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萬物知識局
本文陳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資訊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餘秋雨,或許很多人對這個名字都不陌生,他的《文化苦旅》這本書,在中國文學界的名聲可以說是大極了,很少有人不知道。
不過遺憾的是,雖然有名,也并非所有人都能夠靜下心來都願意去看這本書,人們對文學作品是贊賞的,但是閱讀欲望往往不多。
和作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家往往對于作者的私生活極其感興趣,能夠寫出這樣作品的人,私底下究竟是什麼樣呢?帶着這樣的好奇心,我們今天就來談一談餘秋雨的個人感情,為何餘秋雨的前妻甚至大罵他為僞君子。
1946年的時候,餘秋雨出生了,在餘秋雨小時候,新中國正處于百廢待興的時候,對于人才有着迫切的渴望。
或許是看到了未來人才的重要性,在1957年的時候,餘秋雨才11歲,他的父母為了讓他享受到更好的教育,甚至不遠萬裡的全家搬到了上海市區。
上海這個地方可以說是一直寸土寸金,雖然搬到了上海,但是隻是借住在别人家,一家人的生活絕對算不上富裕。
1963年的時候,餘秋雨也沒有辜負家人的期待,據中國網資訊記載,餘秋雨考入了上海戲劇學院的戲劇文學系,這樣父母說出去也相當有面。
如果沒有經曆過現實的打磨,沒有切實地感受到困苦的生活,許多作家就算寫窮苦人民的生活,也往往是漂浮在空中的,全靠想象,一點也不貼合實際。
一開始餘秋雨也是如此,雖然文學上面頗有天賦,但是寫出來的東西總有一點無病呻吟的感覺,不過,上天沒有讓餘秋雨浪費這樣的天賦,在餘秋雨讀大學的那段時間,國内的政局相當的混亂,餘秋雨也不能幸免。
這段苦難的日子,就成了餘秋雨了解窮苦人民的基石,那個時候的中國現代文學,已經太久沒有直擊人心的作品了,是以,當餘秋雨的文化苦旅這本書一經釋出,就在文學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餘秋雨是誰?這個人真是個人才!這本書寫得真厲害!那個時候文學界的話題,基本繞不開餘秋雨這個名字,餘秋雨一下子就在文學界站穩了腳跟,這是許多作家一輩子都做不到的事情。
或許是由于有了作品,或許是由于能力的強大,餘秋雨那個時候在上海戲劇學院擔任老師,某一天,一個年輕的女孩聯系到了餘秋雨。
照片上的就是李紅,那個時候的李紅,面對鏡頭還是有些羞澀的,可是年輕女孩的朝氣和活力仍舊不由自主的展現了出來,讓人心生好感,忍不住面帶微笑。
李紅,也就是餘秋雨的第一任妻子,同樣考進了上海戲劇學院的李紅,對這個曾經是自己的學長,後來成為老師的餘秋雨,心裡好感那是噌噌的往上漲。
李紅找到餘秋雨,其實也是有事相求,如果隻看實力的話,李紅上上海戲劇學院,那是綽綽有餘,不過那個時候入學是要稽核家庭的。
而李紅的家庭條件不滿足入學的要求,這讓一向把上海戲劇學院當作人生目标的李紅倍受打擊,甚至病急亂投醫,開始向餘秋雨這名著名文人尋求幫助。
可是學校的硬性規定,餘秋雨隻是一個老師,根本解決不了李紅的問題,即便對這個女孩心生憐惜,面對李紅的問題也隻能愛莫能助。
人們對于文人,隻要不是太過于文绉绉的,尤其是那些有名的文人,往往都是心生好感的,而這種好感,有的時候甚至會滋生戀情,因為作品愛上作者的人也不在少數。
在和餘秋雨為了入學問題交流的時候,李紅覺得,餘秋雨和自己想象裡寫出文化苦旅的人一模一樣,在李紅心裡,寫出文化苦旅的就應該是一個這樣儒雅随和學識淵博的人。
随和而文雅的個性,再加上餘秋雨在文學界的名聲,很快的,李紅就墜入了愛河,而餘秋雨,對于這個對自己仰慕自己的女孩,同樣也是頗有好感,兩個人很快就到了見家長的時候。
李紅的父母,知道了餘秋雨為了李紅的入學問題忙前忙後,對于這個男生可以說是相當滿意,放心大膽地将自己的女兒托付給了餘秋雨。
李紅和李紅的父母,最開始都以為李紅和餘秋雨也是能度過幸福美滿的一生的,誰也想不到他們最後會以離婚收場。
戀愛時的人都是盲目的,在多巴胺的刺激下,往往會忽視對方的缺點,隻注意到對方而滿足自己要求的地方大呼找到了人生伴侶,李紅和餘秋雨就是這樣。
可是結婚之後,兩個人的相處時間比戀愛的時候更長,相處時也不再僅僅是吃個飯約個會那樣簡單,還要考慮到生活裡的柴米油鹽,兩個人的沖突也就逐漸凸顯了出來。
