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蒲進才的“重建”之路

蒲進才的“重建”之路

“看到房屋坍塌的那一刻,我沒有了活下去的信念。”

蒲進才的“重建”之路

在大河家鎮陳家村四社村民蒲進才的小院裡,他向記者袒露了心聲。那是他和妻子打拼了13年,一點一滴添置才換來的木頭房子,卻在地震中基本化為廢墟。

陳家村,是積石山6.2級地震中受災比較嚴重的村莊之一。地震後,每天看着村上到處的廢墟,蒲進才這個七尺男兒,也陷入了深深的悲傷和恐懼。住在臨時安置點,一到傍晚就不敢出門,因為看到鄰裡那一張張悲恸的臉龐,看到昔日家園籠罩在凄涼暮色中,他的心情愈加沉重。

蒲進才的“重建”之路

“那天女兒有點感冒,想着北房暖和一點,就讓她和妻子、小兒子一起睡下了,我下班後睡到了西房。地震發生的時候,我從炕上翻起來跑向北房喊他們,側邊小門已經被掉下來的頂棚擋住開不了了,當時來不及害怕,一心想着要把妻子和一雙兒女拉出來。北房倒了,但不幸中的萬幸,我的妻兒安全。”

蒲進才的“重建”之路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蒲進才是絕望的。但看着一雙乖巧懂事的兒女、賢惠溫柔的妻子,他在心裡默默給自己打氣,就算是為了這個家也要有重來一次的勇氣。

“我本想把地震前剛買的新車賣掉,這樣也能有點錢修房子。後來村幹部來安置點宣講政策,說國家會給我們補貼,還有無息貸款。聽到這些,我和妻子才慢慢有了底氣,成為村上第一個動工重建房屋的人。”

蒲進才的“重建”之路

蒲進才的新房于3月份動工修建,8月底入住。160平方米的新房子,花了30多萬元,除了政府補貼的7.5萬元和5萬元的無息貸款,他還收到了公司的資金支援。

“我在大河家鎮的學淵商貿有限公司上班,已經8年了,平時還算是認真,把公司當成自己家的在操心,是以在修房子的時候,老闆給了我很多幫助。”

現在的蒲進才,對生活充滿了信心。這源自黨和政府的好政策,也源自公司對他的無限關懷,更重要的是,他是家裡的頂梁柱,他不能倒下。

蒲進才的“重建”之路

“我從來沒有想過會住上這麼好的房子,寬敞明亮、幹淨整潔,一推窗還能看到院裡的小花。現在下班後,給花澆澆水,再上屋頂喂喂養的20多隻觀賞雞,很知足了。”

新房住上了,心心念念的車衣也貼了。于蒲進才而言,重建的不隻是房屋,更是對美好生活的希望和信心。

記者:馬得明 祁子翾 龔曉娟 扈盼龍 敏玉婷

編輯:冶 蘭

責編:馬蘭花

監制:李 華 馬得明

總監制:韓 正

蒲進才的“重建”之路
蒲進才的“重建”之路
蒲進才的“重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