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文化旅遊關注
“數摺聚清風,一撚生秋意”,一把折扇在手,引來的不僅僅是一縷微涼,還有一抹古意。
一柄長度在寸尺之間的折扇,由扇骨、扇面和扇釘3個部分組成,不僅扇骨用料别有講究,素雅的扇面更是文藝交融的繪卷。近日,在魯西新區陳集鎮劉乃鶴的工作室内,他正将竹料放在造型刀上,一點一點拉形。
“與折扇的緣分,可以說是命裡注定。”劉乃鶴出生于折扇世家,父輩是制扇匠人。早在孩提時代,他就耳濡目染,習慣了充斥扇骨和竹屑的家庭環境;到了20歲那年,便水到渠成走上了制扇之路,真正和折扇打起了交道。
選料、下料、造型、打磨……在劉乃鶴一番行雲流水的操作下,大扇骨才初露真容。
一把把折扇上婉轉而不恣意的線條,是用一把普普通通的刀削出的。劉乃鶴介紹道:“扇骨制作有二十多道工序,關鍵在于造型,而造型的關鍵在于線條。我平時使用造型刀、耪面刀、台式鑽床、抛光機、木工鋸等幾十種工具,用刀如用筆,最忌的就是反複,務必要‘一刀成’。”
大骨的形狀做好之後,小骨就要按照大骨的形狀,跟它做成一緻的。大骨、小骨全部打磨完,打好之後就穿這個牛角銷,穿進去之後,再用專用的工具加溫,然後燙釘。
這4年裡,劉乃鶴一直堅持純手工制作竹扇骨。玉竹、雲妃、棕竹……從最初的選竹,到制作打磨,他經常在工作台一待就是5、6個小時,追求的是極緻的線條之美。如今已有上百件折扇作品,逐漸被大家認可喜愛,更是收到來自北京、天津、蘇州等地的折扇訂單。“經過無數次的打磨抛光,竹子的手感逐漸接近溫潤的玉,扇骨才算完成。”扇頭,是折扇最底端手握的地方,大緻分為古方式、圓頭式、直方式、燕尾、明式古方、馬牙式、茄頭式等形制。不同的扇頭會賦予折扇不同的氣質。
制作一把折扇,形制不同,制作周期也不同,短的至少需要兩天,長的得要十天半個月。如今,劉乃鶴開了一間折扇制作工作室,“隻要有人肯學,我就願意教”,他希望大家了解、體驗和學習折扇制作技藝,能把“曹州折扇”這份手藝,一直傳下去。
來源:菏澤魯西新區
時光荏苒,陪你走過
全市重點文旅項目現場交流會舉行
琴筝和鳴!菏澤 ⇄ 澳門!
國慶節假期出遊提示
-菏澤文化旅遊-
點
曹州折扇煥“新生”
點
曹州折扇煥“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