餘秋雨的更加喜歡文學和戲劇,可是李紅不喜歡,李紅最後也沒能進入上海戲劇學院,可是餘秋雨的文化水準卻能在那裡擔任老師,兩個人交流些淺顯的問題還好,一旦問題深入,兩個人的沖突幾乎就是不可避免。
剛剛結婚的時候,兩個人蜜裡調油,這些問題勉強還能忽視一下,可是時間長了,總有暴露出來的時候。
李紅也從最開始的十指不沾陽春水,變成了各種家務活信手拈來的家庭主婦,隻為了讓餘秋雨能夠安心創作,給餘秋雨一個更好的創作環境。
在兩個人的第一個孩子出生之後,家裡的經濟條件本來就緊巴巴的了,可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餘秋雨又得了肝炎,治療又是很大的一筆花費。
在以前的時候,如果這個小家庭經費不足,李紅的父親有一個工廠,還可以從父親那裡得到補貼,不過那個時候家裡的廠恰好又效益不好,從家裡拿錢顯然是沒指望了。
于是,為了讓這個家庭能夠正常的運轉下去,李紅遠走他鄉去工作,來到了深圳,即便再思念家裡的丈夫和孩子,即便工作在辛苦。
李紅隻要一想到自己賺的錢可以讓家裡的孩子更加的快樂生活,可以讓丈夫能夠安心創作,都有動力堅持下去。
在李紅的工作步入正軌,孩子逐漸長大,丈夫的肝炎也漸漸轉好的時候,李紅不知道的事,由于遠走他鄉,丈夫餘秋雨出軌了。
那年春節,李紅喜氣洋洋的回家過年,在家裡進行清潔大掃除的時候,收拾到了桌子,其中的有一個信封引起了李紅的注意,上面大大的情書兩個字,讓李紅不能忽視。
都老夫老妻了,怎麼還搞這套,李紅假意埋怨着餘秋雨,可是心裡卻是甜滋滋的,他以為這封情書是丈夫寫給他的,于是興緻勃勃地打開了信封,可是越看臉色越慘白。
馬蘭
照片是丈夫寫的不錯,可是收件人卻不是李紅,反而是一個叫馬蘭的人,馬蘭是誰,離家工作太久,李紅對于餘秋雨的交友圈并不太熟悉了,經過多方打聽才知道這是一個演員。
餘秋雨,有一次去看黃梅戲的時候,和馬蘭坐在一起,兩個人的興趣相投見解相似,餘秋雨一下子就來了興趣,兩個人之後的交往就順理成章的密切了起來。
随着兩個人交往的加深,雖然沒有捅破那層窗戶紙,但是兩個人的好感已經突破了普通朋友的界限,交流更是有些暧昧,仿佛熱戀期的情侶。
李紅看着情書上面的文字,或許曾經這些話餘秋雨也和她說過,不過時過境遷,曾經的激情如今也不在,而丈夫愛上他人已經成為了既定的事實。
要裝作不知道和丈夫繼續在一起嗎?就當是為了孩子?李紅一想到要這樣就覺得心痛難忍,她不想和一個不愛自己的人過一生,是以,即便舍不得丈夫,舍不得這個原本美滿的家庭,他也依然決然地選擇了和餘秋雨離婚。
餘秋雨知道妻子看到那封情書之後,心裡不是沒有惶恐,但是或許更多的是松了一口氣,而李紅相當輕松的就和他離婚,更讓餘秋雨驚喜萬分,這樣他就可以大膽地去追求自己和馬蘭的愛情了。
不過在追愛的同時,對于前妻對于前妻的孩子,他也是心懷愧疚,道歉當然是免不了的,在那個世道,一個離婚的女人不容易,更别提這個女人還帶着小孩,是以,餘秋雨答應每個月給這個小孩打生活費。
在和李紅離婚之後,沒過多久,餘秋雨就和馬蘭走入了婚姻的殿堂,這段婚姻甚至持續到了如今,即便和馬蘭結婚,餘秋雨也沒有忘了照顧自己的前妻生的女兒,經濟上的支援一直沒斷過。
這張照片就是餘秋雨和馬蘭所拍攝,兩個人姿态親密,餘秋雨将手搭在馬蘭的肩上,馬蘭看着餘秋雨,臉上寫滿了小女兒的嬌羞和依賴。
或許是因為自己失敗的婚姻,或許是曾經的丈夫和另一個女人太過恩愛,李紅在微網誌上釋出了一篇名為《我的流氓前夫餘秋雨》的長微網誌,據觀察者網記載,文中李紅痛罵餘秋雨是個“僞君子”。
“沒有誰比我更了解這個僞君子……總有一種禽獸穿戴衣冠,總有一種幫兇強擠眼淚,總有一種流氓自稱大師……”
平心而論,在離婚之後,對于前妻和自己的孩子的處理上,餘秋雨做得沒有太大的問題,不過,李紅罵餘秋雨也是有理有據的。
婚内出軌這件事情,餘秋雨确實給李紅留下了極為糟糕的體驗,自己在外面為了家庭努力拼搏,可是丈夫卻在家裡和其他的女人談情說愛,李紅罵餘秋雨也就顯得理所應當了。
如果真的是君子的話,那麼言行一定是克制的,一定是不出格的,而餘秋雨現在還沒做到這一點,李紅罵他僞君子也就可以了解了。
參考資料:
觀察者網——餘秋雨微網誌聲明回應離婚謠言 暗指沙葉新 2013-04-29
中國網資訊——餘秋雨和馬蘭結婚後,被罵了十多年,王朔怒批他“不算文化人,不入流”,梁宏達直罵他虛僞至極,他卻隻淡淡回了一句2023-08-03
閩南網——傳餘秋雨與美女作家私通 其妻馬蘭提起離婚訴訟201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