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網訊(李宴群 劉銳 記者 王忠岩)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202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中接收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哈醫大惡性良性腫瘤醫院取得了新的突破,共獲批立項28項,較去年遞增40%,創曆史新高。其中面上項目10項、青年科學基金18項,直接經費資助總額1027萬元。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推進學科建設、培養優秀科技人才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近年來,哈醫大惡性良性腫瘤醫院高度重視人才引進和培養工作,在人才培養、平台建設、科學研究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面上項目
韓 非
SIRT3 deSUMOylation抑制MCU介導的鈣超載在意外深低溫心跳驟停ECPB 控制再灌注複蘇時的腦保護作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麻醉科主任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麻醉學教研室主任
黑龍江省麻醉醫學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研究員,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黑龍江省留學歸國引進人才,黑龍江省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帶頭人,心肺複蘇·哈爾濱公益學術組織建立人。
現任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圍術期康複分會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惡性良性腫瘤麻醉與鎮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胸科麻醉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委員。
主要從事心肺腦複蘇相關研究,獲省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一完成人)一項;獲得14項課題支援,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省重點研發計劃1項;發表文章60篇,SCI收錄37篇;編寫國家級指南6部,參編國家級規劃教材和專著5部。
孫轶華
鈣敏感受體介導中性粒細胞外泌體攜帶THBS1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機制及臨床價值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檢驗科主任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實驗診斷學教研室主任
主任醫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現任黑龍江省抗癌協會惡性良性腫瘤标志物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惡性良性腫瘤标志物專委會常務委員,中國抗癌協會惡性良性腫瘤臨床檢驗與伴随診斷專委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黑龍江省檢驗分會副主任委員。
主要從事受體蛋白在心血管疾病和惡性良性腫瘤心髒病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863”子課題、省自然科學基金等10多項,發表SCI及核心期刊論文70多篇。
耿 峰
靶向NPC介導的膽固醇轉運聯合SREBP-2抑制劑治療膠質母細胞瘤的作用及機制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科研中心教授
黑龍江省分子惡性良性腫瘤學重點實驗室教授
教授,博士生導師
哈爾濱醫科大學海外高層次引進人才,美國惡性良性腫瘤協會會員,美國神經惡性良性腫瘤協會會員,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學術期刊審稿人。
聚焦于靶向脂類代謝、特别是膽固醇代謝治療惡性良性腫瘤的分子機制及臨床轉化研究。以第一、共一和主要作者在Cell Metabolism、 Cell Reports、Autophagy 等期刊上發表文章20餘篇,引用超過2000次,最高單篇引用超過600次。
苑振楠
CCL2介導PGK1的O-GlcNAc糖基化修飾誘導CAFs代謝重程式設計促進頭頸癌anti-PD-1免疫治療耐藥的機制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頭頸外科鼻咽喉口腔二病房副主任醫師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頭頸外科黨支部書記
副主任醫師,副教授
現任中國醫藥教育頭頸惡性良性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黑龍江省醫學會頭頸惡性良性腫瘤專委會青年學組組長。
主持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省衛健委課題,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數篇,參與研發多項專利成果。
雷 博
三陰乳腺癌惡性良性腫瘤幹樣細胞中“TNNT1-VHL-FASN”軸促進棕榈酸生成抑制CD8+T細胞殺傷功能介導免疫治療耐藥的機制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乳腺外科二病房主任醫師
主任醫師,教授,醫學博士,博士後
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乳腺癌單病種分級診療專病聯盟專家組成員;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年惡性良性腫瘤分會惡性良性腫瘤心髒病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民族衛生協會衛生健康技術推廣專家委員會委員;黑龍江省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
