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十一不拉跨
編輯丨一号探秘人
不以長相論能力,這是最起碼的素養。
長得好看能力就強嗎?
那娛樂圈為什麼還有那麼多“文盲”。
“醜人”能在圈内火起來不正說明長相與能力無關嘛。
咱們今天說的這位,是離聯考滿分僅差一分的理科狀元。
這樣的高品質人才竟然有人嫌他長得醜。
什麼時候咱們國家以貌取人到了這個地步?
學霸養成記
王瑞鵬,一個出生在教室家庭的普通學生。
要說他與别的孩子有什麼不同,那就是他有一對非常開明的父母。
父母都是老師,卻從來沒有逼着他去學習。
從小到大,他學習都是靠自己自覺。
在他眼裡,學習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
或許正是因為父母都是教師,更明白怎麼才能激發孩子的興趣。
家裡随處可見的就是各種各樣的書。
而他從小就知道想了解什麼事情,看書是最快的方式。
是以,他們家的書不僅僅是普通的課本,更多的是可以增長見識的書籍。
有了看書這個興趣愛好,他學習起來也容易了許多。
當同學們都在抱怨課程太多跟不上的時候,他已經在書籍的海洋裡遨遊了。
父母也從來不會打擊他的自信心。
對他說得最多的話就是:
“你是最棒的”。
對于這樣的鼓勵式教育他非常實用,有了父母的認可,他更加努力想要有一番成就。
從小到大都是學霸級的存在,但父母沒有想過讓他跳級,而是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往上走。
他學習起來也輕松了許多,甚至在高中課程最緊張的時候,他還有時間參加各種比賽。
要說他最出色的成績,必然是奧數競賽的全國一等獎了。
這一路走來他拿到很多獎項,但是這個最有用,因為在聯考的時候他是以加了二十分。
他的聯考裸考成績是729分,正是因為有了這20分的加持,他才做到差一分滿分的奇迹。
這樣優秀的成績放到哪個學校都應該是萬人敬仰的程度。
沒想到分數下來大家看到理科狀元是“這副尊容”時,評論區響起了不一樣的聲音。
“醜狀元”
真是活久見,這年頭竟然有人敢嫌狀元長得醜。
他不過是有些不修邊幅,留個小胡子,戴個眼鏡,眼睛小了點。
但人家能考749分,你們家漂亮孩子咋不考這麼多分呢,是因為不喜歡嗎?
“很明顯是書呆子長相,考了高分也沒出息”。
到底是生活多麼不如意的人才能說出這麼惡毒的話。
對于高智商人才,我們國家珍惜還來不及呢,用得着你們評價人家的長相嗎。
不說人家以後很有多高的成就,就那聯考分數也是大多數人一輩子都達不到的高度。
一群站在山底的人嘲笑人家已經登上頂峰的人,到底是哪裡來的自信。
好在王瑞鵬的心态很好,并沒有是以而受到影響。
如若他是一個心靈非常脆弱的孩子,因為聽到這樣的聲音而尋短見。
那對他惡語相向的每一個人都是罪魁禍首。
就像當初的百日誓師女孩符文迪。
“淩晨六點的校園很黑,但600多分的成績很耀眼!”
她的演講慷慨激昂,就算成績不理想的同學聽到她的發言也想再為自己努力一把。
再說了,百日誓師不就是為了激起鬥志嘛。
如果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那誓師也就沒有了意義。
那段視訊火的時候,多少人罵人家符文迪面目猙獰,眼神犀利,表情做作。
誰能想到這是形容一個高三學生的詞。
而這個女孩隻是想做好這一場演講而已。
如果真的有同學因為她這次演講而開始努力,哪怕隻有一百天的時間,那她也會為此感到欣慰。
但是,網上的言論已經對她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在聯考前一百天這個關鍵時期,她遭受了很嚴重的網暴。
還好家長和老師還有同學們都鼓勵她,讓她沒有受外界的影響。
要是真的是以影響了她的聯考成績,那麼那些嘴毒的人都“罪該萬死”。
還好,她以645分的成績考入人大,600多分的成績真的很耀眼。
話說回來,王瑞鵬以749分的成績考入清華,那畢業之後他生活得怎麼樣呢?
才子的選擇
2004年考入清華以後,他的心态依舊很穩。
沒有因為自己優秀的聯考成績而驕傲自滿。
畢竟清華是一個卧虎藏龍的地方,随便拉出來一個都是當初的傳奇人物。
在這樣的環境下他更明白了學無止境。
積極參加各種活動,既可以在學習之餘放松一二,還能學到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大學畢業後他選擇了出國深造。
直到他拿到斯坦福大學的博士學位,他的求學之路終于畫上了句号。
對于這樣的高精尖人才,美國也十分看好他。
還沒畢業就有很多公司向他抛出豐厚的條件,年薪上千萬都輕輕松松。
面對這麼大的考驗他守住了自己的内心。
不管國外給他提出多好的條件,他依舊記得自己是中國人。
自己能有如今的成就不能忘記祖國母親。
是以他毅然決然回國發展,當中科院向他抛出橄榄枝的時候,他答應了。
為祖國的科研做貢獻,才是他一生的使命。
當初多少人說他沒出息,不能成大器。
而他做的每一件事,每一個決定,都顯示出他是一個能力強又愛國的好青年。
相比之下,也确實有出國留學就不想回來的學子。
有一個叫何碧玉的女孩,可以說是比王瑞鵬更優秀的人才。
14歲參加聯考,以750分的成績成為當年河南省理科狀元。
小小年紀,這麼耀眼的成績,她必定前途無量。
說起來和王瑞鵬還是校友呢,她大學上的也是清華。
後來她拿到了公派留學的機會,去華盛頓大學進修博士。
但是,這一去,她的心就跟着飛走了。
到了美國之後她就很少回家,連過年過節都不回來和父母團聚。
等學業完成父母問她什麼時候回國發展,她卻堅定地說沒打算回國。
從她留學開始,父母就在吹耳邊風:
“學業完成之後一定要回來報效祖國,人可不能忘本呀”。
但是,她确實被美國深深地吸引了。
這麼一對比,才能感受到王瑞鵬放棄國外的高薪回國發展下了多大的決心。
資訊來源:
新京報:當年聯考隻差1分滿分的“全國狀元”,他現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