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曉彤和楊紫,誰都沒能hold住米開理全新執掌下的新華倫。極繁設計和單品堆疊把兩人好不容易進化出的時髦感又還回去了。
反倒是合照中的Sami鄭秀文讓人驚呼,果然還得是巨星。搭配上懂得分辨和取舍,也能穿出自己的态度。不輸年輕小花的皮肉緊緻度和精氣神,也讓人敬佩。
很多人對她的印象,可能還是網易雲裡世紀之初的小妞情調:
或者是經典港片混剪裡的驚鴻一瞥:
總的來說,她是舊時光的遺物,複古展品,很多人以為她早該沉寂:
再回首,卻發現她已經走了那麼遠:
去年金像獎獲獎發言
之前關于楊紫、關曉彤、白鹿等一衆小花是否「普」的讨論,在網絡上争議頗多,但很多人不知道,早年的鄭秀文,曾切實被說是個「普女」,長相、風格都不算出彩,隻是某一天大家突然發現她已完成全面更新。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平平無奇”的鄭秀文跟她的奮鬥人生,世界喧嚣,我們如何捂住耳朵、實作自己的圓滿:
01
“普女”的勵志史
當時金像獎典禮上的落淚讓已經人到中年的歌迷、影迷們一邊感歎歲月無情,人生匆匆,一邊感歎金像獎終于開眼,把最佳女主頒給了“拼搏了一輩子”的童年偶像。
而實際上,鄭秀文的人格塑造、職業道路都與其所處的創新奮鬥的其時其地息息相關。
無論是職業發展、個性塑造還是時尚之旅,她都是香港的女兒。
01,吸收與兼并
職業生涯裡,鄭秀文是早年港圈“唱而優則演”的典型代表:
港圈就像香港本身一樣,要求高,人員卷,即使是通常對顔值要求不高的歌手們往往也色藝雙絕。熱愛拼搏、謀求發展的她們自己往往也緻力多領域發展,一時群英荟萃:
從底層爬上來的梅豔芳
耳濡目染,鄭秀文自己也是這個路線。于歌壇、影壇塑造的形象反差又統一,共同塑造了她的社會印象:
作為歌手,作詞作曲把性感和飒融合,多歌唱獨立女性人生觀價值觀戀愛觀。不少歌曲反映的思想今天看來都十分前衛:
演藝事業卻多出演平凡努力、有諸多苦惱、市井可笑的“普女”小妞,全無歌曲中的冷冽酷勁:
看似路線不同,其實和諧統一。人本來就應該有多元的視角并且不是單薄的存在。
誰說溫情與清醒有沖突呢?誰說“幼稚”社畜不能通透冷靜、知情才女不能憨直天真呢?
鄭秀文所建構的,恰恰是當代極常見的一種女性形象。不是什麼天之驕女命運寵兒,長的不錯,受過教育,雖然個人資質沒有什麼特别得天獨厚、出彩的地方,卻也無減于其透徹銳利與個性風情:
千禧年後的香港影壇視角下放,不再聚焦于英雄美人的傳奇冒險而是着眼市井俗人的平凡人生。鄭秀文也憑這獨一份的氣質成了當時不少大導的天菜:
然而,縱然留下不少經典橋段卻總是與大獎失之交臂,難道是自己的路線不合評委胃口嗎?為了拿獎,鄭秀文也曾投其所好、挑戰自我,出演曲高和寡的小衆文藝片《長恨歌》:
全力以赴一番,自以為必定拿獎,又輸給了當年随心所欲的天賦派美人周迅:
面對這麼大的打擊,鄭秀文不氣不餒,還吸取經驗從自己最擅長的平凡角色發力。
《流水落花》中的她飾演的一位普通中年婦女陳天美,平日裡剌胯着外八的步伐,拉着裝滿蔬果的小推車,疲憊不堪的陳天美在喪子之痛中麻木地應對生活。面對丈夫出軌的事實,“循環生活中的試煉” 。
堅忍沉靜的形象于她本質氣質中升華,讓她終于拿下大獎。
