈魂。在工作中,大家見困難就上,互相幫助不讓任何一個姐妹掉隊,在生活中,大家互相關心,互相扶持。”李航佩說,小組成員間會時常交流分享操作技術和心得要領,讓大家互相促進、共同成長。人員緊張時,也會主動擴台擴崗,幫助姐妹們完成生産任務。

61年間,十四根接力棒!“夢桃精神”永不褪色

王丹(中)和她的組員。

采訪中,記者見到這一批接過接力棒的新一代夢桃小組成員,她們熱情洋溢,每個人都保持着高漲的工作态度。“作為一個擁有61年光輝曆程和優良傳統的集體,我們定當不負使命,把夢桃精神一代一代傳下去。”王丹表示。

不忘初心,接續奮鬥。趙夢桃小組始終保持着“風吹旗不倒,雨打不褪色”的奮鬥本色。

61年間,十四根接力棒,從第一任組長趙夢桃到第十四任組長王丹,組員更是換了數百人,夢桃精神始終深深烙印在每一名組員的心中。每當新組員進組,給她們上的第一堂課總是“夢桃精神”課,帶領她們參觀夢桃展室,為夢桃掃墓,聆聽夢桃組長的生前錄音。夢桃的傳人們高揚夢桃的旗幟,薪火相傳,生生不息,把夢桃精神融入血脈,化為行動,做紡織、愛紡織、獻身紡織,幹出了一個接一個的優異成績。

本文轉載自 鹹陽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