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水訊據武山縣融媒體中心消息 2024年,天津市寶坻區秉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理念,在與武山縣結對幫扶工作中,通過反複調研,依托灘歌鎮森林覆寫率高、空氣品質高、水土大氣潔淨性好、培育菌類作物得天獨厚等優勢,錨定“政府引導、項目支援、村級關聯”的産業發展方式,加大精準扶持力度,投資建成了武山縣境内最大的食用菌産業示範園區。
武山縣食用菌産業園區建設項目,總投資330萬元,是2024年全縣東西部協作重點扶持項目之一。規劃建設面積60畝。其中種植區50畝,搭建鋼架結構标準養菌棚10座、出菇棚30座;生産區10畝,配套建設冷庫2座300㎡、蓄水池1座100m³、圍牆800m、大門1座,硬化場地2800㎡。此外,統籌整合其他資金建設了辦公用房、産品展銷館、生産工廠中的房間等配套設施1200㎡,配套有智能噴淋系統、變配電、水井等設施和全自動裝袋、紮口機、刺孔機、菌袋注水機等生産裝置。
為確定東西部協作資金發揮效益,真正成為撬動地方發展的産業“杠杆”。灘歌鎮圍繞“一地兩園三線”産業發展思路,積極學習借鑒其他地區食用菌産業發展模式,大力推進現代化食用菌産業園建設項目,積極探索科學管理營運模式,在産業突破、産業強村、産業帶動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目前,該園區經過三個多月的生産經營,累計産出香菇12萬斤左右,銷售收入達到45萬元,預計年收入可達60萬元以上。
一是黨建引領,專班管理。由灘歌鎮特色産業黨建聯盟牽頭,組建食用菌基地營運專班,以下街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為基地經營主體,由分管副鎮長牽頭,抽調農業中心、财政所和相關村專業人員加強到專班當中,全程負責對食用菌基地的技術指導、營運管理、項目監督,強化食用菌基地人力、生産、技術、機制建設,確定基地營運市場化、正規化。
二是基地帶動、抱團發展。以食用菌基地為中心,吸納整合全鎮29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閑置資金,采取“基地+合作社+黨員+農戶”的方式,由基地統一生産、統一收購、統一銷售,各村合作社投入資金、提供原料、發展散戶,号召黨員帶頭,組織農戶到基地務工、學習技術、發展庭院經濟,實作“建設一個基地、聯結一批集體、帶動一片農戶、輻射一域生産”的目标。
三是周期投資、滾動經營。下街村股份經濟合作社作為經營主體,通過項目資金完成食用菌基地建設,在營運專班協調下,盤活全鎮各村集體經濟閑置資金,按照生産批次吸納投資,整合資金用于該批次食用菌生産原材料購置,當批次生産銷售結束後,按照各村投資金額及協定約定情況,按照5%的分紅比例,以“本金+分紅”的方式予以分紅。
四是以工帶産、促農增收。食用菌基地目前流轉土地60畝,每畝每年流轉租金800元,可為涉及37戶農戶每年戶均增收1200元以上。食用菌基地生産過程中,需要長期穩定勞動力50人左右,季節性勞動力100-200人次,可為部分群衆就近務工提供崗位,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在基地務工的群衆,可免費學習食用菌種植技術,後期有意願發展庭院經濟的群衆,基地為其提供上門指導、原料優惠、訂單收購等一條龍服務,可消除群衆後顧之憂,促進群衆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