研究重點關注于CSCs、惡性良性腫瘤代謝和耐藥性方面。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訊作者身份發表SCI收錄論文10篇,單篇最高影響因子17.66,主持各級各類科研課題7項。
許守平
NAT10通過ac4C修飾及TINCR介導的表觀調控雙重途徑上調GPX4表達降低乳腺癌對紫杉醇敏感性的分子機制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乳腺外科一病房主任
黑龍江省惡性良性腫瘤生物治療重點實驗室主任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研究員,博士研究所學生導師
黑龍江省高層次人才,哈爾濱醫科大學星聯教授。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學會惡性良性腫瘤整形與淋巴水腫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惡性良性腫瘤分會青年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審專家。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黑龍江省重點研發計劃1項。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含并列)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utophagy,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等JCR一區期刊發表論文,他引頻次1700次,單篇引用>100次5篇。榮獲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黑龍江省醫藥衛生科學技術獎、黑龍江省青年科技獎、黑龍江省醫藥衛生新技術應用獎等獎項,入選2021年全國乳腺癌專家學術影響力百強榜(Top66)。
蔡莉
剪接因子SF3B4調控線粒體定位促進肺腺癌轉移和順鉑耐藥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乳腺内科二病房主任
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首屆龍江名醫,黑龍江省高層次人才,哈爾濱醫科大學星聯教授,中國抗癌協會多原發和不明原發惡性良性腫瘤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
緻力于惡性良性腫瘤轉移,化療耐藥及免疫治療抵抗等相關機制研究。獲得國自然面上項目6項,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獎7項,以通訊作者或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64篇,累計影響因子273.196。
姚媛菲
TRIM38抑制線粒體能量代謝增加膀胱癌細胞對PD-1單抗敏感性的機制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消化内科二病房副研究員
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
中國女醫師協會臨床惡性良性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黑龍江省抗癌協會生物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主要研究惡性良性腫瘤免疫治療耐藥機制及相關轉化研究。以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8篇,單篇最高影響因子27.4。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中國博士後、省博士後基金各1項。獲省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排名第五),國家發明專利1項(排名第五)。
葉磊光
三陰乳腺癌外泌體PRPS1通過IDO1/Kyn軸抑制CD8+T細胞殺傷功能介導免疫治療耐藥的機制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呼吸内科一病房主任醫師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所學生導師
黑龍江省慢性病管理學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常委,黑龍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惡性良性腫瘤精準治療分會常委,黑龍江省醫師協會乳腺疾病專業委員會委員,黑龍江省慢病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
專注于惡性良性腫瘤微環境、免疫治療耐藥機制的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10餘篇,單篇論文最高影響因子21.3,主持各級各類科研課題6項。副主編出版人民衛生出版社大學規劃教材一部,主編出版國家一級出版社專著一部。
苗素生
CTSL通過下調CXCL16-CXCR6抑制喉癌CD8+T細胞增殖活化導緻PD-1單抗治療耐受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頭頸外科鼻咽喉口腔一病房副主任(主持工作)
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惡性良性腫瘤學博士,遺傳學博士後
現任黑龍江省抗癌協會頭頸惡性良性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黑龍江省醫學會頭頸惡性良性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頭頸惡性良性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頭頸惡性良性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
