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政治局會議發力穩增長,增量政策将繼續加碼

繼金融管理部門一攬子政策出爐後,中央明确增量政策将加力推出。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6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目前經濟形勢,部署下一步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有效落實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進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針對性、有效性,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标任務。

會議對财政政策、貨币政策、房地産市場、資本市場等都作出明确部署,強調“要加大财政貨币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要促進房地産市場止跌回穩”等。

每年以經濟為主題的政治局會議通常召開四次,時間分别為4月底、7月底、10月底和12月初,“9月底召開研究經濟工作的政治局會議并非慣例。”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表示。多位專家對第一财經分析,此次會議召開的時間點和表述與以往有很大不同,凸顯中央對目前經濟形勢的高度重視,也展現了穩增長政策的迫切性。

加大财政貨币逆周期調節

此次會議強調,要加大财政貨币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保證必要的财政支出,切實做好基層“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工作。要發行使用好超長期特别國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帶動作用。

為充分發揮專項債穩投資穩增長效應,近兩個月地方政府已經加快了專項債券發行進度。根據公開資料,截至目前全國地方發行新增專項債額度約3.6萬億元,剩餘約0.2萬億元待發。

另外,今年1萬億元超長期特别國債發行進度已經過半。其中,支援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3000億元超長期特别國債資金已經全面下達。

專家認為,剩餘的新增專項債額度、超長期特别國債額度将加快發行,并盡快将資金下達,盡早形成實物工作量,擴大有效投資,推動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

不過,受财政收入下滑制約,多位财稅專家預計廣義财政支出規模将不及預期。若保持年初預算的支援力度,需要彌補資金缺口,這就需要發行國債、特别國債或專項債等。

針對目前經濟恢複尚不牢固,部分專家建議增發國債或特别國債,來擴大财政支出,刺激總需求,進而推動今年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而由于增發國債或者特别國債等,涉及調整預算,需要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準許,是以10月份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是一個重要觀察視窗。

關于貨币政策,會議強調,要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實施有力度的降息。24日一攬子政策推出,就已釋放了即将降準、降息的信号。

當時,央行行長潘功勝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表示,近期将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向金融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人民币;在今年年内還将視市場流動性狀況,或擇機進一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25至0.5個百分點。

降息方面,則是降低中央銀行的政策利率,即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下調0.2個百分點,從目前的1.7%調降至1.5%,同時引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保持商業銀行淨息差的穩定。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有力度的降息”,是指本輪降息幅度達到20個基點,是2021年以來最大幅度的政策性降息,同時意味着後期還有降息空間。

郭磊認為,在政治局會議定調後,四季度再次降準機率加大。“有力度的降息”意味着不排除會有新一輪的OMO(公開市場操作)-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存貸款利率下行,由于本次LPR調整将大機率在10月21日,年末或是新一輪觀察視窗。

促進房地産市場止跌回穩

關于房地産市場,此次會議強調,要促進房地産市場止跌回穩,對商品房建設要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品質,加大“白名單”項目貸款投放力度,支援盤活存量閑置土地。要回應群衆關切,調整住房限購政策,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抓緊完善土地、财稅、金融等政策,推動建構房地産發展新模式。

2021年下半年以來,大陸房地産市場經曆了較為顯著的調整,居民住房消費信心和意願下降,房地産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

在5月17日“四支箭”後,9月24日,央行、金融監管總局宣布出台包括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和二套房貸最低首付比例等五項房地産金融政策。其中,央行拟指導銀行對存量房貸利率進行批量調整,将其降至新發放房貸利率附近,預計平均下降0.5個百分點左右。

“在任何一個經濟體,房貸利率都是左右樓市的關鍵。”王青認為,24日央行宣布将下調政策利率20個基點,這也将帶動名義居民房貸利率更大幅度下調。

董希淼認為,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等措施有助于減輕存量房貸借款人利息支出壓力,提振改善性住房消費需求,穩定居民消費預期。預計下一步,包括一線城市在内的全國大部分城市将取消住房限購、限貸、限售政策,金融将進一步加大對房地産市場發展的有力支援,房地産市場“政策底”已經顯現。

此外,會議指出,要努力提振資本市場,大力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險、理财等資金入市堵點。要支援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穩步推進公募基金改革,研究出台保護中小投資者的政策措施。

其他一些提振微觀預期的舉措還包括“要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進一步規範涉企執法、監管行為”“要出台民營經濟促進法”“要把促消費和惠民生結合起來,促進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抓緊推進和實施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等改革措施”等。

努力完成全年目标

由于7月和8月經濟增速修複放緩,多家市場機構預計,三季度GDP同比增速或低于二季度的4.7%。市場普遍認為,為完成全年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标,穩增長政策加碼的緊迫性上升。

此次政治局會議指出,“經濟運作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但“同時,目前經濟運作出現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并要求“切實增強做好經濟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有效落實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進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針對性、有效性,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标任務”。

王青表示,“目前經濟運作出現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主要是指受房地産市場持續調整影響,居民消費和民間投資增速偏低,國内有效需求不足,并導緻二季度以來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物價水準整體偏低;與此同時,房地産行業持續調整導緻地方政府土地出讓金收入下降,地方财政運轉出現階段性困難,防控地方債務風險壓力上升。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目前房地産市場仍在調整過程中,消費複蘇偏慢,有效需求不足,加上海外需求前景的不确定性,國内穩增長壓力不小。在此情形下,政治局會議積極部署下一步經濟工作,加大穩增長政策支援力度,有利于提振市場信心和確定全年經濟任務目标如期實作。

中金公司研報分析,貨币政策的調整,疊加金融監管與資本市場改革措施,已經對股票市場的預期産生了積極影響。如果後續财政政策能夠有較大幅度擴張,而且支出方向能夠更有效率,實體經濟的信心将進一步得到提振。金融周期下半場,财政擴張對提振增長、緩解金融風險非常重要,近期必要性也顯著上升。

“24日一攬子增量政策釋放強化逆周期的信号,此次政治局會議進一步确認了一輪穩增長周期的開啟,逆周期政策有望繼續接力。”郭磊認為,如果本輪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能夠作用于信貸、房地産等關鍵領域,則三季度有可能是本輪短周期名義GDP增速的谷底,即三季度企業盈利增速可能較低,但四季度會出現拐點。

(本文來自第一财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