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自渡》不過度自省,原諒犯錯的自己

你好,我是氧子,一個喜歡寫作的70後心理療愈師。

《自渡》不過度自省,原諒犯錯的自己

夜深人靜,萬籁俱寂,本應是沉入甜美夢鄉的時分,可柳柳的腦海卻好似一台熱鬧非凡的大戲正在激情上演。

率先登場的是童年的場景,那時的她天真爛漫,玩鬧之際,一個不小心,竟打翻了熱水,那滾燙的水瞬間燙傷了母親的手。

至今,母親手上那淡淡的傷疤依舊如一道淺淺的刻痕,清晰可見。

柳柳的心不禁揪了起來,暗自思忖着:倘若當時的自己乖巧聽話些,不亂動彈,是不是就能夠避免那場意外呢?那道傷疤是不是就不會出現在母親的手上呢?

接着,少年時光如畫卷般徐徐展開。那時的她,帶着些許叛逆,言語如利箭,傷人于無形,最終與朋友分道揚镳,那青蔥歲月就此畫上了一個充滿遺憾的句号。

她懊惱地追問自己,要是當初懂得收斂自己的脾氣,是不是就有可能與朋友相伴更久呢?那美好的友誼是不是就不會輕易破碎呢?

步入大學,這本應是奮進拼搏的年紀,可她卻選擇了懶惰。

柳柳反複琢磨着,要是自己當初再努力一些,如今是不是就能過上更好的生活呢?是不是就能擁有更多的機會和選擇呢?

工作之後,由于沒能妥善處理好同僚關系,如今上下班路上偶遇,彼此之間隻剩下尴尬的沉默。

她深深地思索着,自己當時若不那樣做,是不是就能收獲一位并肩作戰的夥伴呢?是不是就能在工作中更加得心應手呢?

床頭櫃上的鐘表不知疲倦地不停旋轉着,夜色漸漸由濃轉淡。

然而,回憶卻依舊不依不饒地搜尋着她犯錯的點滴痕迹。那些過去的事情如同鮮活的畫面,一一呈現在眼前。

失落的情緒如煙霧般在無邊的黑夜中彌漫開來,柳柳仿佛看到了一個千瘡百孔的自己。

失眠已經持續了幾個月,她每晚躺在床上,都會在腦海裡細細檢討自己今天有沒有說錯話、做錯事。

從今天想到昨天,又想到幾周前。最近更是嚴重到,她會從工作中犯的錯誤一路聯想到讀書時犯的錯誤,每天都要到天蒙蒙亮才能勉強睡着。

孔子曾言:“吾日三省吾身。”可這自省的過程為何這般讓人痛苦不堪呢?

很明顯,柳柳已然陷入了過度自省的陷阱,無法自拔。

《自渡》不過度自省,原諒犯錯的自己

過度自省的定義

過度自省,那可是一種讓人深陷其中難以自拔的狀态喲!

它就像是人們拿着放大鏡,對自己的行為、言語、思想等進行無休無止的反思與審視,直把自己逼入自我懷疑、焦慮和痛苦的深淵。

這可遠遠超出了正常自我反思的範疇,往往伴随着對自己的過度苛責與不恰當的自我批判呢。

瞧瞧那位年輕的職場新人吧!僅僅在一次項目彙報中出現了那麼一丁點兒小失誤,嘿,這下可好,他就一頭紮進了過度自省的漩渦之中。

他不停地在腦海裡回放着當時的場景,反複琢磨着自己為啥會犯這樣的錯。

哎呀呀,他覺得自己簡直能力差到不行,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壓根就不适合這份工作。

他就像着了魔似的,不斷回憶彙報時的每一個細枝末節,一個勁兒地責怪自己沒有準備得超級充分,沒有表現得完美無缺。

這種過度自省啊,讓他整個人都陷入了深深的焦慮和自我否定當中,那後續的工作狀态和自信心也被打擊得一塌糊塗。

再說說那些學生們。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他們便開啟了過度自省的模式。

他們覺得自己不夠努力,不夠聰明,對着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态度就是一頓猛批。

他們或許會耗費大量的時間沉浸在自我反思當中,卻把實際的行動和改進抛到了九霄雲外。

這種過度自省不但沒帶來啥積極的改變,反而讓他們被消極的情緒給包圍了,學習的動力和效率也大打折扣。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過度自省就如同一個人不斷地揮刀去斬斷那滔滔流水,端起酒杯想要消除憂愁卻發現愁緒更濃。

往往啊,隻會讓問題變得愈發複雜,難以解決。過度自省的人呐,常常陷入一種惡性循環之中。

越是反思就越覺得自己處處不足,越覺得不足心裡就越焦慮,而這焦慮呢,又會進一步加劇過度自省的行為。

雖說過度自省在一定程度上确實能促使我們反思自己,不斷進步,可要是過了頭,那就變成了一種沉重的心理負擔,會嚴重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質喲!