總的來說,鄭秀文的職業生涯就是吸收前衛、外來,兼并固有氣質予以升華赢來的。
02,執迷與成長
一路走來,鄭秀文的個性也在磨練成熟:
少年時代私底下很不好相處,圈内褒貶不一,賞識者愛她率直義氣,嫌厭者稱她乖張刁鑽,甚至還有“臭四”的渾名。
朋友的陪伴、歲月的打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變成更包容慈悲的人。“臭四”也變成了人人稱頌的“鄭四萬”:
與名氣才華遠不如自己的許志安分分合合二十多年,最後步入婚姻的殿堂,被稱為香港最後一個童話:
當然,以她的完美主義、努力至上,也不是不曾被壓垮過。有過抑郁、有過身材焦慮但最後不僅有帶傷前行的勇氣,還在這一路上變得慢慢放松,開始享受創作作品的過程。
總之,鄭秀文的人格成長,就是個有缺陷、不完美的普通人走向自我救贖成長成“更好的大人”的過程。
03,世俗與時髦
在美女如雲的港圈,鄭秀文雖不以美貌聞名,也是公認的時髦精、弄潮兒,可謂是初代進階臉、帶貨icon:
這跟她先天條件跟後天努力找準定位密不可分。
最早期的鄭秀文也是肉乎乎的甜妹一枚,眉眼彎彎,五官标準,不出錯卻也沒有什麼突出的地方,在港圈泯然衆人:
既然容貌上無論如何都比不上這些驚才絕豔大美人,姐姐就另辟蹊徑。健身走時尚路線。
小頭小臉,長手長腳,面部平整度絕佳配上極富東方韻味的丹風眼櫻桃嘴,苗條版本的她可謂将自身優勢發揮到最大。
從普通清秀到冷豔辣妹,找對路線效果堪比中森明菜從平凡甜妹到破碎感天菜,長期健身又讓她的肌肉線條和儀态線上。
在個人路線選擇上這麼有思路,姐的品味自然也不容小觑。
一方面舞台、影視作品盡态極妍,造型誇張百變,是港圈玉女歌手裡第一個染異色發的、玩妝達人。
質感形象樹立起來了,時尚資源也就被堅定選擇,像贊達亞穿出圈的那件Reberto Cavalli的蛇骨小黑裙,鄭秀文十年前就在紅毯上上過身:
姐本身塑造的氣質是清冷疏離、風淡雲輕的,然而,為了這份“毫不費力”她付出了很多努力。
“沒有一個香港人不喜歡鄭秀文”,原因無它,就是因為看到了一個相比之下在各方面都沒那麼有天賦的“普女”逆襲成天後的一切努力、執着與釋然。引發了芸芸衆生的共鳴:
02
所見與所得
今天來看,在這個現實的時代,還是像鄭秀文這一派現實向港女對我們更有參考價值,下面我們就從妝容、為人分析她們的可取之處:
首先身材上,普通人平闆體型比較多,看似走不了大殺四方驚豔熱辣路線,其實也有其優勢。
隻要自律保持體量适當而不是消瘦、有線條感其實是很容易有時尚感的。不少亞模走的就是這個路子:
肩寬、胸圍、臀圍基本相同,腰圍缺乏曲線感的T型,不适合穿太緊或者太松的服裝款式,宜選擇簡單又略帶誇張、胸前有裝飾的上衣,有腰線的單品。
衣服花紋或是純黑,或是圖案很少呈有規律的排列,大多是無序的排列:
即使圖案有規律,款式上也會不守正常。
總體給人感覺就是正式又不沉悶。
短發更有時髦感且友善都市麗人打理:
如果平時是黑白灰的裝扮可以适當用一些浮張的發色,比如金發,有點綴感:
她們并不會在妝感裡追求“非常白”,自然色系的底妝比較多。會比較強調眼妝和眼窩,但即使玩妝也不會搞網裡網氣假睫毛黑眼線。喜歡裸色口紅:
若論人品,“港女”并不是“大女主”,她們是不會每天喊口号表明自己要如何如何,或者每天強勢凸出不要男人隻要錢的氣勢。
