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24中網在收官日再次迎來觀衆爆棚的一天。女單決賽由大滿貫冠軍高芙對陣大滿貫亞軍穆霍娃,吸引滿場觀衆到場助威。這也是今年中網火爆票房的縮影。今年,在“鄭欽文效應”的帶動下,中網球票早早售罄。中網借助奧運紅利和積澱了20年的口碑,在票房銷售、商務贊助和網球文化推廣等方面展現出了獨特的魅力。
球員給力帶火球市
今年共有來自48個國家和地區的380名球員來京參加中網,其中WTA女子職業球員有158名,ATP男子球員72人參賽。阿爾卡拉斯、辛納、梅德維德夫、薩巴倫卡、高芙、大坂直美等大滿貫得主加入今年中網參賽陣容。
今年中網賽場創造多項紀錄:中國選手出戰人數創新高,達到18人;中國女網選手高馨妤與西班牙選手托莫的比賽時長4小時15分鐘,創造了中網女子賽事耗時最久的紀錄;10月2日阿爾卡拉斯和辛納會師決賽,奉獻了一場大滿貫級别的比賽,創造了中網決賽時長紀錄。
中國球員的表現牽動着國内網球愛好者的目光。女子方面,鄭欽文闖入中網女單半決賽,成為再一次成功打入中網女單四強的本土選手;持外卡參賽的35歲老将張帥在中網上演四連勝奇迹,第三次成功晉級中網女單8強。男單方面,22歲的布雲朝克特持外卡參賽,第三輪戰勝了世界排名第6、賽會4号種子盧布列夫,創下持外卡參賽打進中網四強的新紀錄,這也是中國男子球員在中網的最好成績。
門票收入連創新高
從2023到2024年,中網現場觀賽人流量再創新高。9月28日中網第一個周末,園區觀衆流量約3.9萬人,創造了單日流量曆史新高。10月1日,首創鑽石球場、蓮花球場所有規格門票,甚至外圍球場的“歡享票”也都售罄,當天國家網球中心的觀賽人流量達到4.4萬,再次重新整理了單日入場人數紀錄。10月2日的男單決賽加鄭欽文登場,讓當天中網的觀賽人流量達到2.9萬,首創鑽石球場更是湧入了超過1.3萬人。全賽期觀賽人流量預計約30萬人,較去年預計增長50%,5個比賽日的單日流量超2.5萬人次。截至10月5日,約有14萬外地球迷和超1.3萬境外觀衆來京觀賽。
門票銷售方面,持續火爆。開票當日銷售額為去年同期兩倍,在正賽開始前,中網的門票銷售就已經超過了去年整個賽季的總額:男子決賽門票已售罄,女單決賽門票也提前多日出現一票難求的局面。僅開賽前兩天,門票銷售收入是去年同期的2倍。截至10月1日11時,比賽的所有門票已經售罄。今年票房總收入超8000萬元,創下中網門票銷售曆史新高,較去年上漲60%。
聆聽回報改善服務
2024中網在觀衆服務方面下足功夫。球迷反映,來去中網更加便捷了。據介紹,中網拆除了場館周邊的栅欄,造福開車來場館的觀衆;觀衆出入口全部用上閘機,疏通之前人工檢票造成的擁堵。此外,中網和高德以及百度地圖關聯,在打車、導航和接駁方面更加簡單直接。
今年中網聯系公交集團,夜間12點以後利用原有夜班線路加開擺渡車輛;地鐵8号線在9月26日至10月2日中網賽事高峰時段延時運作至12點。
中網20年來除了口碑積累,也通過傾聽球迷的吐槽改進服務。“很多吐槽是12345熱線電話回報的。與其和别人學辦賽經驗,不如直接聽聽觀衆怎麼說。”中網負責人介紹。去年賽後中網從網絡和12345熱線擷取觀衆的回報。“觀衆的心聲很有啟示。比如停車難、入場擁堵。我們給分了類,118項。流程做好了,還得再實戰一下。今年的核心理念就是服務好所有到場觀衆。”中網負責人說。
觀賽體驗不斷更新
不少球迷反映,今年看中網,在餐飲、休閑方面更加舒服自在。走進國家網球中心,入口處的觀衆服務中心提供賽事咨詢、無障礙服務、行李寄存、母嬰室等服務。園區内的西廣場綠草茵茵,球迷可以躺在椅子上,看着面前360度環屏上的比賽實況,假日的輕松惬意感觸手可得。
據介紹,2024年中網引入近30家餐飲品牌,超過60個餐飲服務點位,綜合餐飲樓提供品質更優的現場餐飲服務。
今年中網園區營造濃厚網球文化氛圍,推動網球消費新熱潮,還制造了吉祥物爆款的斷貨。賽會新吉祥物IP“阿中”得到國際球員的喜愛後一炮而紅,在中網期間受到球迷熱烈追捧。盡管今年賽前已增加1倍的供貨量,火爆程度仍是超出預期,阿中抱枕、毛絨網球鑰匙扣等搶手紀念品供不應求,一度還出現了爆款斷貨的情況。
今年的賽事贊助商、合作夥伴将網球本球融入創意展台之中,結合網球運動設定各類互動活動超100場,累計參與人次超1萬。商家都增加了網球造型創意餐飲,如網球造型的冰激淩、網球大福、網球小方吐司。據悉,中網2024賽期的綜合消費額超2500萬元,較2023年增長近40%。
廣受各方好評
在2024中網開賽前,中國網球公開賽賽事總監張軍慧介紹,今年中網第一次取得“1個首席+3個鑽石+8個白金+10個合作夥伴”的贊助商滿席成績。這代表了贊助商們對中網公開賽的認可。
除此之外,中網還得到球迷真金白銀的支援,更有球員點贊。2024中網得益于巴黎奧運會的紅利和過去積澱的口碑持續增長,推動着網球文化的發展,也成為國際友人了解中國的視窗。很多國際球員反映,中網的安排和其他賽事不一樣。中網為球員提供了非常多的活動選擇,讓大家不虛此行。中網聯合賽事總監拉爾斯·格拉夫介紹,中網已經形成了對國際球員的獨特吸引力。
文/本報記者褚鵬
統籌/杜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