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發力重組膠原蛋白賽道,華熙生物與“成分黨”雙向奔赴

“與以往跟風購買國際大牌護膚品相比,我現在更喜歡研究成分”,90後消費者王夢妮告訴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這兩年,她和身邊的朋友在選購護膚品時會仔細檢視核心成分與含量,看到不懂的成分還會在社交媒體上搜尋學習,“既長知識,又能確定産品是否具有宣稱的效果,用起來也更放心。”

王夢妮的消費心得并不是個例,記者在社交媒體搜尋發現,“成分護膚”“功效性護膚品成分解析”等話題分享與筆記數量近年來一直保持較高熱度。随着消費者的護膚觀念從“基礎保養”向“精準功效”轉變,一批以科研和原料研發起家的本土科技生物企業和護膚品牌也迎來屬于自己的“風口”,進入科技驅動的新紀元。

誰在搶灘千億級市場

在衆多頗具熱度的成分之中,重組膠原蛋白無疑是“風口浪尖”上的那一個,正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關注——最近在給媽媽挑選護膚品的王夢妮就迷上它,把它作為選購産品的“标配”成分,“皮膚衰老的過程就是膠原蛋白流失的過程,想要抗老緊緻,重組膠原蛋白是明星成分。”王夢妮告訴記者。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查詢資料了解到,與傳統動物來源的膠原蛋白相比,重組膠原蛋白在生物活性、水溶性等方面具有更多優勢,在抗衰和肌膚修複方面擁有良好效果。憑借這些優勢,重組膠原蛋白成分逐漸走入醫療、美容護膚等領域,并成為繼透明質酸之後,下一個風靡護膚品行業的“國貨原料之光”。

重組膠原蛋白概念火熱,專注終端産品的企業亦競相入局。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顯示,2022年中國重組膠原蛋白終端産品市場規模為185億元,預計2027年将增長至1083億元,市場滲透率将從2022年的46.6%增至2027年的62.3%。其中,應用功能性護膚品市場規模将在2027年達到645億元,成為重組膠原蛋白市場應用中占比最大的品類。

在終端需求規模增長潛能不斷釋放的背景下,重組膠原蛋白的産能情況又是如何?智研咨詢釋出報告指出,随着近年來大陸重組膠原蛋白行業技術水準的提升及下遊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大陸重組膠原蛋白行業産量及需求量快速增長。資料顯示,2016年大陸重組膠原蛋白行業産量為7.2噸,到2022年産量增長至150.8噸。相應在需求端,同樣呈現連年增長的趨勢。

當重組膠原蛋白在供需兩端都面臨巨大發展潛力的背景下,一些在原料端與護膚産品終端同時占據優勢的“科技大廠”,自然而然引來了市場的關注。其中,以合成生物科技創新驅動的生物科技公司、生物材料全産業鍊平台公司華熙生物,就在重組膠原蛋白賽道的原料端和産品端雙向、互補發力,憑借科研 “硬實力”不斷推新,一經入局就引來了市場較高的關注和認可。

發力重組膠原蛋白賽道,華熙生物與“成分黨”雙向奔赴

圖/華熙生物在重組膠原蛋白賽道的原料端和産品端雙向、互補發力,憑借科研 “硬實力”不斷推新。

賦能全産業鍊,多産品相繼落地

曾有市場觀點質疑,華熙生物作為透明質酸産業的龍頭企業,入局重組膠原蛋白領域時間較晚,面對一個快速發展的市場,“後入局者”難免會有失先機。

但也有觀點認為,目前重組膠原蛋白行業競争格局尚未穩定。作為以合成生物技術為驅動的生物科技公司,華熙生物的入局将為市場帶來新活力。

蛋殼研究院認為,近年來,合成生物學的發展為重組膠原蛋白帶來了革命性的突破。通過設計和建構高效且特異的表達載體,精準調控膠原蛋白的表達水準,結合多種表達系統的優勢,大幅提升了重組膠原蛋白的産量和純度。這些進展不僅提高了生産效率,也拓寬了重組膠原蛋白的應用前景。而華熙生物以合成生物科技為驅動的“底層基因”就成為公司入局追趕的核心動能。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經梳理了解,華熙生物入局重組膠原蛋白賽道也非“一蹴而就”。近年來,華熙生物在重組膠原蛋白賽道以科研為抓手深耕布局,早已刷足了“存在感”。

早在2022年4月,華熙生物就以2.33億元收購北京益而康生物51%股權,成為其控股股東,正式進軍膠原蛋白産業領域;同年8月,公司釋出動物源膠原蛋白、重組人源膠原蛋白、水解膠原蛋白(肽)三款産品,針對性滿足醫療、食品、再生醫學等不同領域需求。