外表看上去,她們也很渴望愛情和婚姻,但内在卻無比務實。再難過再失落,可以花錢、可以昏頭大睡、可以不要命地打掃衛生間..…但不可以不工作。
《孤男寡女》裡Kinki被男友抛棄、工作失利,煩成那個樣子,都隻是念叨一句“我今天要放假”,甚至不會貪婪多一天假期,第二天照樣是一條好漢上班開會,拿下職場上下一個高光時刻。
這就是港女的行事邏輯,重情,也重利:
而且治愈自我,張馳有度,才是最圓滿的人生。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人不必一直緊繃,有具體細膩的人文關懷才更好。這些女孩們那麼平凡又那麼堅韌,那麼冷靜又那麼細膩。
電影裡,她們迫于現實的分手都決絕又溫情:
像鄭秀文這樣的港女,就是能這樣在與天鬥與地鬥與男人鬥與女人鬥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其樂無窮。
在這樣的港女精神裡,個體與群體、性别與性别之間,不是互相對立,而是一起促進的。
雖然平凡卻不自棄,縱有擰巴終将自恰,看似虛榮實則溫情……希望人世間無數個“普普通通”的你我她,能像鄭秀文這樣,做一個快快樂樂的紅塵俗女,奔向大海。
03
新興港女反映的是什麼?
不過,具體說來,這種立足現實、引發共鳴的特色港女群體又是怎樣一種面貌呢?
a面:香江俗女
曾經有一段時間,“港女”是“拜金功利”、“自戀虛榮”的代名詞:
理由貌似很“充分”,現實裡,滿大街都是神情冷漠、造型幹練的女性匆匆出入于八角大樓,那怕隻是個小職員也在全心賣力工作,“眼裡隻有錢,一點不顧家”:
又是出了名的愛自己、愛裝扮自己,不要說八十年代引領潮流的港風,就是現在也是盡可能的奢牌加身。相較專注伴侶,她們甚至更關心明天配那隻包。
b面,生之奮鬥
港女的動人之處,在于面對宏大世界依然保留了人情味:
她們并不是單純拜金,而是在高速發展、物欲橫流的社會中努力追求更好的生活,在奮鬥之餘沒有喪失對人間煙火、個體細微感受的關懷。
務實不假,卻隻是為了能活的更細膩溫暖:
無論個體是多麼的“渺小”都珍重自己。配得感很高、不讨好。
直到今天我們普通人對修飾自己關懷自己都是有恥感的,她們卻沒有,追求精緻的生活,發自内心認為自己配得上一切東西。
這便是這一代港女冷情底色下的溫情。她們也是當下這個愈來愈現實的時代産物,與舊版本有很大差別:
過去大衆印象裡的港女一般是紅唇瀑發的“港風女神”或者是TVB幹練精英女,都是格調立的高格局大、愛恨都很淋漓深刻的類型:
浪漫的、不識人間煙火的、戲劇化的
鄭秀文這種卻不同,她們一面是俗世鮮活小女人,有點小市民的意思,跟千禧後細緻入微、有人情味,視角下放到普通人日常的港片很貼:
俗世普羅大衆
天生麗質的大美人、潑天富貴的白富美,港風美人所诠釋的往往是占盡上天寵愛是以能自在放松的天之嬌女,她們以“松馳感”聞名,有時反而會讓普通人焦慮。
平凡而自恰的當代港女的那份“認知到自己平凡但并不苛責反而盡力變美”的努力與緊繃反倒更适合普通人參考:
相比浪漫夢幻、感性的港風美人,她們無論是人生經曆還是影視形象都更務實。
虛榮和現實之間總是隔着一道線。港女并不是被污名化,媚外浮誇的自私鬼,可以沒有錢,不可以不奮鬥,可以有真愛,女人亦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