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原量子谷創新基地今年11月底封頂,力争5年建成百億級量子産業叢集

大河報·豫視訊記者 田育臣

中原量子谷創新基地今年11月底封頂,力争5年建成百億級量子産業叢集

【編者按】新中國成立75周年,舉國同慶。75年的蝶變中,重點項目如同璀璨星辰,點亮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夜空。這些項目不僅是技術創新的結晶,更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堅實支撐。它們分布各個領域,有交通、有制造、有文旅,有商業,有教育……它們的進展怎樣?它們對我們的生活将有什麼影響?

本報道以“國力全開,豫來豫強”為主題,通過深度探訪重點項目,展現其背後的建設故事、創新成就以及對未來的深遠影響,共同繪制一幅我省高品質發展的壯麗畫卷……

中原量子谷創新基地今年11月底封頂,力争5年建成百億級量子産業叢集

作為國内首個以“量子谷”命名的平台,中原量子谷是河南省科學院與中原科技城融合發展的首個重大項目,被譽為河南省實施“一号戰略”的“一号工程”,備受人們關注。

10月2日,雖是十一國慶長假,但位于鄭東新區的中原量子谷創新基地項目仍在忙碌施工。目前,中原量子谷整體建設情況如何?未來,它将如何發展新質生産力,在量子科技領域打造科創高地?

中原量子谷創新基地今年11月底封頂,力争5年建成百億級量子産業叢集

◆今年11月底,中原量子谷創新基地項目樓體預計封頂

10月2日,大河報·豫視訊記者來到距鄭州東站約3公裡、位于鄭東新區蓮湖路與明理路交叉口西南角的中原量子谷創新基地項目施工工地看到,1#樓、2#樓外圍,被綠色的安全網包圍,勞工們正在工地上忙碌着,幾個塔吊,多台鈎機、挖掘機在不間斷的作業施工。

據現場中鐵七局從業人員介紹,目前正在施工的是中原量子谷一期項目的拓展區,即中原量子谷創新基地項目,該項目一共有1#樓、2#樓兩棟樓,兩棟樓的基礎已全部完成。截至10月2日,項目1#樓主體完成45%,2#樓主體完成了40%;地庫結構完成80%。為了不影響工程進度,十一國慶假期,50餘名勞工不放假,10餘台機械、3台塔吊進行不間斷作業,全力保障項目高效推進。預計今年11月底兩棟樓全部封頂。

“中原量子谷的一期核心啟動區已建成傳遞,不少科研院所已經入駐辦公。現在在建的中原量子谷創新基地項目是省科學院定制設計的兩棟試驗樓,未來一期核心啟動區主要是辦公區,創新基地主要做試驗、研發。這兩棟樓都是4層樓,其中一樓高10米,其他樓層是正常層。”中鐵七局現場項目負責人表示,兩棟試驗樓中,1#樓4層樓共計16681.8㎡,建築高度23.9米;2#樓4層樓共計30453.07㎡,建築高度23.9米;裝置用房一層,共計554㎡,建築高度6.8米。

中原量子谷創新基地今年11月底封頂,力争5年建成百億級量子産業叢集

◆中原量子谷共分三期建設,墨子實驗室入駐辦公

“中原量子谷創新基地項目,是專門為墨子實驗室、空天資訊研究所等十餘家科研機構定制化方案設計,就是現在的1#樓、2#樓,正在建設中。”鄭州市鄭東高新産業發展有限公司中原量子谷項目總監王照燦介紹,該項目是中原量子谷一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墨子實驗室、半導體研究所等相關研究所和院士創新團隊提供研發中試實體空間。中原量子谷的一期核心啟動區已傳遞投用。

從中原量子谷一期向西南方望去,僅一個路口之隔就是建設中的二期工程。中原量子谷二期項目,占地約231畝,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計劃投資26億元,主要建設研發、小試、中試、生産用的高标準工業上樓産業載體、配套産業服務用房,以及配套光儲充一體化綜合能源附屬設施等,實作土地利用效率、企業生産效率、空間營運效率的“三率提升”,計劃2026年建成投用。

據介紹,中原量子谷共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為應用技術研發與技術內建示範區,二期為産業培育與企業孵化區,三期為量子科技示範城市先導區。其中,二期項目是一個集齊了量子産業載體、配套服務用房以及光儲充一體化綜合能源附屬設施的“工業上樓”标杆園區。在這裡,“工作圈就是生活圈”“上下樓就是上下遊”将不再隻是創新理念,“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技術應用—成果轉化與産業化”閉環的一流量子科技生态産業叢集将在中原科技城成為現實。