主要研究方向:頭頸鱗癌免疫微環境改變和甲狀腺癌代謝重程式設計。主持各級各類科研課題8項;獲黑龍江省醫療衛生新技術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20餘篇。獲哈爾濱醫科大學教育教學“三育人”先進個人,哈醫大惡性良性腫瘤醫院“攀登計劃”優勢學科(頭頸惡性良性腫瘤)首席專家,哈醫大惡性良性腫瘤醫院優秀科主任。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劉偲奇
基于單細胞組學資料與GCN-Transformer模型的ICC患者免疫治療靶點識别與藥物篩選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消化内科二病房主治醫師
醫學博士,主治醫師
現任黑龍江省抗癌協會膽道惡性良性腫瘤專業委員會秘書。
研究方向為消化系統惡性良性腫瘤的發生發展機制和新型聯合治療方案探索。以第一、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在Hepatology、Cancer letters、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Star Protocols等期刊發表SCI論文10篇,主持省級課題2項。
李占革
tRF-29-PNR8YP9LONHK通過調控DHX33群組蛋白H3K18乳酸化修飾改善動脈粥樣硬化後内皮細胞鐵死亡的機制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藥學部主管藥師
藥學博士,主管藥師
現任黑龍江省藥學會應用藥理專委會秘書長,哈爾濱藥學會醫院藥學專委會委員。
主要研究方向為心血管疾病和惡性良性腫瘤相關心血管疾病的發病機制和轉化研究。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在Cell Death & Disease期刊發表SCI論文一篇。主持各級各類科研課題3項。
李 爽
基于“單核細胞膜-毛囊幹細胞外泌體”調控巨噬細胞極化治療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消化内科二病房主治醫師
醫學博士,博士後
獲哈爾濱醫科大學“伍連德校長獎”、優秀人才崗位,入選國家資助博士後研究人員計劃。主要從事消化系統惡性良性腫瘤的診療研究。近年來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2篇,參與發表SCI論文6篇,主持各級各類科研課題7項。
王秋程
基于深度學習的ABUS和臨床資料早期預測乳腺癌NAC療效的模型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超聲醫學科副主任醫師
醫學博士,博士後,副教授,碩士研究所學生導師
現任中國抗癌協會惡性良性腫瘤超聲治療專委會委員,中國民族衛生協會超聲醫師分會人工智能與分子影像專委會委員。
主要研究超聲介入、人工智能與超聲分子影像。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在European Radiology,BMC cancer等期刊發表SCI論文6篇,主持多項科研課題。
王佳起
抑制膀胱癌術後複發新政策:微生物模拟的傷口定位自組裝核素診療探針的篩選優化與機制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泌尿外科三病房助理研究員
醫學博士,助理研究員
新加坡國立大學通路學者,國家納米科學中心聯合培養博士。現任中國抗癌協會醫工整合委員會會員,中國抗癌協會惡性良性腫瘤臨床檢驗與伴随診斷專業委員會會員。
長期緻力于泌尿系惡性良性腫瘤的精準診療研究。近年來已累計發表SCI論文20篇,以第一(含并列)作者身份在Advanced Materials(3篇)、Angewandte Chemie等國際權威雜志發表SCI論文9篇。累計獲得科研項目8項,省部級以上3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項。
孫藝歌
基于CNN-Transformer和對抗遷移學習的NSCLC無創c-MET突變分型診斷及靶向治療敏感性再分層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影像中心醫師
醫學博士,博士後
入選國家資助博士後研究人員計劃、哈爾濱醫科大學優秀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為肺癌分子水準精準診療。以第一作者及共同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7篇,主持與參與多項國家級課題,獲得中華醫學會第30次全國放射學學術大會(CCR2023)英文演講比賽第二名。
郭鵬宇
靶向惡性良性腫瘤表面I型膠原的界面響應性凝膠探針在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術中導航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泌尿外科三病房副主任醫師
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所學生導師
現任黑龍江省醫促會泌尿外科青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惡性良性腫瘤人工智能專業委員會委員,黑龍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泌尿外科分會委員,黑龍江省男科學會委員。
圍繞膀胱癌診療這一臨床方向,開展了系統性多學科交叉研究。近五年以第一/通訊作者發表相關成果SCI論文7篇,累計影響因子超過50,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項,指導學生參加2022、2024年美國大學生數學模組化競賽獲得二等獎(Honorable Mentioned),主持各級各類科研課題3項。
徐京京
ZDHHC7棕榈酰化修飾C/EBPβ誘導MDSCs活化導緻膿毒症免疫抑制的機制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
副教授,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所學生導師
主要研究膿毒症免疫抑制機制的相關研究。曾以通路學者身份在美國東田納西州立大學進行訪學,主持黑龍江省級課題 1 項,參與發表膿毒症相關 SCI 論文 6 篇,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文章 4 篇,代表性研究發表于J Microbiol Immunol Infect,J Inflamm Res等期刊,總影響因子61.809。
