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進一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近日,以“增進文化自信 講好愛國故事”為主題的靜安區中國小2024年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展示活動在靜安區閘北實驗國小舉行。
活動在專題視訊《信仰在實踐中閃光——走進一刻鐘實踐圈》中拉開帷幕。
首先,會上作了題為“讓每一個學生堅定跟黨走——靜安區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永遠在路上”的主旨報告,表示區教育局長期以來始終堅持黨對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絕對上司、堅持釋放靜安“六地”優勢的紅利、堅持破解愛國主義教育的真命題、堅持學校主導的校本化創新、堅持一體化協同推進愛國主義教育。未來,靜安教育将從加強教育科研、強化教師激勵、關注技術賦能等三個方面,切實推進學校愛國主義教育創新發展。
會議表彰了“增進文化自信 講好愛國故事”2024年靜安區中國小愛國主義教育系列活動的各獲獎機關。
會議透露
靜安區教育局将攜手華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聯合研發《靜安區首部黨章誕生地資源在大中小思政一體化中的應用學習手冊》。
上海行健職業學院以“凝聚自信之力 築牢自強之基”為題,重點介紹了《自信中國》思政選修課,該課程立足國家發展大勢,契合學校特色,充分利用各學院優勢資源,培育高職學生愛國情、強國志。上海市華東模範中學《數學老師帶你看祖國》課程,用數學觀點看中國成就,用數學方法增文化自信,融合合作學習、項目化學習、案例研究等多種方式,培養資料分析與數學抽象等核心素養。靜安區閘北實驗國小利用三個“二”,上好兩堂第一課,建好兩支宣講團,抓好兩個關鍵契機,讓愛國主義教育更走心。
在實踐成果展示環節,來自上戲附中、風華初教育集團、市北職高、一師附小、閘北實驗國小、大甯路國小等校的學生帶來了情境劇《不滅的紅色記憶》。從贊頌民族大義的《紅高粱》到緻敬袁隆平爺爺的“禾下乘涼夢”,從學習左英的事迹生平,到分享手持中國護照的自豪,同學們穿越時空隧道與革命先輩們相遇,用生動的語言講述愛國的故事,從中厚植文化自信、弘揚愛國精神。
會議指出
靜安教育将進一步深入了解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核心要義,着力推動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走深走實,不斷凝聚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協同合力,希望靜安各學校凝心聚力深耕紅色文化沃土,共同推動愛國主義教育“活”起來、“亮”起來、“熱”起來,開創新時代立德樹人新局面,為建成教育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來源:上海靜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