中原量子谷創新基地今年11月底封頂,力争5年建成百億級量子産業叢集

◆中原量子谷一期核心啟動區已入駐12家科研機構超200人

在該施工工地的南側,一牆之隔的便是中原量子谷一期核心啟動區。大河報·豫視訊記者在漢月路上向北望去,中原量子谷一期核心啟動區門前“中原量子谷”5個銀色大字格外醒目。從大門進入,映入眼簾的是一棟6層高的樓房。該大樓已有不少機關入駐,其中大院内規劃了不少電動停車樁,車位上停着不少車。

大河報·豫視訊記者了解到,目前,中原量子谷一期核心啟動區已經投入使用,重點聚焦量子資訊、高端晶片、光電材料等領域,已入駐長江量子、國科量子、國耀量子,以及省科學院雷射制造研究所、實體研究所、量子材料與實體研究所、新型顯示技術研究所等12家科研機構,搭建大型儀器共享平台及創新平台近20個,引入創新創業團隊10餘個,集聚高層次科研人員超200人。

中原量子谷創新基地今年11月底封頂,力争5年建成百億級量子産業叢集

據了解,去年8月,中原量子谷建設啟動儀式在河南省科學院舉行,中原科技城與首批入駐中原量子谷的科研院所、創新團隊以及重點企業簽約,這也标志着中原量子谷項目正式拉開帷幕。

而中原量子谷一期迅速傳遞的背後,是鄭東新區諸多部門和平台公司的合力使然。鄭州市鄭東高新産業發展有限公司中原量子谷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9月,接到中原量子谷一期建設保障任務,公司第一時間成立項目建設部,即刻安排人員日夜駐場工作,一周内實質性開工,一月内達到裝置入駐條件,一季度内完成立項、招标、設計、施工、竣工、傳遞等工作,經67個日夜的連續建設,至去年11月基本完成施工,去年12月陸續傳遞省科學院各機關使用。

◆5年後,中原量子谷力争建成百億級量子産業叢集

今年8月30日,中原量子谷項目釋出會在鄭州舉行,首次集中釋出了入駐中原量子谷的科研院所和創新團隊的14項科研成果,涉及高端晶片、雷射制造、量子科技、新能源電池等領域,應用場景更是覆寫了辦公與會議、工業加工、醫療器械及民生領域等。

其中,墨子實驗室釋出的“液冷條件下使用的新型固态存儲器”引人注目。這款适合浸入式液冷環境新型固态存儲器為國内首創,實作了100%自主可控和全國産化,具有斷電保護電路,預計今年12月可量産,應用前景廣闊。

省科學院實體研究所釋出的數字熒光免疫分析系統,實作了單分子水準的超靈敏檢測,打破國外技術在相關方面的優勢,可應用于傳統體外診斷檢測及超高靈敏要求的早期疾病篩查等臨床診斷場景。

中原量子谷創新基地今年11月底封頂,力争5年建成百億級量子産業叢集

“量子科技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前沿領域,是國家搶占未來産業制高點的戰略領域之一。省科學院與中原科技城合作共建中原量子谷,标志着省科學院與中原科技城、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三合一’融合發展,率先在鄭東新區先進制造業開發區實質性落地,将逐漸推動中原科技城科技成果在先進制造業開發區就地轉化就地應用。”中原科技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原量子谷正逐漸形成科技創新的策源地、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和創新創業的孵化基地。

根據規劃建設方案,中原量子谷将打造“一院、一城、一平台、多網點多基地”,為一流高校、科研院所來豫圍繞量子産業開展高水準研究提供全要素保障,同時,為科研人員創新創業和量子科創企業在豫發展提供科技對接、科技金融、企業孵化與産業培育全鍊條服務。

在平台建設方面,中原量子谷力争3年内打造5個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平台,引進和孵化超30家量子及上下遊産業科技型企業,預計産值規模達20億元;在産業示範方面,中原量子谷力争5年後建成百億級量子産業叢集,孵化5—8家量子科技上市公司,成為國家量子産業成果轉化和産業化的聚集示範基地和建設量子科技應用示範城市。此外,中原量子谷還将大力引育人才,打造國内一流的量子産業人才集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