是以呀,我們得學會适度自省,在反思中茁壯成長,可千萬别被過度自省給束縛住喽。

《自渡》不過度自省,原諒犯錯的自己

擺脫聚光燈效應

嘿,你知道聚光燈效應不?這聚光燈效應啊,就是人們常常莫名其妙地高估外界對自己的關注度。

總覺得自己就像是站在人群的正中央,仿佛所有人都會緊緊盯着自己的妝容、穿搭、言行,甚至連心裡頭在想啥都能被人看穿。

心理學家托馬斯·吉洛維奇曾經搞過一個超有趣的實驗呢。

他讓康奈爾大學的學生穿着某名牌 T 恤大搖大擺地走進教室。嘿,穿 T 恤的學生事先估計會有一半的同學注意到自己身上這件超酷的 T 恤,可結果呢?那可真是出人意料!

最終僅有 23%的學生留意到了這一點。瞅瞅,這就充分說明,人們實際上根本就沒有那麼關注其他人身上發生的事兒。

就說柳柳吧,她的同僚才不會一直記着她遲到的事兒呢,經理也不可能把柳柳的這一次錯誤永遠刻在心裡。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這句詩簡直就是一盞明燈,啟示着我們得有自己的内在價值和堅守,可千萬别過分在意他人的眼光。

你想想看,草木有自己的生長規律和獨特的美麗之處,它們才不需要刻意去迎合他人的欣賞呢。

咱也一樣呀!我們就得擺脫聚光燈效應,一門心思專注于自己的内心成長和真實生活,而不是整天盯着他人對我們的看法不放。

總之呢,擺脫聚光燈效應,那就能讓我們更加自由自在地生活,把那些不必要的焦慮和壓力統統甩掉。

隻要我們認識到他人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關注我們,我們就能更加勇敢地做自己,大大方方地展現真實的自我。

那些在深夜裡被反複回想的錯誤呀,還有那些讓人難以自拔的尴尬瞬間,其實在别人的腦海中幾乎沒留下一丁點兒痕迹。

是以呀,我們完全可以大膽地去生活,放開手腳去闖蕩。要知道,這世界可不是一個隻有你登台表演的劇場,别老把自己當成舞台中央的焦點啦。

《自渡》不過度自省,原諒犯錯的自己

接納情緒,原諒自己

嘿,你知道嗎?我們在做錯事後之是以會不停地反複回想,

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沒辦法接納自己内心冒出來的那些情緒呢,比如愧疚呀、焦慮呀、害怕被厭惡或者被排擠等等。

正常的自省可不會加重焦慮哦,隻有錯誤的認知以及對情緒不恰當的處理方式,才會讓我們陷進惡性循環裡,怎麼都爬不出來。

那正确的做法是啥呢?應該接納自己的情緒呀!就好像在風浪中行駛的船,自身越穩定,被風浪掀翻的機率就越小。

讓情緒平穩地在心裡流淌,内心越平靜,我們也就越能從容地應對情緒背後的問題。

當負面情緒像潮水一樣湧來的時候,我們可以先對自己說:“沒關系,有這種情緒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啦。”

接着呢,好好分析分析自身存在的問題。我們可不用為自身的問題感到羞恥哦,隻要把它們記錄下來,提醒自己下次别再犯錯就行。

最後,等情緒慢慢消退,我們就又完成了一次認識自己的奇妙曆程。

像這樣來上幾次,我們就能掌握一種與自我和解、讓心靈變得更加澄澈透明的神奇方法呢。

犯錯可不是我們的本意,但收拾好情緒繼續往前走,這可是我們能夠做出的最好選擇。

最後呀,我們得學會原諒自己,勇敢地向前看。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人生确實就像一條單行道,一去不複返,沒法重來。

正因為這樣,曾經犯過的錯誤常常讓人覺得特别遺憾。然而呢,人生可不是僅僅由一個個遺憾堆起來的喲。

那些美好而珍貴的經曆會給予我們強大的力量和勇氣,讓我們去跨越一座座因為錯誤而形成的高山。

在山的那一邊呀,總有一個更好的自己在熱切地翹首以盼呢。

是以呀,讓我們果敢地對過去的自己道一聲:“勇敢地向前走吧,沒啥好畏懼的。”

身後的遺憾确實沒法改變,但前方的光芒依舊值得我們奮力去追尋。

我是氧子,一個陪你成長的中年少女。

#心理 #療愈 #成長 #讀書 #自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