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雨花忠魂》:從英烈事迹中感悟共産黨人理想信念

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們的事迹展示了共産黨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為民犧牲的大無畏精神。

《雨花忠魂》:從英烈事迹中感悟共産黨人理想信念

今年9月30日是第十一個烈士紀念日。當晚,紀錄片《雨花忠魂》在CCTV-9央視紀錄頻道開播,江蘇衛視等同步播出。該片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雨花英烈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遵循,以中國共産黨自1921年建黨到1949年成立新中國的28年奮鬥曆程為主線,将雨花英烈的革命事迹貫穿其中。

作為入選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紀錄新時代”的紀錄片精品項目,《雨花忠魂》分《追尋真理》《疾風勁草》《救亡勇士》《托起黎明》四集,每集45分鐘的篇幅,并通過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深刻揭示以雨花英烈為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使命和理想信念,回答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

《雨花忠魂》:從英烈事迹中感悟共産黨人理想信念

雨花台是新中國浴血而生的紅色聖地——從1926年至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犧牲在雨花台及南京地區的革命烈士數以萬計,目前已知姓名的就有1519位,其餘絕大部分為無名烈士。《雨花忠魂》的創作始于雨花台烈士紀念館。主創團隊從紀念館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整理彙總的烈士卷宗,2019年實施“紅星計劃”以來搜集到的烈士書信、檔案、遺物等實物中梳理線索;又先後赴北京、上海、山西、廣東、廣西、安徽、江西等十餘個省市自治區尋訪烈士戰鬥生活的足迹;還前往俄羅斯、美國、中國台灣等地的檔案館、圖書館,進一步挖掘曆史文獻。

《雨花忠魂》:從英烈事迹中感悟共産黨人理想信念

在境外挖掘檔案的過程中,攝制組得到了一些珍貴史料。比如,在俄羅斯國家社會曆史政治檔案館和俄羅斯國家圖書館東方文獻中心,攝制組查找到赤色職工國際關于安置接收鄧中夏烈士孩子的檔案、黃勵烈士和丈夫楊放之編輯的雜志《太平洋勞工》原件等檔案資料;在中國台灣“國史館”,攝制組查找的曆史文獻包括高波烈士被捕後國民黨當局對他的提押電報原文、蔣介石要求将周鎬烈士立即槍斃的電報原文、國民黨當局要求上海租界引渡鄧中夏烈士的行文等。

《雨花忠魂》:從英烈事迹中感悟共産黨人理想信念

有了深度的挖掘與詳實考證為基礎,《雨花忠魂》得以借豐沛的細節和情感表達,為觀衆揭開英烈事迹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如晉夫烈士曾贈給新婚妻子一張精心設計的單人照,照片被裁剪成楓葉形狀,寄情于楓葉的“思念”花語。新婚僅僅六天後,晉夫就前往前線,後被捕犧牲。妻子将這張記錄了烈士鐵骨柔情的定情信物珍藏了70多年。又如孫曉梅烈士在參加新四軍後,面對家人不解,她給母親寫了封家書。“國不保,家何能存?”“梅等不敏,然不願做時代之落伍人”“決不做民族罪人”……這些擲地有聲的話語,展現了一名共産黨人在民族危難之際所表現出的愛國情懷和犧牲精神,在新中國成立75周年時讀來,依然動人心魄。一個個充滿溫度的細節呈現,使烈士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立體,具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