丁楚傑
脫氧膽酸通過PGC-1α/HIF-1α介導的線粒體動力學失衡抑制CD8+ T細胞功能促進結腸癌進展的機制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科研中心助理研究員
藥學博士,助理研究員
主要從事内源性代謝物的抗惡性良性腫瘤免疫調控機制研究。主持黑龍江省“新時代龍江優秀碩士、博士學位論文”基金、海燕科研基金等多項課題。以第一及并列第一作者身份發表論文2篇,參與發表論文9篇,專利1項。
方天逸
胃癌淋巴轉移相關基因FGFBP1在胞内/胞外抑制惡性良性腫瘤轉移機制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胃腸外科一病房主治醫師
醫學博士,主治醫師
主要研究方向為胃癌轉移的分子機制及臨床轉化治療研究。獲博士研究所學生國家獎學金,主持各級各類科研課題4項,以第一作者及并列第一作者身份累計發表SCI論文16篇,參編國家級出版社專著一部,作為講者獲得國家級一流大學課程一項。
潘 博
RBM10/KDM5A/WNT5A軸調控脂肪酸代謝重程式設計促進肺腺癌腦轉移的機制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呼吸内科三病房副主任醫師
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所學生導師
現任黑龍江省醫師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常委/秘書,黑龍江省醫學會癌症姑息治療分會地區學組副組長,黑龍江省醫師學會肺癌青年專業委員會委員,黑龍江省康複醫學會惡性良性腫瘤康複專業委員會委員。
主要從事惡性良性腫瘤微環境與惡性良性腫瘤轉移相關研究,以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含共同)發表SCI論文5篇,參與國自然面上項目3項,省重點項目1項。
皮亞男
CDK4-GCN5增強MCL1琥珀酰化修飾促進漿液性卵巢癌進展和順鉑耐藥的機制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婦科一病房主治醫師
醫學博士,主治醫師
主要研究婦科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發生發展的分子機制。獲2023年度“新時代龍江優秀博士畢業論文”;獲國家博士後C檔資助;主持中國博士後面上項目1項。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5篇。
曹孟儒
m5C寫入器NSUN5調控線粒體空間分布促進肺腺癌轉移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乳腺内科二病房主任醫師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
現任中國抗癌協會多原發和不明原發惡性良性腫瘤專委會委員,中國女醫師協會乳腺專委會委員,黑龍江省抗癌協會多原發和不明原發惡性良性腫瘤專委會侯任主任,黑龍江省女醫師協會乳腺惡性良性腫瘤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目前研究領域為m5C甲基化修飾調控肺腺癌進展以及多原發惡性良性腫瘤的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文章8篇,承擔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6項。
王 岩
靶向IL-6/TSPAN1信号激活GSDME介導的細胞焦亡增敏膽管癌化療的機制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結直腸外科二病房副主任醫師
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
從事消化道惡性良性腫瘤疾病的診治和科學研究。獲博士國家獎學金;發表SCI文章10餘篇,其中第一作者及并列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等期刊發表SCI文章6篇;主持各級各類科研項目4項。
李鹹君
惡性良性腫瘤靶向性細菌外膜囊泡通過原位抗原修飾增強CAR-T細胞抗實體瘤療效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乳腺外科四病房醫師
醫學博士,博士後
研究方向為CAR-T細胞療法在實體惡性良性腫瘤中的應用研究。以第一或共一作者在Advanced Materials,Hepatology等期刊發表論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兩項,獲中山大學優秀博士論文,優秀畢業生,入選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援計劃,獲國自然青年基金,中國博士後面上項目等資助。
杜松濤
PAR1抑制劑沃拉帕沙通過激活FOXO1/HMOX1信号軸增敏大腸癌惡性良性腫瘤細胞鐵死亡的機制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結直腸外科一病房主治醫師
醫學博士,主治醫師
目前從事惡性良性腫瘤免疫以及細胞死亡方面研究,主持各級各類科研課題2項,以第一作者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等期刊發表SCI論文5篇。
李 偉
伊利司莫通過誘發銅死亡增強三陰性乳腺癌抗PD-1/PD-L1治療敏感性的機制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頭頸外科鼻咽喉口腔二病房醫師
醫學博士,主治醫師
從事惡性良性腫瘤治療抵抗領域研究,以第一作者在《Molecular Cancer》等雜志發表SCI收錄論文數篇。
時佳琪
電針激活β-arrestin 1/IFN通路促進“冷-熱”免疫表型轉化協同IDO抑制劑治療MSS腸癌的機制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惡性良性腫瘤Ⅰ期臨床研究中心主治醫師
醫學博士,主治醫師
主要研究方向為STING在消化系統惡性良性腫瘤免疫治療增敏中的作用。以第一作者(含并列)在Hepatology、Cancer Immunol Res等期刊發表SCI論文7篇,主持各級各類科研課題5項,授權發明專利1項。
培風圖南、赓續前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持續增幅,促使全院員工堅定不移朝着實作高品質發展的研究型醫院奮力前行,向着惡性良性腫瘤醫學高峰持續攀登。