2023年,借助合成生物技術平台,華熙生物成功開發自有知識産權的重組膠原蛋白,拓展擁有多元化生物材料的産品矩陣,并推出四款重組Ⅲ 型膠原蛋白原料新産品,從供應端對重組膠原蛋白原料進行了矩陣更新。據華熙生物相關披露,目前華熙生物的重組膠原蛋白産能已達到噸級規模。

原料端的突破也在不斷賦能華熙生物旗下醫療終端業務和功能性護膚品業務,讓公司實作全産業鍊的提質增效。

2024年1月,華熙生物重組膠原蛋白傷口敷料取得二類醫療器械注冊證;4月,旗下品牌潤百顔布局膠原蛋白領域,推出膠原蛋白産品緊緻充盈次抛(“元氣彈”次抛),完成了抗老核心産品線的戰略布局;9月,華熙生物旗下核心功能性護膚品牌潤百顔和誇迪分别推出潤百顔膠原“緊塑霜”與主打醫用重組Ⅲ型膠原蛋白敷料的誇迪“紅十字”醫療器械新品系列,聚焦重組膠原蛋白成分的功能性護膚品産品矩陣逐漸清晰。此外,根據相關披露,華熙生物圍繞重組膠原蛋白原料開發的噴劑、凍幹粉等多款二類醫療器械終端産品,預計在未來1-2年内逐漸驗證上市;自主研發的三類醫療器械膠原蛋白終端産品預計于2024年下半年進入臨床階段。

發力重組膠原蛋白賽道,華熙生物與“成分黨”雙向奔赴

圖/潤百顔膠原「緊塑霜」(華熙生物提供)

華熙生物在生物活性物産業化方面一直走在行業前列,尤其是透明質酸的生産規模和應用領域更是達到了國際領先水準。而在這一領域的既有優勢,也将支援華熙生物在重組膠原蛋白的賽道行穩緻遠。财通證券釋出研報指出,目前重組膠原蛋白尚未進入存量競争時代。《2024重組膠原蛋白行業白皮書》中也有相同的觀點——近年來,從市場空間看,重組膠原蛋白已成為具有強成長性的賽道,未來有望複制透明質酸産業的發展路徑,從供給端技術突破到需求端普及和應用場景拓展,實作良性循環,最終推動市場規模從百億級跨越至千億級。

高投入構築技術壁壘,劍指“差異化”

重組膠原蛋白的生産依賴于生物工程技術,除了需要在時間縱軸上“厚積”,以“沉浸式入局”換市場空間之外,更需要企業對于“科技力”的精準把握。

近年來,華熙生物持續增加研發支出,建構技術壁壘,擴充合成生物版圖。根據公司不久前釋出的半年報,華熙生物的研發投入同比增長7.4%至2.01億元,上年同期為1.87億元,研發投入總額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同比提升1.06%至7.13%。研發人員也由2023年上半年的813人增至867人,研發人員數量占公司總人數的比例提升至19.63%。

高投入的“加持”為華熙生物從基礎研究到終端應用的全産業鍊研發提供了支撐,也保障了其持續創新能力。

發力重組膠原蛋白賽道,華熙生物與“成分黨”雙向奔赴

圖/今年6月華熙生物合成生物中試轉化平台全面建成(華熙生物提供)

當下,随着越來越多的企業押注重組膠原蛋白,行業又将如何發展?開源證券指出,從長遠來看,随着市場上出現更多的同類産品,差異化戰略将成為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包括技術儲備、多元化的産品布局以及面向消費者的差異化品牌建設等。

蛋殼研究院則認為,重組膠原蛋白與現有市場材料之間的關系并非單純競争,相反,通過與其他材料或項目的聯合,重組膠原蛋白的本質效果能夠得到進一步放大。

針對上述行業判斷,華熙生物為市場提供了一個将重組膠原蛋白與透明質酸有效結合,實作“1+1>2”的成功案例——憑借對于透明質酸的深度研究,華熙生物重磅推出了獨家科技應用“玻膠閃充”技術,選用分子量小于1000Da的透明質酸Hybloom™微真作為“向導”,攜帶膠原蛋白抵達皮膚深層。

通過“重組膠原蛋白+透明質酸Hybloom™微真”這一創造性的組合,以優質的原料和科學的促滲方法,華熙生物為重組膠原蛋白護膚帶來了更好的解決方案。證明了透明質酸和重組膠原蛋白的新可能,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替代關系,而是可以協同增效,實作“1+1>2”。

對于未來的布局和發展,華熙生物方面表示,在原料端,公司已實作從原料供應商到解決方案提供商的重要轉型。後續将進一步完善原料功效評價與配方應用技術服務體系,為客戶提供全套解決方案。在終端,華熙生物将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充分發揮全産業鍊平台型公司的優勢,以科技力打造好産品,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高品質、高效能的國貨産品。

編輯 黃鑫宇

校對 楊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